傅崇碧抑製不住興奮的心情,立即向兵團司令員楊得誌報告:“63軍第一梯隊187師4個團已經勝利過江,並已接近敵警戒部隊。”楊得誌習慣性地看了看表,從發起攻擊到勝利過江僅僅一個多小時。楊得誌說:“這速度不但敵人感到驚奇,連我們自己也感到意外,實在是太快了。” 楊得誌和政治委員李誌民迅速研究決定,通過報話機嘉獎187師,並鼓勵他們乘勝前進,發展勝利,掃除敵警戒,搶占製高點,向縱深發展!
187師所以能迅速過江,主要是采用了白天從集結地進入江岸突擊點埋伏起來的辦法。臨津江守敵憑借堅固的防禦工事,天上又不斷飛機偵察,絕未想到誌願軍白天敢接近江岸。187師恰恰利用了這一點,嚴格偽裝,采取多路縱隊,拉開距離,沿山間小路,抵近江岸。並且作了突擊不成便強攻的打算,結果突襲成功。這不僅大大縮短了渡江時間,而且給其他部隊很大的鼓舞。
傅崇碧命令187師第二梯隊也很快開始強渡。這時,敵人的炮火更加密集,敵機也在瘋狂地轟炸,照明彈、探照燈照得江麵白晝一般,加之水底的鐵絲網和地雷,部隊傷亡很嚴重。但是,187師的戰士早已置個人的生死於度外。誌願軍的炮兵加強火力壓製敵人的炮火,高射機槍集中火力對付敵人的飛機。江水中的指戰員前仆後繼,踴躍渡江。經過三個小時的奮戰,第187師主力全部過江。
徐信師長帶187師過了臨津江之後,迅速占領了兩個據點,敵人工事裏的哨兵都讓戰士們抓了,有100多人,並且繳了兩輛坦克。該師分別以兩個營從兩翼向敵縱深實施穿插,主力展開後從正麵發起攻擊。第561團消滅敵警戒,首先占領了江南灘頭要點,爾後以第2營向紺嶽山穿插,主力向白雲方向突擊,進攻發展較順利。
但此時,187師右翼第559團戰鬥異常艱苦,進展不大。該團進攻的正麵地形北低南高,平坦開闊,幾個小高地緊密相連,互為依托,由東南向西北綿延不斷直至江邊,直接控製江麵和江南灘頭陣地。經過穿插分割,互相配合,該團2營攻占了147.7高地,並迅速向314高地、雪馬裏方向突擊。23日,第187師全部突破敵人江防,並占領了敵灘頭陣地,以正麵進攻、兩翼穿插之戰術向敵第一線主陣地實施猛烈攻擊。
同時,傅崇碧也正密切關注著188師的情況,左翼188師進攻正麵的地形較為複雜,臨津江在這裏拐了彎,敵人占據有利地形,兩岸敵人可彼此呼應,相互支援。我們渡江,就會遭到兩岸敵人的射擊。針對地形和敵情,傅崇碧迅即決定,第188師以第562團和第564團為第一梯隊,第563團為第二梯隊,強行渡江。
21時30分,第一梯隊564團借助於伴隨火炮的支援,在石隱沼以秘密迅速的動作徒涉臨津江,僅20分鍾即突破敵江防,楔入敵江南陣地,接著,連續奪取敵灘頭各要點,粉碎敵人五次反撲,鞏固了江南第一線陣地。與此同時,左翼562團前鋒第1營2連一個班秘密徒涉臨津江,攀登南崖絕壁,奪取了馬浦裏以北橋頭堡,控製了敵浮橋,該團隨即以徒涉和過浮橋同時前進,占領第一線陣地。該團1營2連占領的257高地居高臨下,直接控製敵馬浦裏浮橋和渡口,先後打退了敵20餘輛坦克支援下1個連至4個營的4次反撲,始終堅守陣地,保證後續部隊順利渡江。
正當188師準備乘勝向敵縱深發展進攻之時,情況發生急劇變化。由於江水漲潮和敵縱深炮火對渡口的封鎖,該師主力被阻於江北。與此同時,江北比利時營的敵人在13輛坦克的引導下向浮橋方向突擊,企圖南逃。傅崇碧立即命令渡江部隊,依托改造過的敵軍工事與敵激戰,從而打退了敵人的進攻,守住了陣地。在188師一部兵力激戰江南灘頭陣地抵抗敵反撲的同時,江北的兩個營也對金窟山敵比利時營發起攻擊。已經渡江的部隊采取小群多路,四麵包圍的戰術不間斷地進攻,終將敵大部殲滅,突破了臨津江北岸之敵。
4月23日拂磽,傅崇碧率領63軍全部強渡臨津江。隨即,他命令各師乘勝穿插前進,這支英勇的部隊先後穿越15公裏崎嶇山路,衝破敵人十餘次阻擊,攻下了紺嶽山,控製了臨津江南第一個製高點,割裂了英軍第29旅與美軍第3師的聯係;主力繼續南進,25日18時攻占235高地主峰,殲滅雪馬裏英軍守敵一個營,突破了偽1師及英29旅主要防禦地帶,接著,分路追擊逃敵,先後殲滅偽1師一部及英29旅大部計4000千餘人,於26日奪取道樂山,27日進占議政府。
3. 第五次戰役之初,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發揚敢打近戰、夜戰的作風,大膽穿插迂回,重創“皇家陸軍雙徽營”,榮獲“猛插分割”之獎旗。
傅崇碧率領63軍突破臨津江後,為了不給敵人以喘息的機會,要求各進攻部隊發揚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的作風,按照兵團的要求向敵縱深迅猛穿插。
4月23日,63軍第561團2營,經過艱苦戰鬥進至紺嶽山下。
紺嶽山,海拔675米,是63軍進攻正麵的第一製高點,也是敵人在臨津江南岸雪馬裏地域防禦的要點。占領它,既可居高臨下掩護後續部隊向縱深發展,斷敵一線防禦部隊的退路,又可以把西麵之敵英第29旅與東麵美第3師割裂,並趁勢威脅雪馬裏地域守敵之側後。
傅崇碧帶著63軍前指隨187師過江後,命令189師速從187師突破口進入戰鬥,向縱深進發,協同187師全殲英29旅,爾後向議政府方向進攻,切斷美3師的退路;令561團4連從樹林秘密上山,該連利用炒麵袋接成繩索,秘密地攀登懸崖峭壁,出其不意地出現在紺嶽山主峰,迅速殲滅了主峰守敵。與此同時,第559團1連也從另一側爬上主峰,兩支穿插分隊同時從山上向下攻擊,使山下守敵一個連腹背受擊而被殲。至此,63軍已完全占領了紺嶽山,控製了江南岸第一個主要製高點。
占領紺嶽山後,傅崇碧命令第187師調整部署,增加穿插力量,前後夾擊,圍擊雪馬裏之敵。為了便於掌握部隊,及時處理情況,傅碧崇又命令師長徐信帶領精幹指揮小組,隨第561團行動,預定在紺嶽山北坡開設前進指揮所。
受領任務後,各團分頭行動。第561團第1營於23日18時攻占了295.4高地,切斷了雪馬裏敵人的退路,取得擊潰敵人一個營、俘敵130人、斃敵50餘人的戰果。該營2連6班戰鬥小組長劉光子,在沿沙器幕山粱搜索前進時發現一群敵人縮在一個山坳裏,他毫無畏懼,用衝鋒槍掃射,用手雷炸,打得敵人暈頭轉向,不知所措,乖乖地舉手投降,被押回誌願軍陣地。後來在排長派人向後方押送途中,遭敵機轟炸,死傷逃散了一部分,最後清點還剩63名俘虜。這樣,劉光子創造了一個人活捉63個英國俘虜的奇跡。戰後,劉光子被誌願軍總部授予“孤膽英雄”光榮稱號。
雪馬裏守敵為英第29旅格洛斯特營,是英第29旅的王牌部隊,已有150多年的曆史,先後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早在1801年英國征服埃及的殖民戰爭中,該營以突破敵方重圍、轉敗為勝的輝煌戰績受到英皇的獎賞,全營官兵榮獲英皇授予的有“皇家陸軍”字樣的帽徽。因此,該營官兵佩帶兩枚帽徽,有“皇家陸軍雙徽營”之稱。
24日拂曉,圍殲雪馬裏守敵的戰鬥打響。敵人得知格洛斯特營被圍,十分焦急,一麵令其固守待援,一麵令航空兵空投食品和作戰器材,並出動地麵部隊救援接應。187師按照傅碧崇的命令,要求第561團第3營憑借險要地形堅決抵抗,使敵接應救援部隊離雪馬裏被圍之格洛斯特營相距5裏,不能會合,格洛斯特營絲毫沒有擺脫困境。
在187師外圍部隊打援的同時,擔任主攻雪馬裏的第560團已攻占了雪馬裏四周幾個高地,將守敵壓縮包圍於235高地。25日8時,第560團向敵主陣地發起衝擊,第1連首先利用繳獲的4門 81迫擊炮和6挺重機槍,掩護部隊發起衝擊,首先突破敵235主峰防線,殺入敵陣地。隨後,第9連也從西麵突入,兩個連協同作戰,一舉攻占了235主峰,全殲守敵。
遺憾的是,由於189師主力進展緩慢,未能完成任務,錯過了殲滅美3師的好機會,對此,傅崇碧嚴厲批評了負有主要責任的師領導。
188師突破臨津江後與187師並肩作戰,分割了美3師和英 29旅,擊毀敵坦克22輛,繳獲2輛,擊落敵機6架,俘敵一部。傅崇碧派一個營押送回2000餘名俘虜,他在率領軍部行軍的途中碰到了敵人,傅崇碧讓翻譯用英語喊話,命令敵人投降,最後敵人打著白旗開車從樹林裏出來了,傅崇碧所率領的軍部共俘虜了幾十個英軍。
傅崇碧率領第63軍在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初次與敵人交鋒,指戰員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發揚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敢於打近戰、夜戰,大膽穿插迂回,互相支援,密切配合,勝利完成了作戰任務。在這一階段作戰中,63軍第187師、第188師受到兵團的通令嘉獎,並贈給“猛插分割”的獎旗一麵。誌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簽發通報,對這兩個師給予表揚,通報說:“這種勇敢穿插分割的精神,值得各部學習。”兵團還給一人活捉63個英國俘虜的劉光子記一等功。劉光子一人俘虜63個英國兵的事跡,成了當時在部隊流傳的一大新聞。
5月16日,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開始,19兵團擔負在高陽至加平寬大正麵上鉗製西線美軍主力,使第3、第9兵團能大量殲敵的任務。戰鬥發起後,傅崇碧率領63軍以“認真積極地實施佯動”的姿態,在北漢江激戰兩天,188師攻占了清平川,187師攻占了加平。
5月18日,傅崇碧命令187師和188師出敵不意南渡北漢江,連續突破敵北漢江、洪川江防線,插入敵縱深梅穀山、鳳尾山一線,殲滅美軍1個營和南朝鮮軍3個連的大部。在背水作戰的情況下,有力地鉗製了敵人,使其不能東援,圓滿完成了兵團交給的任務。
4. 63軍在鐵原死守陣地激戰13天,敵人始終未能如願。傅崇碧在收音機裏每天都能聽到美聯社的廣播:在“鐵原三角地帶”,遭到誌願軍猛烈狙擊。
1951年5月16日,第五次戰役的第二階段打響了。美軍企圖誘我深入,予以重創或圍殲的陰謀被識破後,從4月30日開始以一部兵力向誌願軍發起進攻。企圖破壞誌願軍的進攻準備,偵察誌願軍動向,掩護其主力調整部署。誌願軍組織力量一麵組織防禦,一麵迅速調整部署。
經過誌願軍連續五晝夜的突擊,負責東線殲敵的9兵團、3兵團像兩股衝出山峽的急流,迅即淹沒了敵一個又一個陣地,像洪流蕩滌泥沙、秋風卷掃落葉一樣把美偽軍幾部埋葬在血與火的海洋裏;負責西線鉗製美軍主力的19兵團則像鐵鉗一樣牢牢夾住了敵軍主力,並出其不意地勝利渡過了北漢江。經東西線的勇猛突擊,迫使東線敵主力狼狽後撤布防,西線敵軍不得不全力東援,堵塞了戰役缺口,增強了防禦。
誌願軍經過了連續作戰,攜帶糧彈將盡,後方供應又一時接濟不上,繼續進攻已有困難,故決心停止進攻。這樣,5月21日就結束了第五次戰役的第二階段。誌願軍司令部隨即決定,將各兵團及各軍主力北移,以一部兵力機動防禦節節阻擊敵人,爭取時間掩護主力休整。
當時,誌願軍最突出的問題是由於敵人空中轟炸造成運輸條件極差帶來的彈藥和糧食供應的嚴重困難。應該說,在那樣的情況下,誌願軍後勤部門和朝鮮人民對前線的支援工作,已經做得非常之好了。但實際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事,你盡了最大的力量,可仍然不能適應客觀的需要。指戰員們了解這一切,所以他們沒有怨言。戰士們寧可餓著肚皮也不願餓著槍支,子彈多些再多些,給養少些再少些。但畢竟有限,所帶糧彈,隻能夠7至10天用的。這樣,就不得不停止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