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敵約一個營向575高地我562團2連陣地進攻,據守在前沿陣地的曹俊福戰鬥小組,子彈打光了就用石頭砸,連續打退了敵人多次衝擊,最後在敵包圍的情況下,毅然攜反坦克手雷、手榴彈衝入敵陣,與敵同歸於盡。
在戰鬥傷亡最大的時候,傅崇碧組織機關幹部和文工團向陣地運送彈藥。兵團司令員楊得誌、政委李誌民從兵團機關中抽調的 500多人也及時補充給63軍,這對全軍指戰員是極大的鼓舞。
6月10日,美第9軍突破了63軍左翼友鄰防線,鐵原東麵完全暴露。步步進逼的美軍又乘機將機動部隊東移,企圖偷襲迂回鐵原。傅崇碧命令564團在團長曹步墀、政治委員白萬林帶領部隊,首先炸開鐵原南側水庫,造成道路泥濘,以遲滯消耗敵人,並指揮全團各營組織突擊隊,尋機向敵實施反擊,以積極主動的戰鬥支援其前沿部隊堅守陣地,打退敵人進攻。晚上,傅崇碧發現美軍騎1師、李承晚軍隊偽1師在漣川的平地上用坦克圍成一個城正在休息,他立即命令187師徐信師長集中100多門火炮,組成一、二、三道火力網,在20多分鍾內向敵人突然發射了幾千發炮彈。被擊中燃燒的車輛坦克火光冒出幾十丈高,187師乘機向敵進攻,繳獲了一部分戰利品,迅速回到陣地。這次敵人被打蒙了,此後三天未敢有大的動靜。
戰鬥已經進行到了13天,敵人始終未能進至鐵原。忽然,188師向傅崇碧報告:“在鐵原以東發現敵人。”傅崇碧急忙命令迅速查明情況。原來,在鐵原東麵的誌願軍第12軍一個師歸傅崇碧指揮,敵人是從他們那裏來的,但並沒接到該師的報告。
傅崇碧有點將信將疑,再次命令188師派一個營去鐵原以東偵察情況,同時命令189師的一個團也向鐵原開進,注意聯係,遇敵則堅決消滅之。隨後,傅崇碧又讓參謀電話詢問鐵原以東那個師的情況,參謀報告說“電話不通了”。傅崇碧立即命令“用電台聯係”,但是電台也是聯係不上。傅崇碧又一次要188師派人去聯係,才知道12軍那個師在敵人進攻前就撤走了。
傅崇碧意識到,如鐵原被敵占領,63軍的撤退將極其困難。為防萬一,他立即命令188師在鐵原的一個營和189師的一個團堅決固守鐵原,並命令188師調整力量,增強鐵原的防禦。隨後,他把在鐵原的布防情況立即報告給兵團。這時彭德懷司令員給傅崇碧打來電話說:“鐵原的物資和傷員基本運完,3兵團已轉移出來。你軍的任務已經完成,現由二梯隊40軍接替你軍。”彭總在電話中表揚傅崇碧很好地完成了誌司交給的任務,要63軍交接完後,即撤到伊川東南魚隱洞、紫霞洞、新村地區休整補充,擔任兵團的二梯隊。
6 月12日,傅崇碧率領63軍在完成狙擊任務後順利撤出了戰鬥。在伊川休整時,傅崇碧檢查了一下身體,他比戰前瘦了整整25斤。
就這樣,傅崇碧率領63軍在鐵原死死守衛戰鬥了13天,敵人始終未能進至鐵原。傅崇碧在收音機裏每天都能聽到美聯社的廣播:“在‘鐵原三角地帶’,遭到誌願軍猛烈狙擊。”
從鐵原阻擊戰開始後,19兵團的楊得誌司令員、李誌民政委就一直關心著傅崇碧和63軍指戰員浴血苦戰的情況,時刻惦念著他們的安危,當李誌民接到傅崇碧報告戰士們一個個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跡時,激動得熱淚盈眶;當李誌民得知563團1連2排8名勇士跳崖隻找到三個勇士的消息後,當即要求傅崇碧繼續尋找失蹤的同誌。不久,傅崇碧派人經過反複搜尋,報來五名犧牲烈士和三名摔傷後歸隊戰士的確實消息及其姓名,他們是:李秉群、翟國靈、羅俊成、侯天佑、賀成玉、崔學才、張秋昌和孟慶修。兵團首長看後,含淚脫下軍帽,麵向法化洞北山的方向默哀致敬。
傅崇碧在伊川休整的第三天,彭德懷司令員風塵仆仆地趕來了。彭總在兵團部幾乎沒有停,他要親自看一看剛從第一線下來的戰士們。來到軍部,彭總先詢問部隊都住下沒有,接著看望部隊,戰士們當時真可以說是衣不遮體了,火燒的、子彈穿的、荊棘掛的,一絲一縷,上下盡是“窗戶”。有的戰士上身赤背,下身隻有一條短褲。他們的頭發長長,胡子長長。但是,一個個腰杆挺得筆直,眉裏眼裏透出堅毅和自信,嘴角上掛著微笑。彭總看到戰士們渾身的衣服已變成一縷縷的布條,許多人隻剩下粘滿血跡的褲衩,他剛說了一句“祖國感謝你們”,士兵們就都哭了,因為他們想起了倒在異國土地上的戰友。
彭總來到戰士們中間,疼愛地看望他們。拍拍這個露出肩頭的肩膀,撫撫那個絡腮胡子的麵頰,戰士們高興極了。彭總高聲地對大家說:“同誌們,你們打得好,打得很好!你們吃了不少苦,我們犧牲了不少好同誌。祖國和人民忘不了你們,祖國和人民感謝你們!”這時,幾乎所有的戰士一下子都抱在了一起,他們用哽咽的聲音高喊著祖國萬歲!
在臨離開63軍的時候,彭總問傅崇碧有什麼要求,傅崇碧說:“部隊減員太嚴重了,有的連隊還剩下一兩個人。”
彭總說:“給你補。給你補些老兵,能打仗的老兵。”接著,彭總又說:“你還要什麼?”傅崇碧說:“有兵就什麼也不要了。”
“不”,彭總說,“要給你們發新衣服、新裝備。祖國人民送來了大批慰問品,有酒、有煙、有各種罐頭,很快給你們運來,這些東西一定要先發給戰士們。當然,你們這些首長也有一份嘍!”
彭總最後說:“你們要好好總結經驗,部隊補充後抓緊時間進行訓練,準備再戰。”傅崇碧把彭總的指示向部隊傳達後,全軍上下興高采烈,感謝彭總的關懷,力爭在今後的戰鬥中取得更大的勝利。
不久,從西北地區調來的1.3萬名老兵補給了63軍。祖國人民送來的慰問品也一車一車的送到了各部隊。
鐵原阻擊戰是傅崇碧率領63軍以來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最激烈,最殘酷的一場戰鬥,有的連隊打得隻剩下一兩個人,將士們浴血奮戰13晝夜,勝利完成了阻擊任務,為全局調整部署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入朝不久的我軍將士英勇頑強,拚死衝殺,譜寫下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壯歌,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威風和誌氣。
5. 63軍在開城地區進行防禦作戰,曆時147天,重創南朝鮮軍第1師,有力地配合了在板門店進行的停戰談判。
抗美援朝戰爭進行到1951年6月,中國人民誌願軍與朝鮮人民軍已經殲滅敵軍23萬餘人,把敵人從鴨綠江邊趕回到“三八線”,敵我雙方經過連續五次戰役的較量,力量對比已趨於均勢,雙方在“三八線”附近地區形成對峙。
戰爭相持局麵的出現,對我並無不利,而對敵則是不利。
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經誌願軍五次戰役的打擊,損失嚴重。美國統治集團承認:侵朝戰爭是個“無底洞”,看不到聯合國軍有勝利的希望。妄想進攻,又喪失了戰略進攻的能力。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不得不開始考慮接受停戰談判。但美國對這樣的談判又不是心甘情願地接受,還迷信其技術裝備的優勢。認為憑借這一優勢,還可以賴在朝鮮同中朝人民軍隊抗衡。於是一麵伺機進犯,一麵在談判桌上進行政治訛詐,破壞談判的進行。
1951年7月10日,朝鮮戰爭雙方談判代表在開城開始了朝鮮戰爭停戰談判。但美方毫無誠意,談判一開始便采取了拖延、訛詐的政策,不願公平合理地解決問題。在開始談判後的第三天,美方便以記者新聞采訪的枝節問題中斷會議。隨後,又提出將軍事分界線劃在我軍陣地後方,企圖不戰而攫取我方1.2萬平方公裏的土地。當這一無理要求遭到中朝方麵嚴詞駁斥和堅決拒絕後,美方又狂叫“讓炸彈、大炮和機關槍去辯論吧”。接著向東線人民軍發動了“夏季攻勢”,妄圖以所謂“軍事壓力”為配合,迫我方就範。
1951年8月19日清晨,發生了誌願軍擔任開城中立區警戒任務的排長姚慶祥被美李軍殺害的事件。姚慶祥率中朝方軍事警察執行正常巡邏任務時,突然遭到敵人襲擊。這是非法侵入中立區,埋伏在叢林裏的數十名美李匪軍幹出來的殘忍暴行。在姚慶祥和戰士王仁元受重傷的情況下,敵人竟向姚慶祥同誌的前額連射兩槍,姚慶祥光榮地犧牲了。他的鮮血染紅了中立區的土地。美李匪軍搶走了他的手槍、鋼筆、手表、日記本。中方向美方提出了強烈抗議,要求懲辦凶手。但美方在事實麵前不僅百般抵賴,還變本加厲,派出飛機轟炸掃射中朝談判代表團住所。
美方破壞停戰談判的罪惡行動,使誌願軍全軍將士義憤填膺,從機關到連隊乃至每個哨位都發出了強烈要求:不能讓烈士的血白流!為姚慶祥同誌報仇!
敵人明目張膽地破壞和談,使誌願軍更加明確地預感到,他們要有重大的軍事行動。
為了配合談判鬥爭,傅崇碧率63軍於1951年11月16日進入開城地區,布防在開城東北的長和洞、華藏洞地區,協同65軍打擊向開城進犯之敵,開始了為時8個月的陣地防禦作戰。
進入開城地區後,傅崇碧根據誌願軍司令部“堅守防禦,寸土必爭”的指示和當麵之敵情,決心在西起開城東北之井洞、東至九華裏東南之陽飛、正麵約35公裏的地區內組織防禦。189師配屬炮1師,在開城至板門店公路以北防禦,北接188師。188師配屬炮8師,在高浪鋪裏西北華藏寺東麵防禦。
抗美援朝戰爭從1951年6月進入第二階段後,誌願軍以陣地戰為主要作戰形式,防禦作戰逐步由運動性質轉為堅守性質。為增強防禦陣地的穩定性,各部隊重視工事的構築。在1951年夏季防禦作戰中,有的部隊創造性地將兩個加深的防炮洞連在一起,成為馬蹄形的小坑道,即坑道工事的雛形。誌願軍首長充分肯定這一創造,並立即向全軍推廣。
傅崇碧按照誌願軍司令部的要求,從11月16日開始,率領全體官兵在“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口號鼓舞下,不怕艱難困苦,夜以繼日地構築工事。當時正值冬季,朝鮮戰場上冰天雪地,土石堅硬,作業工具、器材不足,“聯合國軍”以重炮和重磅炸彈進行破壞,誌願軍部隊克服這些困難,堅持施工。至12月底,傅崇碧率領全軍共構築坑道65080米,塹壕交通壕330350米,各種掩體30148個,各種掩蔽部7235個。在各要點上完成了坑道的構築,使整個陣地形成了能攻能守能藏能生活的、以坑道為骨幹的支撐點式的防禦體係,形成了史無前例的地下城。
誌願軍轉入開城防禦之初,敵人依仗其優勢裝備和堅固防禦陣地,驕橫狂妄,經常三五成群在山頭上曬太陽、打撲克,甚至摟著女人唱歌、跳舞,活動十分猖獗。為了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傅崇碧決定在構築堅固陣地的同時,廣泛開展冷槍冷炮運動,以“零敲牛皮糖”的戰術打擊敵人,向敵一點一點地擠陣地。戰士們隱蔽在雜草叢中,躲藏在預先構築好的工事裏,警惕地搜尋目標。對敵人的單個目標用槍打,發現集團目標就用炮打,以打“活靶”的手段殺傷敵人。
冷槍冷炮運動的開展,使敵人吃到了苦頭,嚇得鑽在工事裏不敢露頭,白天不換哨,不送飯,不抬傷員,不拖死屍,連大小便都用罐頭盒子盛了往外扔。在開展冷槍冷炮運動的同時,師各團還多次派出小分隊,采取襲擊、伏擊等手段積極襲擾和打擊敵人。
一天,63軍與兄弟部隊交接防務,傅崇碧與65軍軍長蕭應棠一起到大德山去看地形。他們正走在一條山溝裏,前邊突然跑過來幾位朝鮮老鄉說:“前邊山溝的樹林裏,有一股敵人!”他們得知後急忙隱蔽起來,蕭應棠立刻調來他們部隊的一個連,向前邊那片樹林開炮射擊;果然,炮一打,從樹林中鑽出一股敵人,有四五十人。假若不是朝鮮老鄉及時趕來報告這一情況,我們很可能要遭到這股敵人的襲擊。
與此同時,前沿部隊掀起了“地雷大搬家”運動。敵人頭一天晚上埋在他們陣地前沿上的各種地雷,第二天就被誌願軍戰士趁其不備挖出來埋在我們的陣地前沿,還有的把起出來的地雷悄悄地埋到敵人的陣地上,用這些洋貨來殺傷“洋鬼子”。
在63軍右翼陣地前,有一塊不足1平方公裏的地方,坐落著一個小村莊——板門店。舉世矚目的停戰會場由開城遷到這裏。板門店後麵是開城縣城,離板門店10多裏路,是安全區,周圍插著紅布旗子,敵機不在上空飛,也不準往裏打炮。秋季戰役的結果,使美方準備和中方在板門店開始談判。
沿板門店向東至青延裏,63軍陣地前沿的山溝像一個橫寫的“3”字,有兩處凸入63軍陣地。其西麵突出的遠洞一帶山地直接控製著板門店;東麵突出的杜梅裏、智陵洞、上金穀諸山,由南向北,居高臨下,威脅著誌願軍前沿陣地的安全。自從傅崇碧率部進入陣地以來,敵倚仗有利地形,不斷開槍開炮,進行挑釁活動。傅崇碧先以第189師一部,向敵發起進攻,首先奪取智陵洞北山、杜梅裏北山和88.6諸高地,得手後,再視情況奪取板門店附近的後洞、日元洞諸要點,以改變對我不利的防禦態勢。
12月28日14時50分,戰鬥開始。傅崇碧命令部隊首先集中炮火向敵人進行20分鍾急襲。15時10分,命令第563團第2連和第3連向敵發起衝擊,經50分鍾激戰,殲敵兩個排,占領了智陵洞北山。此時。杜梅裏北山和 88.6高地守敵懾於被殲,倉皇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