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司法部部長 史良(2 / 3)

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下,上海的抗日救亡運動蓬勃發展,上海婦女界救國會率先成立第一個救國組織——婦女救國會,史良是發起人之一,並被推選為理事。上海文化界救國會成立後,史良被選為執行委員。

1936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氣焰更加囂張,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5月31日,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正式成立,選舉宋慶齡、沈鈞儒等40餘人為執行委員,史良是其中重要一員。為了推動國民黨抗日,她曾同沈鈞儒、章乃器、沙千裏作為救國會的代表,到南京請願,並積極參加抗日救亡的宣傳活動。國民黨政府頑固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於11月22日悍然逮捕了救國會領導人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李公樸、沙千裏、王造時、史良,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七君子”之獄。

史良是“七君子”中唯一的女性,她在獄中堅持愛國無罪的正義立場,拒絕敵人的誘降陰謀,把敵人的法庭當講壇,用法律作武器,宣傳抗日救國的大道理,批駁國民黨反動派羅織的“罪狀”,呼籲全國人民抗日救國。

為了援助入獄的七君子,宋慶齡等人緊急向國際國內呼籲,愛因斯坦、杜威等國際友人也加入了救援的行列。宋慶齡發起了愛國入獄運動,和胡愈之等人坐著車去投獄,宋慶齡說“救國會的領袖們有罪,那我們都有罪,因為我們都要救國。”西安事變中,張學良楊虎城將軍也呼籲盡快釋放“七君子”。

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七七抗戰全麵開始,在全國人民的聲援和中共中央的敦促下,史良等人被宋慶齡、何香凝、胡愈之等營救出獄。史良在國民黨的監獄中關了7個月。出獄後她繼續發動婦女參加抗戰,爭取婦女的平等合法權利,是大後方婦女運動的重要領導人之一。

(4)鐵血丹心女豪傑

抗日戰爭勝利後,處心積慮反共的蔣介石見“外患”已除,便急急掉轉槍口向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頻頻發起軍事挑釁,國民黨特務則秉承主子之命秘密逮捕共產黨員和愛國民主人士,或投進監獄,或予以槍殺,無數的愛國誌士慘死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屠刀之下。

1945年8月28日,中國共產黨為表達真誠謀求和平的願望,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副主席到達重慶,同蔣介石展開談判。在重慶期間,除了與國民黨代表團談判外,毛澤東與周恩來還廣泛地進行爭取團結各方麵和平民主力量的工作,他們兩次接見中國婦女聯誼會理事,史良還單獨由鄧穎超陪同去晉見毛澤東和周恩來。雖然毛澤東與史良是初次晤麵,但他對這位大律師的情況卻是十分了解。

毛澤東含著親切的微笑對史良說:“感謝你曾為營救我黨同誌做過不少工作,中國共產黨敬重你這位主持正義大律師。”

史良微微一笑說:“毛澤東先生,您過獎了,我過去所做的,是一名律師應盡的義務。”

毛澤東與史良的談話很簡短,因為還有不少愛國主人士要求他接見。但就是這次簡短的談話,使史良對中國共產黨人博大的胸懷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她想到古語所雲:“得人心者得天下”,她因而斷定得天下者必定是中國共產黨。

國共雙方達成了“雙十協定”,決定舉行由各黨派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簡稱“舊政協”),共商國是。史良擔任中國民主同盟代表團的顧問,她和民盟其他領導人一道,同中國共產黨密切合作,為爭取民主、反對獨裁,爭取和平、反對內戰,同反動勢力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1946年2月,重慶各界人士在較場口舉行慶祝政治協商會議勝利閉幕大會,史良是大會主席團成員之一。當大會即將開始之時,國民黨當局指使大批特務暴徒衝入會場行凶搗亂,史良在後來的人權保障委員會上,悲憤地控訴國民黨特務的暴行,並自告奮勇前去蔣介石官邸請願,要求查辦較場口事件的幕後指揮者,但由於蔣介石已從重慶飛往上海,史良等人的請願行動未能如願實現。

舊政協會議以後,史良回到上海,繼續執行律師業務,同時積極參加民主革命活動。1947年3月初,國民黨為了禁止她參加民主運動,通過上海的一個法院給她送來傳票,限令她到案。不畏強權的史良依然“一意孤行”。當她得知國民黨當局禁止她參加“三八”婦女節的紀念活動時,她非常憤怒,勇敢地出席了上海婦女界主辦的紀念活動,並且發表講話,提出不買幫助中國打內戰國家的商品和不與反民主的人合作的“兩不原則”。史良還在上海《文彙報》發表了一篇題為《提倡一個“二不”運動》的文章,文章有針對性地指出:“我們必須認清,國家是大家的國家,既不是任何黨派的國家,亦不是政府官員的國家,更不是單單男子的國家,而是各黨各派,男女老少,大家所共有的國家。既是大家的國家,那麼任何人都有過問政治的權利,也都有支持政治的義務。”

史良的文章無疑是一篇對國民黨反共、打內戰的聲討書。由於史良的言行在婦女界有廣泛影響,因此國民黨反動派對她的迫害行動加快了步伐。1947年7月初,國民黨政府頒布了“戡亂”之名而合法化。10月,國民黨政府悍然宣布民盟為非法團體,迫使民盟停止公開活動。民盟領導人沈鈞儒、章伯鈞等被迫離開上海前住香港,史良則留在上海,以律師身份繼續從事民主運動。

1948年1月,民盟在香港召開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為徹底摧毀南京反動政府,為徹底實現民主、和平、獨立、統一的新中國而奮鬥到底”的革命路線,民盟決然拋棄不切實際的中間路線,決定同中國共產黨緊密合作,為推翻蔣介石獨裁政權和驅逐美帝國主義勢力為中國而鬥爭。史良因當時處境不能離滬赴港參加,曾委托赴港參加全會的沙千裏代表她出席,對全會通過的綱領、路線表示衷心擁護。隨後她根據民盟總部決定,在上海建立了民盟華東執行部,並擔任華東執行部主任。在白色恐怖下,史良機智頑強從事民盟的地下工作,在宣傳民主、保護民盟組織、聯係群眾等方麵做了許多工作。

新中國成立前夕的上海,國民黨當局加緊打擊民主人士,民盟部分領導人撤到了香港。而史良卻選擇留在上海堅持民主鬥爭,因而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黑名單。上海警備司令湯恩伯發出密電:“不擇任何手段,立即逮捕史良。” 此時的政治形勢猶如黑雲壓城城欲摧,史良的生命安全已處於岌岌可危的境地。然而她不僅沒有躲藏起來,反而繼續設法營救其他被捕的戰友。國民黨反動派搜查了她的住宅,在中共地下黨的一再催促下,史良才暫時躲避,虎口脫險,在這危難時刻,上海解放了,史良才免遭毒手。

上海解放第二天,史良返回自己的寓所。一路上,她眼望著千萬麵迎風招展的紅旗,耳聽著“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的嘹亮歌聲,禁不住熱淚盈眶,激動不已。

(5)人民司法開拓者

新中國即將成立,中央邀請在上海的宋慶齡北上參加新政協。史良受周恩來的派遣又回到上海,到上海以後,她向宋慶齡宣講共產黨好、新中國好的思想,與宋慶齡在思想進行了溝通,激發了她們共同建設新中國的熱情。後來,史良和鄧穎超一起陪著宋慶齡,前往北平參加新中國的開國大典。

1949年6月,史良等到達北平,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領導人到前門火車站,隆重地迎接宋慶齡一行的到來。接著,史良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新政協”)的籌備工作。

新政協籌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結束後,下設的6個工作小組於6月18日各自舉行了第一次小組全體會議。根據新政協籌備會的安排,由第四小組負責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起草過程非常複雜。史良作為小組成員,參加了這部具有重要意義法律的起草工作,在召集人董必武的精心組織下,對國家屬性、政府組織的基本原則、國家最高政權機關產生的方法、最高行政機構的名稱、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署的組織和隸屬關係等重大問題進行了討論,形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