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這將近兩年的時間裏,戰火仍然在中國大地上燃燒。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與第一次長沙會戰有關的事情。

10月29日。蔣介石來到湖南,在南嶽召開黨政軍聯席會議。

薛嶽心想,蔣介石一定會高興地總結這次長沙會戰的作戰經驗,表揚第九戰區的指揮官和作戰部隊。沒想到,蔣介石在會上突然算起了老賬,當眾責令薛嶽檢討半年前在南昌會戰中的指揮失誤。

薛嶽自然大為不滿。長沙會戰剛打完,怎麼又扯到南昌會戰去了?再說,我薛某人對南昌會戰的責任早就主動承擔了,早就作過檢討了!還有完沒完啦!

但是,敢於在戰場上抗命的薛嶽,卻不敢在會上頂撞委員長,隻得窩著一肚子怨氣,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評。待他批評完自己,蔣介石又當眾分析南昌會戰失利的原因,把責任全部歸於指揮官的指揮欠妥。

薛嶽聽著,瘦精精的臉上一陣冷一陣熱。回頭一想,還是坦然了。他知道,蔣介石這麼做,是為他在作戰前線抗命而給予他的警告。

蔣介石雖然當眾給自己難堪,但他畢竟還是信任自己的,要不,他會把長江方麵目前最重要的戰區,交給他薛嶽來指揮嗎?

接下來,我們看看從這時起到第二次長沙會戰之前的一些戰事。

11月13日,南海上空風雲突變,烏雲滾滾,海風怒號,巨浪滔滔,暴雨傾盆,天昏地黑。日軍今村均第五師團等部,乘坐七十多艘艦船,從海南島三亞港啟航,頂著強風暴雨和滔天巨浪,向廣西欽州灣進發。

由於這場強風暴雨,使張發奎指揮的第四戰區掉以輕心,沒有警惕地戒備。日軍卻利用這驚濤駭浪和狂風暴雨作掩護,黑壓壓的艦船群,從廣闊無垠的海麵向中國的南海岸撲來。

11月15日上午,日軍及川支隊在欽州灣登陸。到16日,已有約兩個師團的日本陸軍登上了欽州灣沿岸。

日軍今村師團,就是原來由板垣征四郎指揮的部隊,早已從台兒莊受到的重創中恢複過來,現在排著三路縱隊,腳踏著李宗仁和白崇禧兩位將軍家鄉的土地,浩浩蕩蕩地向北猛進。

11月19日,今村師團進入距南寧一百多公裏的大塘地區,便刹住陣腳,調整部署。21日,他們從大塘向南寧進攻。

中國守軍作了頑強抵抗,但終因防線尚未部署,隻好倉促應戰,將士多為國悲壯獻身。也有擅自下令撤退的軍官,後來受到了懲處。

11月24日上午,南寧失守。

11月26日,安藤利吉中將帶著第二十一軍司令部和有關師團,從南寧回返廣州。南寧方麵由今村師團和其他部隊組成欽縣兵團,由今村均任總指揮,全權負責南寧方麵的防務。

12月17日,及川支隊從南寧出發,進攻中越邊境的龍州和鎮南關,企圖破壞中國的國際補給幹線。21日傍晚,及川少將指揮支隊主力,攻下了龍州城,同時占領了鎮南關。

日軍攻占南寧之後,便立即開展策反工作。他們竟異想天開地把堅決抗日的李宗仁和白崇禧也列為策反對象。

當日軍占領南寧後,今村均意外得知一個消息:白崇禧向蔣介石請求,將桂係軍隊調回廣西反攻南寧。11月20日,蔣介石正式拒絕了白崇禧的請求,決定將中央軍部隊調進廣西。今村均據此判斷,蔣介石是借此機會將自己的勢力擴張到廣西省,勢將引起蔣介石與白崇禧之間的暗鬥。若日本海軍航空隊以南寧為基地,對西南內地加緊轟炸,更將加深中央與桂係的矛盾,從而為日本的策反謀略帶來極大希望。

今村均選派在第五師團擔任特務機關長的中井增太郎大佐,再次去策反李宗仁河白崇禧。中井五年前曾受聘在桂係軍隊中擔任軍事顧問兼教官,與李宗仁和白崇禧有舊誼。

結果可想而知,中井此行碰了一鼻子灰,討了個沒趣。

12月10日,今村均惱羞成怒,決心對李宗仁和白崇禧侮辱一番,同時為第五師團在台兒莊的慘敗報仇。

今村均的計策,就是以通電方式公開發表《致李、白將軍書》:

一、大日本皇軍占領南寧地方之唯一目的,即切斷蔣介石政權與法屬印度支那之交通線。

二、我南寧方麵大日本皇軍對白、李兩將軍在廣西省之建設及政令甚表敬意,因此將極力注意避免損害事績。兩將軍治下一般民眾之生命及其幸福,將盡力予以保護。

三、願將軍洞察世界大勢,為促進東亞同文同種兩民族之提攜奮起前進。

四、將軍若仍執迷不悟,與日本敵對到底,則隨時可舉全部兵力來奪回南寧,我南寧駐屯軍隊將獨立對抗將軍之五十萬軍隊,且有足夠兵力、裝備、航空力量及信心取得戰爭勝利。

五、對在南寧戰鬥中戰歿之將軍部下四千二百餘名勇士,我軍已予合葬於南寧中山公園,鄭重供祭,尚乞安心。

1939年11月2日,溪口鎮。溪口,一個景色秀麗的山鄉小鎮,蔣介石的故裏。這兒沒有工廠礦山,也沒駐軍隊,更不具備任何戰略意義。

這天,卻有成群的翅膀上塗著紅太陽的飛機光臨。它們在小鎮上空悠閑自得地盤旋打轉,從天上飽覽了四明山、雪竇山和曹娥江的湖光山色之後,回過頭來便對小鎮進行轟炸掃射。

蔣介石故居豐鎬房和蔣介石與宋美齡回鄉時居住的別墅文昌閣,被炸成一片廢墟。

無數貧民百姓在日軍飛機炸彈的爆炸聲中痛苦掙紮。

蔣經國夫人蔣方良的華語教師黃某等六人,成為日機炸彈下的新鬼。黃老師的一條腿被炸飛到鄰家的屋頂上。

蔣介石的前妻、蔣經國的生母毛氏夫人,在轟隆的爆炸聲中,掙紮著從病床上爬起來往外逃。當她跑到後宅大牆邊時,正遇一架日機俯衝投彈,院牆轟塌,毛氏被埋在牆下。待日機飛走後,人們才將她從牆下扒出,隻見她的一條腿被炸斷擱在一邊,肚腹被彈皮劃開,腸子流到地上,渾身血肉模糊,慘不忍睹。

正在湖南衡山召開第二次南嶽軍事會議的蔣介石獲悉噩耗後,情緒受到巨大的衝擊。蔣介石明白,日軍此舉,無疑是惱羞成怒,找他這個中國軍隊的統帥進行報複,想挖他蔣介石的祖墳。

蔣介石氣得牙幫咬得咯咯響,但在手下將領們麵前,卻竭力掩藏住痛苦和憤怒。他讓在江西省任保安處少將副處長兼贛州專員的大兒子蔣經國趕回家去料理喪事,自己則在南嶽繼續主持軍事會議。

一天會議下來,蔣介石得以在住所獨處。悲痛和仇恨的怒火一起攻上心頭,他在頭腦裏盤算著一場大的反攻,這念頭越來越強烈,他真想馬上給各戰區下個命令,傾其老本跟日軍拚個死活。

他衝動得有點控製不住自己,轉身叫人去喊“小諸葛”白崇禧。隻有在這種時候,他才會感到自己離不開那個搖鵝毛扇的中年人。

不一會兒,白崇禧來到,兩人在會客室就坐。蔣介石說:“我決定舉行一次大反攻,就叫做冬季反攻。你看行不行?”

白崇禧胸有成竹地回答:“完全可以!”

第二天,蔣介石在會上,神情嚴峻地宣布:“長江兩岸所有預計於年底結束第二期整訓的部隊,一律提前一個月結束整訓,參加統一的冬季大反攻!各戰區司令長官待會議結束後,立即回去進行準備,等待軍令部的進攻命令!”

1939年隆冬,北風呼號,寒凝大地,萬裏破碎的河山,一派痛苦不堪的淒涼景象。但是,中華民族心靈中的屈辱已達極限,中華民族心中複仇的怒火像火山一樣爆發了,其勢銳不可當。

長江兩岸,大江南北,萬裏疆場,到處都集結著整裝待發的中國軍人,到處都響著蔣介石對參加冬季反攻的將士們的訓示的聲音:

日軍的進攻能力已經被我國軍大大消耗,其進攻的銳氣已被我頓挫,隻有招來之勢,窮途末日。與此相反,我強大的國軍已經完成重建和整訓,戰力倍增,轉守為攻的時機已經到來了!我全軍抗日將士,要發揚決戰決勝精神,奮勇殺敵,收複失地!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將軍,指揮大軍向太行山南麓、黃河以北的日軍發動猛攻。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將軍向所屬部將們聲稱:“我九戰區五十萬大軍,要直下武漢,飲馬長江,光複中原!”薛嶽一聲令下,第九戰區幾十萬精銳之師,從江南直向江北的日軍掩殺過去。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將軍,在大軍反攻之前,已派遣一個加強團的兵力,東渡襄河,插入敵後,破襲漢口至宜昌和京山至鍾祥之間的公路、橋梁、通訊線路,開展敵後遊擊戰,配合正麵張自忠第三十三集團軍、孫連仲第二集團軍、孫震第二十二集團軍和王瓚緒第二十九集團軍等大軍總反攻。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將軍,正指揮本戰區各集團軍對安徽南部、江西北部和江浙地區的日軍大力反攻,突然又收到蔣介石的電令:

日寇兵艦、軍船隨時遊戈於長江中,威脅我兩岸城市,並進而侵犯我湖北地區,防礙我軍對各省的收複。著該戰區直屬防區內,選擇臨長江之製高點,構成堅固的要塞式工事,截斷日寇兵艦、兵船在長江中的往來。

顧祝同立即抽調上官雲相第三十二集團軍的王敬久第二十五軍,和唐式遵第二十三集團軍的郭勳瑛第五十軍,強攻貴池縣境內的官股煤炭山,以實現蔣介石電令上的戰略目的。

長江兩岸的冬季大反攻作戰,幹1939年12月上旬開始,至1940年2月20日前後停止。中國方麵投入第一線直接對日進攻作戰的兵力在五十萬人以上,前後曆時兩個多月,進行大小戰鬥一千三百四十次,克複了若幹城鎮、據點和陣地。不過,這些城鎮和據點,後來又被日軍奪去了一部分。

日軍大本營陸軍部對冬季大反攻的反應和評價:

這次大反攻,打得武漢第十一軍東奔西走。

中國軍攻勢規模之大,鬥誌之旺盛,行動之積極頑強,均屬罕見。

我軍損失不少。

在中國事變八年間,彼我主力正式激戰並呈現決戰狀態,當以此為最。

這一年來,未按所期望的進展,作戰的主動權均未掌握,以此麵臨中國軍隊頑強勇敢的冬季攻勢。

我方損失及消耗繼續增大,而對中國軍隊的打擊顯著減弱,明顯暴露其守勢。

這一年,曆經南寧苦戰及冬季攻勢的防禦戰等,這在整個中國事變中成為陸軍最暗淡的時代。

1939年12月4日,今村均命令第五師團所屬號稱“鋼軍”的第二十一旅團,在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指揮下,攻占了廣西戰略要地昆侖關。於是,中國軍隊又把冬季大反攻的怒火,燒到了華南的昆侖關。

蔣介石決心在昆侖關打個樣兒給日本人瞧瞧。親自選調了一批精銳部隊參戰,其中包括第五軍這個全國唯一的機械化軍。

反攻昆侖關的總指揮為白崇禧。

參戰部隊序列如下:

第三十八集團軍總司令徐庭瑤所部:杜聿明第五軍、甘麗初第六軍、傅仲芳第九十九軍、姚純第三十六軍等五個軍,共約十三個師。

第十六集團軍總司令夏威所部:韋雲淞第三十一軍、何宣第四十六軍,共約六個師。

蔡延鍇部,四個步兵團。

鄧龍光第六十四軍兩個師。

葉肇第六十六軍兩個師。

沈克第四十三軍一個師和教導總隊。

空軍飛機一百架。

總計:十五萬四千六百四十二人。

參戰各部隊根據蔣介石和白崇禧的命令,秘密地從湖南、廣東、四川等地向南寧運動。

白崇禧將反攻部隊分成東、西、北三路軍。

西路軍由夏威第十六集團軍五個師組成,攻擊大高峰以西地區。

東路軍由蔡廷鍇等部四個師組成,攻擊欽寧公路以東地區。

北路軍由徐庭瑤第三十八集團軍十個師組成(另有約六個師的預備隊),反攻昆侖關一帶。

12月7日以後,今村均不斷得到報告,說南寧以北約四十公裏的地方,將有十萬中央軍開到,反攻昆侖關。狂妄的今村均對此付之一笑,斷言在南寧以北的山地間,絕不可能有十萬大軍通過。

12月中旬,中國軍隊已按總指揮白崇禧的命令,不聲不響地進入了攻擊地區,十多萬大軍分別埋伏在南寧以北的山地裏,隻等一聲令下,便可全線出擊。

12月16日。第五軍軍長杜聿明在譚蓮村召開團長以上軍官會議,宣布本軍作戰任務和計劃。第五軍擔任主攻昆侖關的任務。其三個師的戰鬥部署為:鄭洞國的第一師擔任昆侖關正麵進攻;戴安瀾的第二百師為總預備隊;“德國將軍”邱清泉的第二十二師迂回敵後,插入昆侖關與南寧之間,攻打防守六塘的日軍,切斷南寧與昆侖關的交通聯絡,截斷昆侖關日軍的退路。

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行動,保密工作和大軍的調動,如同一個月前日軍頂著狂風巨浪出擊一樣出人意料。十多萬大軍就在今村均認為完全不可能通過的地方順利通過,在今村均認為不可能集結的地方集結起來。杜聿明的機械化重炮兵旅,開到昆侖關附近丘陵地帶的密林中,在距日軍前沿陣地僅三四華裏的地方,迅速構築起陣地,一排排炮口悄悄對準了日軍陣地。邱清泉的第二十二師戰車部隊,已從昆侖關以北的思隴越過重重大山,經太平村向昆侖關南麵的五塘地區穿插。

12月17日。上午8時許,今村均命令及川支隊向龍州和鎮南關進攻,去奪取中越邊境上的兩個戰略要地。及川少將率領本支隊乘坐幾百輛大卡車,浩浩蕩蕩地從南寧出發。

當天晚上8點,埋伏在山地裏的中國軍隊,在坦克導引和掩護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昆侖關發動了全線反攻。

排炮怒吼,地動山搖,昆侖關被火光和濃煙吞沒。

中國軍隊喊著複仇的口號,海潮般地撲向日軍陣地。

邱清泉的機械化戰車部隊,突然出現在昆侖關側後日軍的眼前,一舉攻占了五塘和六塘地區,切斷了昆侖關守敵的退路。

杜聿明和其他各路反攻部隊指揮官都在第一線指揮督戰。杜聿明胸前掛著望遠鏡,冒著日軍猛烈炮火和日機的俯衝轟炸,從容鎮定地指揮部隊,一步一步地縮小包圍圈,一口一口地吃掉昆侖關守敵。

今村均到12月18日才得知中國軍隊大舉反攻昆侖關的消息,他不顧攻防雙方的優劣狀況,當即決定圍殲反攻的中國軍隊,命令第二十一聯隊首先向昆侖關急進增援。

12月18日下午5點,第二十一聯隊從南寧出發,8點左右到達九塘,立即被埋伏在公路兩側的邱清泉坦克部隊切斷了後路。坦克炮火將六塘至七塘的橋梁全部轟塌。日軍整個聯隊被優勢的中國軍隊分割包圍,陷入了完全孤立被殲的境地。

邱清泉指揮戰車部隊向被圍的日軍發動攻擊,坦克車隊衝出樹林,在中央公路上向日軍衝撞掃射。日軍潰不成軍,爭先恐後向兩旁山地抱頭鼠竄。

公路上日軍屍體枕藉,日軍扔棄各式車輛二百多台,各種輕重武器無數。同一天,中國東、西兩路部隊也分別在南寧附近發動反攻。

12月20日,今村均又令中村支隊從南寧出發,增援昆侖關。該支隊剛行至五塘地區,又被邱清泉等部包圍在二十五公裏長的狹長山溝裏,陷入絕境。

今村均這才感到情況不妙,急令正在向龍州和鎮南關前進的及川支隊主力回援昆侖關。

12月21日清晨,及川支隊的伊藤大隊,分乘一百零五輛大卡車,火速回返南寧救援。但是,當浩浩蕩蕩的卡車大隊開到南寧以西附近時,突遭優勢中國軍隊的伏擊,車隊陷入大軍重圍之中。日軍伊藤大隊多次突圍,皆告失敗。

12月22日,中國空軍連日頻繁出動飛機,對昆侖關守敵和六塘至九塘地區被圍的日軍,實施猛烈轟炸。

日軍已瀕臨彈盡糧絕狀態。從這天起,日軍飛機對被圍困在各處的日軍空投彈藥和食物。但是,天上“飛來之物”大多被中國軍隊給搶了過來,日軍的飛機成了中國反攻部隊的運輸大隊。

當天夜間,由於雙方短兵相接,許多地方處於混戰狀態,中國軍在九塘以北互相發生誤戰,雙方用手榴彈對炸了一整夜。

12月23日上午11時許,日軍支隊長中村少將正高舉戰刀嚎叫著指揮部隊突圍,一顆開花子彈從他左頰處貫穿,把他那滿臉橫肉扯去一大塊,頓時血湧如注。經緊急包紮處理後,這位已不能吱聲了的“鋼軍”將軍,又揮舞著戰刀,指揮殘部拚死突圍。

12月24日,中村支隊主力從七塘拚死朝昆侖關突進,早晨8點,中村在九塘以西督戰,受到邱清泉部隊近距離機槍掃射,當即斃命。中村支隊主力四千多人被殲滅。

中國軍隊打掃戰場時,在旅團長中村正雄屍身上搜出一個日記本,該旅團長在戰死前夕寫道:

帝國皇軍第五師團第二十一旅團,之所以在日俄戰爭中獲得了“鋼軍”的稱號,那是因為我的頑強戰勝了俄國人的頑強。但是,在昆侖關,我應該承認,我遇到了一支比俄軍更強的軍隊。

12月28日至30日,中國軍隊連續對昆侖關發動攻擊,戰鬥異常慘烈,山山嶺嶺躺滿了中日兩軍的屍體。

昆侖關的日軍彈盡糧絕,隻得挖野菜食落穗充饑。一個個蓬頭垢麵,在饑寒交迫中作垂死掙紮。

他們的炮彈打光了,就把槍炮砸毀或埋藏起來,燒掉軍旗,削成竹槍竹刀,同中國軍隊作最後拚殺。

12月31日,1939年的最後一天,中國軍隊付出重大代價,全殲了防守昆侖關的日軍,奪回了昆侖關。

今村均向統帥部報告:“在此地帶上,蔣軍比任何方麵空前英勇,值得我軍表示敬意。”

1940年1月上旬,日本第二十一軍司令官安藤利吉決定對昆侖關的中國軍隊發動一次意想不到的奇襲,以奪回昆侖關。於是,他從廣東境內調兵向西推進。

1月中旬,日軍大本營為支援第二十一軍的南寧奇襲作戰,下令從關東軍調來兩個飛行中隊,配置在華南。

1月22日,近衛混成旅團和第十八師團等部,分別在七塘和南寧以南集結完畢。

這時,白崇禧、陳誠和張發奎等人已經擬訂了昆侖關防守作戰方案。但是,日軍在中國軍隊尚未部署就緒,後續部隊正在向昆侖關開進之時,突然發動反攻。日軍機群連續出動,對昆侖關及其附近的中國守軍進行突擊轟炸,又對向昆侖關運動的中國軍隊進行阻擊。

由於中國軍隊後續部隊沒能及時趕到,昆侖關地區守軍倉促應戰,左右兩翼薄弱點很快暴露在日軍麵前。日軍主力隻用了一周的時間,如狂風掃落葉一般,連續攻陷了昆侖關西邊的武鳴和思隴,北麵的賓陽、鄒圩和上林等地,切斷了昆侖關的後路,在清水河流域一帶,與守軍對峙,震撼了整個黔桂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