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下意識地站起,行軍禮:“報告!……”
小船受力不均,左右搖晃起來。
鄧小平:“王胡子,小心翻船。”
王震笑了:“請你放心,我立即動身飛赴新疆,保證翻不了船!”
鄧小平辦公室
鄧小平:“我看了部分省、市、 自治區第一書記討論《曆史決議》的簡報,從整體看還是好的。對此,你們有什麼意見?”
胡喬木:“一、對毛澤東同誌和毛澤東思想的評價,雖有一些極端的意見,但多數同誌還是同意這份《曆史決議》未定稿的;二、由於這份《曆史決議》未定稿,對粉碎‘四人幫’以後的四年隻寫了一百多字,總共占六行位置,不少同誌希望把這四年寫進決議去。”
鄧小平:“這個意見可以考慮。耀邦同誌,你說呢?”
胡耀邦:“我同意!作為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應該寫這四年。”
鄧小平:“這四年是實現黨的偉大曆史轉折的時期,走過曲折的道路,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教訓。要寫嘛,應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分為兩段,前後各兩年。”他沉思有頃,“但未經常委討論通過之前,這一部分內容不得捅到會議上去。”
胡耀邦:“可以!中央辦公廳已經發出組織《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討論的通知,並隨通知發了供討論用的該決議文本。預定參加的人數是四千人。”
鄧小平:“好哇!這是一次規模空前的大討論會,是黨內極大發揚民主的討論會,也是對建國以來曆史進行的一次深人、具體的研討大會。”
鄧小平家的客室
鄧小平坐在沙發上,雙手捧讀一份報告。
王震的畫外音:“建議加強新疆的領導班子建設,包括對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和提拔;把工作重點放在建設及開發新疆上,積極利用新疆的資源,組織少數民族領導幹部和技術人員赴內地或出國訪問,以開闊現代生產技術的眼界……”
鄧小平把手中的報告放在茶幾上,特寫:
(赴新疆慰問的彙報提綱》 王震
鄧小平點燃一支煙,緩緩站起身來,走到窗前,遠眺長空。
王震的畫外音:“我請求黨中央、中央軍委讓我以現在的職務、身份,在新疆幫助工作……這是對新疆山山水水的情誼,出於愛國者、革命者和共產主義戰士的赤誠之心。”
有頃,王震有氣地走進客室:“鄧副主席,你看了我的報告了嗎?”
鄧小平轉過身來:“看了,很受感動。坐下談吧!”
王震:“你坐吧!等你幫我撤了火,泄了氣,我再坐。”
鄧小平坐在沙發上:“好!我就當你的滅火機和泄氣筒。”
王震:“你早在一九七八年二月就做出明確指示:新疆建設兵團曆史久,基礎好,經濟實力強,地處反霸鬥爭的前哨,恢複兵團的建製,可以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指揮係統,發揮戰略預備隊的作用,可是到現在呢?……”
鄧小平:“還沒有恢複生產建設兵團的建製。”
王震:“豈止是沒有恢複啊!他們打著包產到戶的旗子,把國營農場的土地、公有財產全都分了!更不像話的是,官大的多拿,官小的少拿,沒官沒職的又變成了‘貧下中農’!民族矛盾一起,這些沒官沒職的‘貧下中農’隻有往關內跑!”
鄧小平倒了一杯開水:“別上火,先喝口水,壓壓火氣,然後再接著說。”
王震:“我心的裏火大著呢,越喝火越大。”
鄧小平:“那就自己壓壓火再說。”
王震:“我們的一些領導同誌不懂屯墾戍邊的政策,也不知道黨的民族政策,開口一說,不計後果,四十年前跟著我進疆的老南泥灣,就灰溜溜地被趕出了新疆!”
鄧小平沉重地:“我知道了!”
鄧小平辦公室
胡耀邦:“這次大會討論之認真和熱烈,是前所未有的,真正做到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是,關於毛澤東同誌和毛澤東思想的評價問題,仍然是討論的熱點,爭論的焦點。”
胡喬木:“會上,還有個別的理論家攻擊毛澤東思想沒有體係,說毛澤東同誌的《實踐論》《矛盾論》是東拚西抄蘇聯三十年代的哲學著作。”
鄧小平:“索性把話說明了嘛,中國共產黨所高舉的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是東拚西湊的大雜燴!再推論下去,一個黨的指導思想是錯的,那這個黨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嘛?!”胡耀邦:“你的意見呢?”鄧小平:“對毛澤東同誌的評價,對毛澤東思想的闡述不是僅僅涉及毛澤東同誌個人的問題,這同我們黨、我們國家的整個曆史是分不開的。要看到這個全局。這不隻是個理論問題,尤其是個政治問題,是國際國內的很大的政治問題。如果不寫或寫不好這個部分,整個決議都不如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