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好口才需要氣場的幫襯(1)(1 / 3)

扣人心弦的氣場

說話是一個傳遞情感的過程,一個人說話水平高低,魅力如何,並不完全在於說話者本人能否準確、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他所表達的思想、信息能否為聽眾所接受從而達成共識。也就是說,說的藝術關鍵還在於如何撥動聽者的心弦。而當你擁有強大的、良好的氣場的時候,你說的話才會更好的被聽眾理解、達成共鳴。因此我們說好口才也需要好氣場。

我們總能看見某某總裁、某某名人在一些重要場合發表演說。這些人意氣風發、滔滔不絕講述著他們成功的經驗,或是表達著對某些人和事的不同見解。當這些衣著光鮮的人物站在台上侃侃而談的時候,哪怕相貌平平也會讓人覺得光彩四射,讓人為之傾倒。隻要他們一開口我們就能感受到不一樣的氣場,聽眾總是會不知不覺就被吸引到他們的氣場中,隨著這些演講者的思緒遊走。

宋朝時期,有一個舉人經過科舉,又參加候選,得了廣西某縣縣令的職位。他第一次去拜見上司,由於過度緊張不知道該說什麼話。沉默了一會兒,貿然問道:“大人尊姓?”他的上司知府大人一愣,勉強說了自己的姓。

縣令低頭想了很久說:“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所沒有。”

知府更加費解說:“我是旗人,您不知道嗎?”

縣令站起來,說:“大人在哪一旗?”

上司說:“正紅旗。”

這個新縣令又說:“正黃旗最好,大人怎麼不在正黃旗呢?”

知府勃然大怒,問:“貴縣令是哪一省的人?”

縣令說:“河北。”

上司說:“河南最好,你為什麼不在河南?”

縣令吃了一驚,這才發現知府滿臉怒氣,趕快走了出來。

第二天,上司令他回去,任學校教職。這個愣頭青的這番話給他的上司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一定會影響他將來的仕途。表現不好是因為他沒有仔細觀察和揣摩說話的對象是誰,沒能扣住對方的心理,所以說出的話就很“雷人”。

可見,說話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人生的得失與成敗,如果缺乏扣人心弦的氣場,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和尊重,事情就會事倍功半。現實中這樣的人不在少數,總是感覺到別人一開口說話就博得眾多掌聲,仿佛那人冥冥之中就存在某種磁場,話題總是能扣住聽眾的心理,受到大家的歡迎。而自己一開口卻很難吸引聽眾,瞬間氣場全無。那是因為還沒學會觀察,沒有體會到語言的魅力,通俗地說就是還沒學會怎麼說話能說到點子上,迎合大眾的口味,歸根到底是沒能對聽眾內心意圖洞若觀火。

說話的本領是在實踐中鍛煉出來的。美國前任總統林肯為了提高說話的氣場,徒步30英裏,到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看他們是怎樣論辯的,用什麼樣的詞彙能抓住人心,一邊傾聽一邊揣摩。他去聽那些雲遊八方的福音傳教士揮舞手臂、聲震長空的布道,因為這些傳教士就像會魔法一般吸引眾多教徒,氣場不凡。

在當今社會中,要想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擁有自己獨特的氣場,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學會察言觀色,而貿然發言往往錯誤百出。想要說話得體並不容易,剛開始學習時,稚嫩的舉動會讓你控製不了局麵,從而失去氣場。

一個人要做到說話扣人心弦,就要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對象來調整自己要說的話題,注意說話的語氣、說話的態度,要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說不同的話,找到自己擅長對方又感興趣的話題,增加自己的氣場,最後就一定會成為焦點。

有一次,有一位業務員小張去一家公司銷售軟件的時候,偶然看到這位公司老總的書架上放著許多汽車方麵的書。這名業務員剛好也是一位汽車迷,平時經常瀏覽一些汽車方麵的雜誌,所以在這方麵他有自信。他先把話題引到了汽車上,和這位老總聊了起來,結果兩個人聊得熱火朝天。小張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國內國外的各種品牌的汽車,從性能聊到保養,從外觀聊到配置,從售後聊到維修,老總聽得十分投入,完全被小張的氣場吸引,結果,聊得都忘記了時間。

直到中午的時候,這位老總才突然想起來,問這名業務員:“你銷售的那個產品怎麼樣?”這名業務員立即抓住機會給他做了介紹,推薦自己公司的軟件,講解這款軟件如何適合該公司。老總完全被小張的口才征服了,聽完之後連連點頭:“好的,沒問題,咱們就簽合同吧!”並對小張讚不絕口:“成功的銷售員就要有這樣的伶牙俐齒,這樣才能抓住客戶。”

現在社會各個方麵都需要溝通,需要交流,而人與人之間交流思想,溝通感情最直接、最方便的工具就是語言。

言語是我們的思想及情感的表達,是心底的聲音。表達可以說是一種藝術,也有各種訣竅,我們必須了解各種巧妙的方法,然後才能正確表達並達到自己的目的。會說話的人氣場就會很強,就會吸引他人的注意,成為矚目的焦點,因為他必定知道怎樣才能走進他人的心裏,讓自己的氣場打動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