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2 / 3)

馬羚和趙小姐的情況是趨向網絡成癮的表現,雖然還不是病態,但是正是對網絡強烈的依賴才讓她們總擔心漏掉信息。“對網絡過分依賴會導致網絡焦慮症和網絡強迫症。一會兒不上網,就擔心自己漏掉了信息,內心產生惶恐,這就是網絡焦慮。不能隨時在線就坐立不安,是焦慮,也是強迫症的表現。網絡焦慮或者網絡強迫,都還是一種外在表現,還不能算是心理疾病。”

下麵是不同時候的移情術:

當工作需要溝通時,不要再依賴網絡,可通過打電話、麵談等多種方式交流,不工作時,盡量不開電腦,找幾個好友旅遊或散心,將注意力轉移。

適當的飲酒能展示高雅和喜慶的風範,並且適當飲酒還能健身。但是一旦陷入嗜酒如命的酗酒成癮狀態則完全變了性質。指長期飲酒者對酒精產生了一種精神上和軀體上的依賴。隻要一日無酒,就會感到若有所失,甚至焦慮不安、精神疲憊,同時軀體方麵還會產生許多不適。因此對酒精濫用者和酒精依賴者必須進行治療和指導。

每天晚餐都來點新鮮水果,然後和家人一起去室外散散步、彈彈鋼琴、看看電視,總之要把與酒有關的心思轉移開,並且用另外一幹內容取代之。

調查研究發現,世界上84%的嗜煙者吸煙是因為心理問題。作為後天形成的一種不良嗜好,吸煙對自己、他人和環境都有較大危害。全世界每年因吸煙導致死亡的人數達250萬之多,可以說煙草是人類的殺手之一。

許多人吸煙往往同一定的生活、環境、情緒狀態聯係在一起,因此應設法避免這些因素的影響。例如。你在寫作或思考問題時喜歡一支接一支地抽煙,那麼就可放點瓜子糖果之類的點心來替代香煙。

不得不承認,戒除賭博是一件艱難的事情,如果一個人已嗜賭成性又要想戒除賭博,那他無異於向自己發動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賭博是一種習慣性的行為,如果想應付或克服賭博癖好,那就必須擁有堅定的意誌。就要避免出席任何賭博場合,可以培養其他可取代賭博的嗜好,比如釣魚、看書、打球等。定時運動(如慢跑)及學習鬆弛的技巧(如冥想或瑜伽),或進行休閑活動(如聽音樂、與朋友逛街),借此移情自己的愛好,控製精神壓力,舒緩緊張的情緒。

心情不好你會去做什麼?也許男士會說,一根接一根地吸煙,然後大口地喝酒,來個一醉方休;女士則會說,瘋狂購物或者是海吃一頓,把一切都消滅在食物裏。但是如果你的購物欲望超過你的經濟能力或是購物已經超出了適當性,且每次購物後都為自己的行為後悔,多次的反複,這樣你就是購物狂了。

心中空虛、壓抑、無聊時,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去做些較激烈的體育運動,而不是去逛街購物。

有位小夥子講述他一天不幸的遭遇:早晨起晚了,匆匆忙忙洗漱。洗漱完畢,一手拎包,一手拿衣服飛快下樓,誰想跑得太匆忙,不小心把腳扭了。他當時就想:每天下樓從來沒有扭過腳,今天一定不是什麼好日子,於是,一肚子怨氣走出家門。當看到一輛公共汽車已經緩緩進站了,趕緊跑了過去。誰想司機沒有看到他,把車門關了,汽車開走了。“看見人還關門,太欺負人了!你說這不是倒黴嗎?”他越想越生氣,氣得想回家不上班了,就在這時,又來了一輛車。這輛車很空,上車就有座位,但是他全然沒有感到幸運。“倒黴”的事還沒完,就在他要下車的時候,司機踩了一腳刹車,前麵一位女士沒扶住,女士的鞋跟一下子就踩到了小夥子的腳上。他忍無可忍,一陣疼痛點燃了滿腔的怒火,狠狠瞪了那位女士,毫不留情地大聲斥責她,盡管那位女士已經在不停地道歉。他帶著一肚子的怨氣到了單位,全沒了心情,見誰都煩。一天下來什麼事都幹不下去,結果臨下班又讓主管訓斥了一頓。

這位小夥子的一天慘了,沒有快樂,隻有鬱悶和憤怒。

這裏的鬱悶和憤怒就是我所指的“負麵能量”所引發的負麵情緒。

在人生的旅途上,負麵情緒是人們心靈上的慢性毒藥,常常是讓人們喪失理智,作出愚蠢、輕狂行為的引爆繩。當今,社會在快速的發展變革之中,給人們的心靈所帶來的不平衡感在加劇,我們的生活、工作當中的壓力空前增大,以及我們的情緒疏導機製又很欠缺,就常常導致了小部分朋友毀墮於負麵情緒的鬱悶、傷心、難過、失望,使本來清純的心靈,久久的處於一種痛苦的狀態。

對於這些“負麵能量”,必須通過某些方式及時消耗,及時地釋放,才能讓人擺脫壞心情。

當然,對付負麵情緒,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明白佛所說的“萬法由心生”,人生能否燦爛全在自己的思維狀態,思維狀態如何,決定了我們生活的質量和生活情趣。

快樂無處不在,關鍵要有一個快樂的心情。生活的滋味便是如此,看你怎麼想,如何看待。當然保持快樂的人並不是沒有煩惱,而是善於排除煩惱,化消極負思維為積極的正思維,盡可能保持快樂的心情。煩惱的人並不是命運不好、家庭不好,而是自己的心態不好,快樂的事到了他哪裏也會變成煩惱。因此,消耗“負麵能量”的十分有效的“中藥”是:

一是,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別人,學會用感恩的情懷去體驗生活,用光明的思維去直麵人生。當然,更重要的是,以一顆平常心去看待自己,尤其是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人生。

二是,麵對多變的世界,我們要學會適應環境,在其中尋找樂趣。如果你實在找不出快樂的話,就多注意空中飄著的白雲,花叢中飛翔的蝴蝶,樹枝上吱吱叫的鳥雀。你會發現,熱愛大自然同樣可獲得無窮樂趣。

像智者那樣生活,那樣去思考,你會發現在生活中快樂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你的周圍到處充滿鮮花的芬芳。

試舉以下幾種訓練方式:

1.寫寫日記

美國南公理堂大學的心理學博士詹姆斯進行了一項獨特的研究。他讓參加實驗者連續一星期寫日記,記下自我情緒受影響的重要事項。結果,這些人在寫過日記之後的兩個月內,去看醫生的次數減少了一半。顯然,他們免疫係統的功能增強了。這些人也說,他們把心事寫下來後,馬上覺得舒服多了。

在另一項研究中,詹姆斯博士發現,接受調查的人在講出了煩惱之後,他們的血壓就明顯地降低了。因此,他相信,常寫日記也有降低血壓之效。詹姆斯博士說:“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會成為我們一個抵抗疾病的軍火庫,因為寫日記可以把危險的壓力發泄掉,進而加強你的免疫係統,改善你的健康。”

如果你決定開始寫日記,應該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每天寫上20分鍾,忠實地寫出自己的心事。當你把煩惱寫在日記中之後,心情便會漸漸趨於平衡,壓力得以舒解,身心也就輕鬆了,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積鬱成疾。

2.發發牢騷

科學研究表明,適當發發牢騷和抱怨幾聲,能夠有效地保護人們免受抑鬱症、心髒病發作和身心失調的損害。

科學家指出,適當地發牢騷具有兩種積極的效果。首先,通過發牢騷,可使發牢騷者對自己的處境進行分析,從而使發牢騷成為找到解決辦法的第一步。其次,發牢騷能提高腎上腺素水平,有助於防止憂思。憂思是會導致抑鬱的。

因此,當你情緒低落時,完全可以發發牢騷。但必須注意遵守幾項規則。

首先,你必須找到一個能夠忍受並懂得如何對待牢騷的人。此外,你應該努力避免經常就同一個問題發牢騷。

3.聲聲籲歎

研究證明,長籲短歎實際是人們對情緒的一種十分有效的自我調整。

心理學家曾經為競賽前的運動員和迎考的考生分別檢查了血壓、心跳和呼吸,然後讓他們長籲短歎幾聲。結果發現,他們的血壓都有所下降,心跳和呼吸也均較前減緩和平穩,心理緊張狀態得到改善,有利於臨場發揮和取得良好的成績。

因此,當你在悲哀惆悵、心情憂鬱的時候,在工作、學習緊張疲勞的時候,在進行體育運動之前,在決定某項策略和決心進取之際,不妨長籲短歎一番,你定會感到胸寬神定、豁達舒暢、精神飽滿、輕鬆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