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當你遇到“空船”的時候,與其抱怨,不如改變。體驗去改變,不要逃避,生活,平凡才是真,知足常樂,這都是對的,但是,前提是你必須經曆過些什麼,一個遊曆過世界各地的人,跟一個隻在一個城市裏過一輩子的人,對於生活的體味肯定是不一樣的;一個做過在不同崗位上做過不同工作的人,跟一個一直穩定十年如一日做著同樣工作的人,工作的心思也是不一樣的;一個白發蒼蒼,經曆過無數滄桑的老人,與一個年輕人的生活觀,同樣是不一樣的,生活需要積累,人生需要經曆,生與死是一個括號,我們需要填充裏麵的內容,如何填充,看個人的了。
也許“重在參與”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懂,人們都不喜歡聽別人說教,但是一個提醒會使人從迷茫中醒悟,如果承認自己有做的不對的地方,為什麼要拒絕良藥呢?活在當下,活在不斷的充實自己的精神、鍛煉自己毅力、提高自己的能力的過程中
每一件事不去親自去做,自己是不會有真實感受的。如果你明知道不會有什麼結果,卻還要忍不住好奇心去嚐試,結果是讓你有了一次深刻的痛苦體驗。但是如果你不確定結果是好是壞,你就要敢於嚐試,要有膽量,有擔當,即使沒有成功,也不要總是埋怨自己,貶低自己。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自己的各式各樣的想法,隻是,因為種種原因,我們無法去實現,而更多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不敢去拋棄目前的生活狀態,這與中國人的習慣相關,中國人一直就缺少冒險精神。韓國曾經有本《成功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難》,轟動一時,激勵了一代人,讓許多人放棄掉一切去追逐自己的理想。我們從比爾 蓋茨、李嘉誠、戴爾等人的經曆也看到,很大部分著名成功人士都是輟學創業而成就一番事業。
在此,修羅並不是想鼓勵別人輟學,鼓勵別人辭職,鼓勵別人創業,但我想說的是,中國不是有句老話,有誌者事竟成嗎?歌裏不是也唱道“心若在,夢就在,大不了重頭再來”嗎?其實,當你一再抱怨現在的生活狀態的時候,證明你對現況是不滿意的,那麼,何不勇敢地走出那一步,去嚐試,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呢?為何要逃避?逃避不是辦法,逃避不是解決方案,權當自己已經輸得沒有資本得了,那麼,就不會再顧忌什麼,勇敢地去親身體驗了……
體驗,走出這一步,真的那麼難嗎?事實上,真的很難,特別是對中國人。我們都習慣了平凡的生活,學校的教育,父母的教誨,都是要我們以穩為主,不要冒險,我們都被告知,一切,都要打好基礎,一步一個腳印,不可妄想一步登天,不要老想著去改變什麼,要踏踏實實地走,踏踏實實地生活。我們也總會想著未來,想著要為未來的日子作好打算,深怕一失足成千足恨,家庭的壓力,未來什麼結婚生子的壓力,反正覺得一旦出錯,就會造成多大的罪孽一樣,所以,我們寧可夾著尾巴做事,寧願苦一點過日子,寧願這樣忙忙碌碌終身,也不敢去嚐試些什麼,一直在逃避現實,逃避生活,逃避對夢想的追逐。
我們,是對的,亦或是錯的?
有什麼輸不起的?每每在生活需要改變,人生出現轉折點的時候,我總會想起這句話。是的,我都輸得沒有資本了,我都被生活壓得體無完膚了,又還有什麼輸不起的?有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生活嗎?不就是工作嗎?不就是人生嗎?狗日的,有什麼輸不起的?就那麼一輩子,想那麼多幹嘛,誰離了誰生活還不是照樣,地球離了誰還不是照樣轉,操那麼多心做什麼?難不成,還無法生活了不成?還活不下去了不成?
品味生活,珍惜眼前的生活,誰都懂,如何品味,如何珍惜?都需要經曆,經曆不同,品味不同,珍惜的程度亦不同,好好地去嚐試你想要的生活,需要失敗了,你也無悔了,屆時,你對生活的態度,也會不一樣了,換句話說,至少,我們親身體驗過,不是嗎?
如果你是懦夫,那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如果你是勇士,那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怕了一輩子鬼的人,一輩子也沒見過鬼,恐懼的原因是自己嚇唬自己。世上沒有什麼事能真正讓人恐懼,恐懼隻不過是人心中的一種無形障礙罷了。不少人碰到棘手的問題時,習慣設想出許多莫須有的困難,這自然就產生了恐懼感。
生活中,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變得果敢,並習慣於這種果敢。因為它能將人從黑暗的泥沼中拉出來,幫助我們戰勝困難,開創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一般情況下,人們總是把安全視為某種自由的保證,也就是一種可以使人免於焦慮、危險和恐懼的自由。不過,你對於安全的理解也許與此截然不同,在你看來,所謂的安全也許就是是否能夠預知未來生活中將要發生什麼,因此你所希望知道的,就是自己未來是否能夠有足夠的收入,是否會有房子、車子、穩定的工作和忠誠的伴侶。
然而,這裏的安全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安全,因為所有物質上的財富,所有已經建立的關係,其實都有可能在你一覺醒來時發現它們已經煙消雲散,而真正的安全隻能來自於你的內心,它所考驗的是你是否能夠以一種平常心對待你的所得所失。從某種意義上講,你所能夠獲得的,而且可以永遠保持的,就是這種安全,隻有它可以幫助你度過你生活中的某些危機。
人生是一個過程,一場戲曲,自己是自己人生的導演。隻有參與到你生命中去盡量將生活演繹得更加精彩,更加真實,那麼你才會在生活中體驗到更多的東西,生命才更加具有質感,更加充實。
如何參與到真正的生活中,要把握以下的技巧:
1.人生當有偉大目標。
偉大目標產生偉大動力,收獲偉大成就。南非獨腿遊泳運動員納塔莉說得好:“人生的悲劇不在於沒有實現目標,而在於沒有目標。”並非人人都能實現原定的目標,但在向遠大目標的奮鬥中,人們才能挖掘潛力鍛煉能力,把自己的人生提升到應有的高度。
2.自古華山一條路。
達到遠大目標,自古而今也隻有一條路,就是“拚搏”。
“拚搏”是一種吃苦精神。沒有人不吃大苦而有大成就。
“拚搏”是一種“亮劍”精神。它是一種呼嘯進擊有我無敵的大無畏英雄氣概。麵對卒然臨之的人生苦難,麵對賽場上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對手,挺直脊梁(哪怕是受傷的脊梁),睜圓雙眼(哪怕是一雙盲眼),舞動三尺青鋒(哪怕是一支豁口的殘劍),衝上去與之決戰。
拚搏是“不拋棄不放棄”的堅韌精神。在長長的人生賽道上,如果“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則不能奪取最後的勝利。
3.一顆平常心,微笑看輸贏。
人生爭金奪銀,是為了在競爭中激發自己的潛力;看淡輸贏,則是拚搏之後上升到圓融和諧的境界。人生中有太多自己不能左右的局麵,隻要是自己努力拚搏過,也就了無遺憾。微笑看輸贏,不是開脫是超脫。
有句諺語:“一個小醜進城,勝過一打醫生。”它的意思是說,小醜帶給了大家歡笑,而好心情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勝過了醫生對你的幫助。
有位女士經常愁眉苦臉,一點小事就會引起不安、緊張。孩子的成績不好,她一整天憂心;先生幾句無心的話,會讓她黯然神傷。有一天,她有個重要會議,但是沮喪卻揮之不去。
她打電話問心理醫生:“我該怎麼做?我的心情沮喪,這種精神狀況怎麼參加重要會議?”
心理醫生告訴她:“把令你沮喪的事放下,洗把臉,把無精打采的愁容洗掉,修飾一下儀容以增強自信,想著自己就是得意快樂的人。注意,裝成充滿自信的樣子,你的心情會好起來。”
她照著去做,當天晚上打電話告訴醫生:“我成功地開完了這個會議,爭取到了新的計劃和工作。我沒想到強裝信心,信心真的會來;假裝好心情,壞心情自然消失。”
這就是“假裝快樂”。“假裝快樂”是一種快速調整情緒的好方法,可以使人們脫離不良情緒,盡情享受快樂。
在某公司任銷售經理的許小姐最近失戀了,她向公司請假,不準備參加公司安排的周末聯歡會,也推掉了大學同宿舍女友聚餐的邀請,“其實,我也想參加,隻是打不起精神來,不想動,也不想湊熱鬧。”許小姐說,“看到其他姐妹高高興興地過節,我怕自己心裏更難受,還不如一個人在家待著。”
陷在不良情緒中的人,希望感受節日的快樂,卻又力不從心,那麼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地調整情緒呢?
心理專家王梓恒說:“從醫學角度來說,悲傷的情緒會導致人體新陳代謝減緩,所以人在悲傷的時候往往精力衰退,興趣全無。”
據王梓恒介紹:“假裝快樂是一種快速調整情緒獲得快樂的方法,雖然治標不治本,但的確有效。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身體和心理是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整體。某種情緒會引發相應的肢體語言,比如憤怒時,我們會握緊拳頭,呼吸急促,快樂時我們會嘴角上揚,麵部肌肉放鬆。
然而,肢體語言的改變同樣也會導致情緒的變化,當無法調整內心情緒時,你可以調整肢體語言,帶動出你需要的情緒。比如你強迫自己做微笑的動作,你就會發現內心開始湧動起陣陣歡樂,所以假裝快樂,你就會真的快樂起來,這就是身心互動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