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自強,並不意味著要排斥他力的作用,而是應該“巧借他力”,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加倍增加。
英國大英圖書館,是世界上著名的圖書館,裏麵的藏書非常豐富。有一次,圖書館要搬家,也就是說從舊館要搬到新館去,結果一算,搬運費要幾百萬,根本就沒有這麼多錢。怎麼辦?有一個高人,向館長出了一個點子,結果隻花了幾千塊錢就解決了問題。
圖書館在報上登了一個廣告:從即日開始,每個市民可以免費從大英圖書館借10本書。結果,許多市民蜂擁而至,沒幾天,就把圖書館的書借光了。書借出去了,怎麼還呢?大家給我還到新館來。就這樣,圖書館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從這個案例裏麵,我們就可以領略到借的魅力。因此,一個借字,天地廣闊,大有文章可做。一點不假。這一故事給我們一種啟示:任何人,都不是孤立成長的,他也需要從他人那裏獲得營養。
換句話來說,他需要借用他人的力量,來提升自己。一個人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樣樣精通,這就意味著每個人都有自己不能完成之事。但是,天下什麼樣的人都有,你不能完成的事,總有人能夠完成。所以,如果你善於借他人之力,就是超人,沒有什麼是你不可能完成的,自可無敵於天下。
在專業分工越來越細的今天,幾乎沒有一件工作是不需要別人幫忙而獨立完成的。大多數人隻是在做著某個環節而已。比如,拿出版社來說,沒有好的選題,你的文字能力再強又有什麼用?反之,有了好的書稿,卻是錯誤滿篇,這樣的書即使能出版,質量上也很難過關。另如,一個公司要舉辦銷售活動,就需要企業的策劃部拿出活動方案。而進行活動時,又需要後勤部的大力配合,接待來賓和做好到場人員的宣傳工作。這些憑一人之力是辦不到的。
林肯還是一個年輕的律師時,因為要辦一個重要的案件,從小地方來到大城市芝加哥。但是,在這裏他受到了從所未有的冷遇。
那些有名的律師,都認為和他這樣一個外地來的後生律師在一起,會降低他們的身份。
他們把林肯視若無物,無論去什麼地方都不請他一同前往,甚至吃飯也不和他在一起。
可以想像到林肯此時心靈所受的震蕩。
此前,他認為自己才氣逼人,一直自我感覺很好,但這次芝加哥之行,盡管受到的這種輕視,對他有些不公平,但也讓他不得不對自己以前的盲目自大進行修正。
他說:“我到芝加哥後才知道自己所懂得的是多麼的淺薄,而我要學習的又是那麼的多。”於是他發奮努力,盡力讓自己的視野開闊,全麵提升自己的能力。
最終他成為了美國最有名的總統之一。如何刨造“善緣”能給你幫助的人,都是你的“善緣”。有的人走運,“善緣”會自動走到他的身邊。但絕大多數“善緣”,卻不會這樣,需要自己去創造。
假如沒有重視“善緣”的意識,那麼當“善緣”與你擦肩而過時,你也未必知曉。所以,要巧借“他力”,就必須對“善緣”特別重視。
1.珍惜和創造與“善緣”親近的機會。
我們先來看一個金朝的故事。
女真人本來沒有文字。後來,學者希尹等人為適應女真人建立金國的需要,參照漢字創製了女真文字。
為盡快推廣,金政府規定,各地都要推舉一些學女真文字成績優異的少年,送至京城進行進一步培養。
紇石烈良弼當時不足十歲,由於成績非常出色,被地方官推薦至京師深造。
在他和一起被推薦的十幾個學生共同趕赴京師的途中,正巧遇到已為丞相的希尹到那裏巡視。
紇石烈良弼滿懷尊敬地看著他,並對同學們說:
“坐在車上的人,就是女真文字的創始人,我們因為女真文字學得好,才被推薦至京師的。我們何不跟進郡城,設法見見他呢?”
在那一群少年中,他的年齡最小。一聽他提出這個建議,大家紛紛潑冷水:
“人家是丞相,我們隻是些未出茅廬的學生,想他見我們,你在做夢吧!”
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於是獨自一人尋訪到了丞相下榻的官邸求見。
希尹十分驚奇,於是立即傳令接見。
紇石烈良弼大大方方地上前向丞相問好,並說出為何自己要慕名相見的原因。
希尹非常高興,於是故意考問他:
“一般老百姓和地方官,見到當朝丞相,都唯恐避之不及,而你卻敢獨自一人來見我,這是為什麼?”
他回答說:
“人們把您當作威嚴的丞相看待,所以不敢隨便接觸您。我則是把您當作當世知名的大學者來看待的,所以不必有什麼顧忌。再說,我年齡還小,即使有所冒昧,料想您也是會原諒我的吧。”
希尹見他膽識過人,聰明伶俐,十分喜歡,就把他留在官邸,一連住了好幾天,並決定好好培養他。
紇石烈良弼也不負期望,後來在金世宗時當了20多年的丞相,他輔助金世宗開創了金王朝的新局麵,被譽為賢相。
所有成功者的背後,都有非凡的舉動;而所有非凡的舉動後麵,都有外力支撐。
紇石烈良弼能成為20年的賢明宰相,絕對不隻是運氣好,而是他善於創造自己的好運氣。
也就是:麵對機會,絕對當仁不讓!麵對善緣,絕不像其他同學那樣畏畏縮縮,而是勇猛前行。
在當代社會,我們要成功,更需要這種重視善緣、廣結善緣的精神。遺憾的是,當代有不少青年人,就像紇石烈良弼的同學那樣,麵對機會卻找種種的理由不斷退縮。
如果你是這樣的青年人,請你一定記住:當你拒絕善緣的時候,你就是在拒絕你的成功。當你像紇石烈良弼那樣珍惜善緣、把握善緣的時候,你就是在創造人生的“好運氣”!
2.以誠信之心待人。
有這樣一句話,“不管好人壞人,都喜歡好人。”而誠信正是成為一個好人非常重要的一項條件。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資源。當你以誠信之心待人,當你用友善之心對人,並且總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地方的感受和需要,你的真實雨誠懇一定會為你帶來信任和回報。
日本當代“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著名觀點來說:“不錯,人心是最善變的。但是,假如處理得好,世界上沒有比人心更堅固的聯係。”
是的,要影響一個人,關鍵在於影響他的心。當你用誠心待人的時候,別人也容易以誠心待你。所謂“真誠無敵”,講的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新加坡紙業大王黃福華更提出:誠信+愛=利潤。這已經是將誠信的作用提到現代經營中一個更重要的位置了。
生活變得有些累,身子變得有些倦懶,但是沒有人可以代替你生活,你的人生還是要自己走。
有人說,生活就象一團亂麻,總有千頭萬緒怎麼也理不清。有人說生活是五味的,酸、甜、苦、辣、鹹,一樣也不能少。有人說,生活要經曆的坎坷,挫折比西遊記的八十一難要多的多。還有人說,隻有上了些年紀的人才真正懂得生活的真諦,因為,時間和經曆。這一切說的都是對的。生活,就這樣被我們說的,想的這樣的複雜!
連欣賞落日都成為城市人的侈奢品,我們逐著的生活目標真的就能帶給隻需簡簡單單就能享受的快樂?
簡單即快樂,這似乎與現代人的追求有些格格不入,但這卻是自古及今一些智者的追求,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建立在獨立人格之上的理想主義者的精神境界。
有些人說生活累,一小半源於生存,一大半是由於熱衷攀比而來,總是幻想著別人擁有的自己也應當擁有,別人沒有的自己也想有,終日惶惶不安地迷失在自己製造的需求中。
隻有生活簡單一點才能享受到生活樂趣,如果我們把個人與環境調順融合,將自己放得跟一顆樹、一隻鳥一樣尋常,那麼你每一天都會有“在享受”的感覺。
活得簡單一點,是一種理智的生活態度,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是一種健康向上的心態。活得簡單一點,就是不為名擾、不為物憂,就是要做到心胸豁達、榮辱不驚。
快樂其實很簡單,讓生活簡單到每一個細節,那麼快樂也就無處不在。
記住,讓生活簡單,給自己快樂!
——讓外表簡單一點 內涵就會更豐富一點。
——讓需求簡單一點 心靈就會更豐富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