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理想與求知(1)(3 / 3)

後來由於父親病逝,輟學的李嘉誠來到茶樓打工,每天要工作15個小時以上,回到家後,他還要就著油燈苦讀到深夜。由於學習太用心,他經常會忘記時間,以至於想到要睡覺的時候,已到了上班的時間。他的同事們閑暇之餘聚在一起打麻將,李嘉誠卻捧著一本《辭海》在啃,時間長了,厚厚的一本《辭海》被翻得發了黑。後來他到舅父的中南公司做學徒,白天做工,晚上的時間全由自己掌握。這時,李嘉誠給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標——利用工餘時間自學完中學課程。盡管李嘉誠有十分強烈的求知欲望,但卻為沒有教材而發愁。因為他的工資微薄,既要維持家用,還要供養弟妹上學,根本沒有多餘的錢用來買教材,李嘉誠隻能買舊教材。

當李嘉誠回首這段往事時這樣說道:“先父去世時,我不到15歲,麵對嚴酷的現實,我不得不去工作,忍痛中止學業。那時我太想讀書了,可家裏是那樣的窮,我隻能買舊書自學。我的小智慧是環境逼出來的。我花一點點錢,就可買來半新的舊教材,學完了又賣給舊書店,再買新的舊教材。就這樣,我既學到了知識,又省了錢,一舉兩得。”每當談起這件事,李嘉誠都非常興奮,好像比賺了幾億港幣還要高興。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財富人生百事樂,總憑知識鑄輝煌。”古往今來,知識日益成為財富的代名詞。中國廣為流傳的《勸學》詩歌,無不折射出令世人奉若珍寶的財富之道。比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等等。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成功人士領悟到:“書籍是打造創富平台的奠基石,知識是瞭望財富世界的探照燈。”

4.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識

李嘉誠認為:“一個人隻有不斷地填充新知識,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不然你就會被那些擁有新知識的人所超越。”

少年時的李嘉誠,就顯示出與眾不同。隻是他的社會地位低下,不引人注意。他在茶樓打工時,常常利用短暫的空閑時間默讀英語單詞。他怕遭到茶客恥笑和老板訓斥,總是靠著牆角,迅速地掏出卡片溜一眼。他深知眼下吃飯比求知更重要,隻能給自己定下最低目標——不遺忘學過的單詞。

大凡成大器者,聰明是其一,重要的還是勤奮。他年少位卑,骨子裏卻有股不屈的傲氣,渴望出人頭地,像舅父,像茶樓遇到的大老板,幹一番大事業。

李嘉誠總是說:不會學習的人就不會成功,不會總結的人就難以戰勝失敗。創業、成功,要把握商業道德,要有勇氣和能力,通過不斷學習去克服過程中的艱辛。從清貧困苦的學徒少年到“塑膠花大王”,從地產的大亨到股市的大腕,從商界的超人到知識經濟的巨擘,從行業的至尊到現代高科技的急先鋒……李嘉誠一路走來,幾乎都能占得先機,發出時代的新聲,爭得巨大的財富。他一生勤奮學習,博覽群書,靠知識引導前行,敢於不斷嚐試新的未曾涉獵的領域,並屢有豐厚的收獲。他的每一次戰略抉擇,既能適應產業、行業趨勢的變遷,又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學者評價李嘉誠說:“他是躍進到現代化的永無止境的變動之中的人。”

曾經有記者問李嘉誠:“今天你擁有如此巨大的商業王國,靠的是什麼?”李嘉誠回答:“依靠知識。”有人問李嘉誠:“李先生,你成功靠的是什麼?”李嘉誠毫不猶豫地回答:“靠學習,不斷地學習。”是的,“不斷地學習”就是李嘉誠取得巨大成功的奧秘。

在六十多年的從商生涯中,李嘉誠一如既往地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欲望。他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看半個小時的書或雜誌,學習知識、了解行情、掌握信息。他說,讀書不僅是樂趣,而且令人啟迪心智,刺激思考。據他自己講,文、史、哲、科技、經濟方麵的書他都讀,但不讀小說。他不看娛樂新聞,認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他在回憶過去時這樣說過:“年輕時我表麵謙虛,其實內心很‘驕傲’。為什麼驕傲?因為我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著新的東西,每天都在進步,這樣離我的目標就不遠了,現在僅有一點學問是不行的,要多學知識,多學新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