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要看他的忠誠度和可靠程度、歸依企業的程度,希望能夠跟企業結合在一起的意向有多少,如果這三樣東西都是對的,我們企業會給他非常大的機會去發展。

出身寒門的李嘉誠通過半個世紀不懈的努力和奮鬥,從一個普通人成為商界名人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每當提起他的成功,李嘉誠總是坦然告知,良好的處世哲學和用人之道是他成功的前提。

用人要看他的忠誠度和可靠程度、歸依企業的程度,希望能夠跟企業結合在一起的意向有多少,如果這三樣東西都是對的,我們企業會給他非常大的機會去發展。所以現在我們在世界、在香港的管理人員幾乎可以說是大企業中流動程度最小的。現在有很多人,無論是外國人、中國人,在這個企業工作已經超過30多年了,他們都身負重任,90%以上在退休前的最後一天還會在我的企業裏,這對他當然是好,但是對我更好。這個歸向的心是最難得的。

其實管理好員工講起來也可以說非常簡單,如果對方是一個品德好的人,他能力可以做到的,盡量讓他有一個機會去發揮。我們中國人有一句話“人善治之”,事實上我是依靠西方管理的模式,不然也難發展到52個國家的規模,但是其中做人的道理,我自己是中國人,保留了我們中國好的文化,這個人情味永遠都是存在的。另外,其實我常常講的,知識改變命運,這是從我自己的經驗得來的。知識不是你從大學那邊拿的,現在世界每天都在變,變得非常快,各位同學(要)爭取拿到最新的知識,我每天也都在爭齲

根據我的個人經驗,做生意決定一件大事業的時候,你一定要看看你的業務在今天在未來的前景怎麼樣,競爭對手怎麼樣。然後決定到了做的時候,每天做的事一定要微觀,就是非常仔細地看看你做的事有什麼問題,世界有什麼變化。人家接近一點點,邁進一點點,那在360度之間你可能就要微調一兩度,這就是微觀的。“價廉物美物超所值”,就是說你做什麼事都希望你的東西是最好的、超值的,但是你的成本是非常低的,這樣的話你就會成功。

儒家精神最簡單地來講就是“過猶不及”,這是孔子講的。還有老子講的“知止不敗”,這兩個哲學是非常有用的。“過猶不及”,你過度地擴張,容易出毛病;你過度地保守就不容易跟人家競爭。任何企業,任何一個行業,過度擴張是不好的,所以什麼時候應該止,什麼時候應該擴張,就是我剛剛講的“四兩撥千斤”。假如從頭建立一個大企業,今天可能都不夠時間講,這就是“支點”,不是“四兩撥千斤”。而怎麼樣從小型企業到中型企業,怎麼樣從中型企業再擴大一點,擴大50%而不影響你的資金,這是一個學問,在座的教授都會和你講清楚的。

好像我今天講的“企業明星”,如果有真才實料當然對企業是好的,他有真才實料又有魅力這一點對公司是不錯,但是如果過分宣傳的話……要看看你是什麼事業。假如你今天是做可口可樂,你也有團隊,你用特別有名的“事業明星”來發起事業當然可以。但是如果一個並沒有真才實料的,整天都在外麵跑跑,自己連自己的Homework都沒有做好的話,這是最危險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