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牌美學(1 / 1)

“全聚德”烤鴨經曆過三次接受美學,“銅牌兒階段”是當中的第二次。

我小時隨大人去吃烤鴨,發現生鴨坯的腳脖子上係有一個銅牌兒。夥計最初用一個托盤把它端給顧客看,請顧客認清牌子上的阿拉伯數字。等烤得又重新端出來,讓顧客重新認一下銅牌上油汪汪的那個數字,然後才開始“片”。這一過程是為了使顧客放心,堅信自始至終是同一隻鴨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原來當初是夥計把大、中、小三種型號的生鴨坯,當麵拿給顧客挑選,隨後送到廚房去烤。但發生過廚房背地抽換鴨子的事兒——以中換大或以小換中,於是才“逼”出來這銅牌兒。

時至今日,全聚德又想出新辦法——點鴨坯。夥計先把生鴨坯端到顧客麵前,請你用毛筆在鴨頭上點那麼一筆,或者寫一個“福”、“壽”之類的吉祥字。然後端進廚房去烤,烤得了再端到顧客麵前,你認定那上邊的記號或者字跡“沒有問題”,然後就可以放心品嚐。全聚德最初為這種上等鴨坯定價一百三十元。是海外華人高了興,建議“一百六十八元——一路發”吧,於是就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於是,這才成為全聚德接受美學第三階段上的一樁軼聞。

順便說一句,點鴨坯時毛筆蘸的不是墨汁,而是一種類似糖稀的可吃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