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不僅容貌傾國傾城,舞蹈也是數一數二,吳王夫差首先為西施的美貌所傾倒,之後便沉醉於她的舞蹈之中。夫差還命人將禦花園的一條長廊的地下挖空,然後將大缸放進去,這就好比是現代的共鳴箱了,之後再將地麵上鋪好漂亮的木板。夫差最喜歡的是西施身著裙邊綴滿小鈴鐺的衣裙,然後踏上木屐,在木板上翩翩起舞。木屐與地板相碰撞,腳下發出有節奏的“叮叮塔塔”的回聲,而裙邊的小鈴鐺也好似附和著響起“叮叮當當”的清脆悅耳聲音,可說是視覺和聽覺的多重享受,吳王簡直是沉醉其中難以自拔。吳王把西施跳的舞蹈稱為“響屐舞”,還將長廊命名為“響屐廊”。
很快這個美人計就有成效了,吳王再也不想去過問政事了。不僅如此,由於吳國要大興土木工程,加重了賦稅徭役,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吳王每建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就有數萬名壯丁充當勞役。吳國百姓都去為他建造房屋,田地不僅無人耕種,百姓更是失去了自己的家園,不由得怨聲連天。西施令吳王向昏君轉變,但這樣還是不夠的。
吳王身邊那些賢臣忠臣也要除掉,雖然敢於對吳王這樣直言進諫的大臣已經是寥寥無幾了,但大夫伍子胥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一直主張對越國采取強硬措施。伍子胥出身於楚國,因為遭楚王迫害才逃到吳國,被吳王闔閭重用。為了向吳王報恩,更為了向楚王複仇,伍子胥一直全力輔佐闔閭、夫差父子,幫他們出謀劃策,在他的兢兢業業下,吳國國勢蒸蒸日上。伍子胥相當有洞察力,早看出越王勾踐的心思,西施到來之後發生的一切更是證實了他的判斷。雖然吳王暫時聽不進忠告,但伍子胥堅信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有機會就要借題發揮,說越國的壞話,屢諫屢敗,屢敗屢諫。此時西施也並未明顯站在伍子胥的對立麵上,也跟著一起“勸”吳王。當然,她是別有一番用意了,因為此時自己初來乍到,還沒有摸清各方麵情況。如果吳王放縱過頭,引起朝廷上下的警惕,直接暴露出了自己來這裏的目的,之後的計劃就難以實施了。於是她也時常提醒吳王,不要沉迷於女色,一國之君應該以政事為上。
吳越戰爭圖
同時西施也意識到隻要伍子胥還在,滅吳大計始終難以實現。伍子胥是吳國兩朝重臣,吳國之所以稱霸於諸侯,伍子胥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樣一位國家棟梁之才,自然是必須除掉的。而且伍子胥功高如此,說話極有分量,他現在就經常與越國作對,日後必將壞了大事。吳王雖然現在沒有聽伍子胥的勸告,但伍子胥的用意他是明白的。所以西施對於吳王的影響要潛移默化,讓自己不至於被伍子胥識破,同時還要著手策劃離間吳王與伍子胥。
好在此時吳國的太宰伯嚭已經被越國收買,西施也有了接應,他一直在吳王麵前說越國的好話。西施就與伯嚭配合,兩人對抗一人,增加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