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死後,吳王在朝上重用伯嚭,在後宮寵愛西施,整個朝廷充滿糜爛的氣息。吳國的政治更加腐敗昏暗,曾經的大國正踏上了滅亡之路。
公元前482年,吳王帶上全部的精兵北上,與各諸侯在衛國黃池爭奪中原霸主的地位,隻把太子友以及老弱殘兵留在國中。勾踐認準了這個機會,便率兵出擊趁虛而入,一舉攻占了吳國都城,擒拿了吳太子友。
而西施也在這場大戰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場戰役中,有一條著名的水道“越來溪”,這條水道的開鑿本來是早年吳王為西施建養魚池所用,而此時越國水師從太湖出發,通過“越來溪”很快就抵達了吳都。雖然這條水道全由吳王開鑿,卻最終沒有因為吳王而得名,反而被稱作是“越來溪”,足見西施的不朽功績。
吳王聽說都城淪陷,就派人向越國求和,勾踐暫時應允。公元前478年,勾踐再次出兵攻打吳國,而當時吳軍的主要力量已經消耗了大多半,與之相比,越國則因為養精蓄銳多年而兵力強盛。兩者交鋒,吳軍很快瓦解,都城被包圍了三年之久。
公元前473年,吳國已經走上了窮途陌路,多次派使臣向越國求和,被勾踐拒絕。吳王想起伍子胥的曾經的警告,悔恨不已,最後自殺。之後,越國吞並了吳國,成就了一代霸業。
吳國滅亡之後,西施從此下落不明。對於這位美人,或許是因為人們的美好願望,便流傳這樣一種說法,說範蠡最初見到西施的時候就對她傾心不已,隻是大局為重,沒有將西施據為己有。吳國滅亡,大仇已報,範蠡退隱經商,便將西施也一同帶走,從此才子佳人共度餘生,好不逍遙。
西施就這麼消失在曆史之中,但她的故事世代流傳。無論是她的美貌聰慧,還是她為國家所作出的一切,都成了一段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