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盟軍協同作戰的勝利進軍中,在被侵略國家人民反法西斯鬥爭的浪濤中,法西斯軸心即將分崩離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曙光就在眼前,如何對戰後國際秩序進行安排的問題提上議事日程。
在羅斯福的頭腦中,早已設計好了世界秩序的藍圖。他分析了一下形勢:德、意、日法西斯即將失敗;英、法力量被嚴重削弱,昔日輝煌的英法兩國在戰後已無力承擔世界責任;中國非常虛弱,短時期內無法充當大國。隻有美國和蘇聯是真正有實力的大國,而蘇聯在戰爭中元氣也大傷,需要一個恢複的過程,看來隻有美國由於在戰爭中本土未遭遇戰事,並且由於在戰爭中大發橫財,積聚了雄厚的資金,戰後,美國不可避免地要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為了確保美國在戰後世界的領導地位,防止國內孤立主義抬頭和國際上的法西斯主義沉渣泛起,羅斯福認為必須建立一個國際組織,即聯合國。為了自己的夢想得以實現,他冒著生命危險參加第四次總統競選,他的冒險取得了成功,他在美國曆史上破天荒地第四次連任美國總統。1945年2月,他全然不顧身體的極度虛弱,毅然飛往克裏米亞半島的雅爾塔舉行蘇、美、英三國首腦會議。在會後發表的《克裏米亞宣言》中,明確聲明了建立維持戰後世界和平的機構,即聯合國。
羅斯福想通過聯合國來主導世界的政策,是基於他對現實的冷靜分析,他看到在反法西斯的鬥爭中,民主力量不斷壯大,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不同的社會製度之間的和平共處已成為現實。同時,他對大國是世界的主導者的信條堅信不已,因此希望建立聯合國,由美國做世界的老大,主宰聯合國,成為其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工具。但夢想歸夢想,它離現實畢竟還有一定的距離。聯合國建立後,並沒有完全為美國所主宰,冷戰的殘酷現實擊碎了他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