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一段時間摸索,唐亮工作得心應手了,他給自己定了3條原則:一是以身作則,二是尊重別人,三是以理服人。幾個排長在他的反複教育下,都不再打人了,連長打人的次數也少多了。

緊接著,唐亮又抓緊在連隊中傳達和貫徹古田會議決議,廣大指戰員的政治覺悟提高了,反對打人、廢除肉刑的空氣逐漸高漲。唐亮在連裏開會時公開承諾,首先連長、政委決不打人,同時又對那些愛打人的幹部進行了許多說服工作,充分發揮了黨支部和士兵委員會的作用,團結了連裏的積極分子,教育大家自覺地遵守紀律,這樣也給那些愛打人的幹部減少了打人的借口。兩個月後,全連就完全消滅了打人現象,這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成績。

由於唐亮卓有成效的工作,紅2師6團1連全體官兵關係更加融洽,逃亡現象隨之減少,在完成戰鬥、擴軍、籌款、做群眾工作等任務中,成績都較顯著,受到了上級表揚。連隊建設越搞越好,真正成了貫徹古田會議決議的模範連隊,唐亮也受到了師黨委的表揚,成了人們公認的模範連政委。

店亮在連裏給戰士講課,也能滔滔不絕一番,可到上麵開會,總是一聲不吭地坐在一邊,邊聽邊記卻很少發言。有一次,彭雪楓故意將了他一軍:“唐亮同誌在l連搞得不錯,下次開會由他作中心發言。”

散會後,唐亮趕快找彭雪楓說:“我的那些東西沒什麼好說的,這裏有這麼多老領導、老同誌,還是讓他們講吧!”

彭雪楓說:“你還當一輩子連政委呀!”

彭雪楓一錘定音,看來不講是不行了。唐亮想,說就說,反正怎麼幹的就怎麼說,幹多少說多少,好的壞的一起說,成績問題一齊擺。臨去開會前,他喝了一大缸涼水鎮定情緒,一講開了反倒不緊張了,結果大家反映很好。散會後,彭雪楓把唐亮叫住,笑吟吟地說:“看來人要多鍛煉才行,組織上給機會固然好,組織上照顧不到,自己也要想方設法鍛煉自己,這樣才能不斷提高。”

這番話,唐亮深深地銘刻在心。多年以後唐亮還動情地談到:“彭雪楓楓同誌教會我不少東西,他是我做政治工作的啟蒙老師,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四 刻骨銘心的險情

第3次反“圍剿”,紅軍以少勝多,回師千裏,5戰5勝,在兩個月中,殲敵3萬餘人,大獲全勝。但在這次反“圍剿”過程中,唐亮也有過一次銘心刻骨的教訓,發少過一次幸而未成事實的“險情”。

紅3軍團到達興國集中後,敵軍已從四麵八方逼近,整個根據地隻剩下高興圩及附近幾十裏大小的範圍了。部隊正在向富田開進,晚上宿營後,團裏送來通知,命令1連為前衛連,於明晨一早出發。

命令送來時,天已很晚了,連長正好到班裏去了。擔任連政委的唐亮拿著命令仔細地看了兩遍,心想應該馬上告訴連長,並通知司務長讓炊事班提前做早飯。哪知想著想著,眼前模糊起來,由於極度疲勞,不知不沉地睡著了。

唐亮一覺起來,天已大亮了,低頭一看,命令還在自己手裏,正到了命令規定的出發時間。

唐亮隻覺得從頭到腳一陣冰涼,趕快叫醒全連官兵,連長也慌了,耽誤戰機那還了得?也不吃飯了,拉起部隊就走。

正在這時,團裏又送來命令,說情況有變化,立即向後轉,1連由原來的前衛改為全團的後衛。唐亮和連長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等部隊從從容容地吃完早飯,出發時間還沒到呢。後來才知道,敵陳誠、羅卓英挺進縱隊的兩個師已經開進富田,紅軍不得不改變作戰計劃。

這件事讓唐亮著實感到後怕,深深地為自己的疏忽而自責。他想報告上級,但連長堅決不同意,說既然未造成後果,說了反而不好,要接受教訓,把精力放在打好下一仗上。唐亮把這個教訓深深地銘記著,在以後的工作生涯中,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的險情。他後來常說:“從來不犯錯誤的人是沒有的,但老是重複犯一種錯誤的人是沒有作為的。隻有不斷從教訓中汲取營養來充實自己的人,才能為革命負起更大的責任。”

五 打出“唐司令”的威風

1932年1月紅軍攻打贛州前夕,唐亮調任紅2師直屬政治處主任。這天,師長向唐亮交待任務說:“眼看就要過年了,部隊又要準備打贛州,全師除了糧食以外,連一點年貨都沒有,師裏決定要你帶一個加強連,再配屬幾個偵察員,組成一個小分隊,配屬兩挺機關槍和一門迫擊炮,到白區去打土豪,辦年貨。”師長還特地囑咐,要求部隊對外稱唐亮為“司令”。

聽完師長的部署,唐亮這個“司令官”響亮地回答:“保證完成任務”。唐亮這次有了一個名不副實的“司令”頭銜,雖然沒有正式任命,卻是唐亮一生戎馬生涯中唯一擔任過的軍事幹部職務。

正值數九寒冬,接受任務後,唐克立即帶著小分隊,冒著刺骨的寒風,翻山越嶺,日夜兼程來到江西省的安源附近。

這裏地處蘇區與白區交界,可進可退,地理位置很好。但是此地每個大點的村莊都有寨子,每個寨子四周都有高高的寨牆,寨牆外麵有深深的水溝,都是一副森嚴壁壘的樣子,因為靠近蘇區,土豪們都有武裝。

唐亮召集幹部們商量說,周圍沒有國民黨的正規部隊,土豪們又各自龜縮在自己的寨子裏,便於我們各個擊破。我們要先選一個對四周寨子有點影響又比較反動的土豪打,打下一個,可以驚動一片,叫做“殺雞給猴看”。大家一聽,都說這個主意好。

淩晨,天剛麻麻亮,唐亮帶著小分隊神不知鬼不覺地將一個寨子圍上了。正當要向寨子發起進攻時,被放哨的士兵發現了,寨子裏頓時亂了起來,象炸了窩一樣。

“向寨子裏喊話!”唐亮對指導員說。

“寨子裏的聽話了,我們是中國工農紅軍,你們打開寨門讓我們進去,我們要籌點款過年,保證不傷害你們;如果不讓我們進去,我們就不客氣啦!”

喊了幾遍,土豪們不但不開門,反而端著槍站在寨牆上大罵。

唐亮站在一個高高的小山包上向寨子裏喊:“你們如果再不開門,我們就要開始進攻了!”

土豪們仗著高牆深溝和十幾條槍,就是不開門。

“打吧!”連長著急地說。

“先等一下。”唐亮站在高處仔細地觀察了一下周圍的地形,然後將迫擊炮手叫來,說:“看見寨子中間那幢最高最大的房子了吧?你就朝那個房子打一炮,瞄準了打!”

一會兒,隻聽“轟”的一聲,那幢房子門前一片煙塵騰起,幾乎與此同時,小分隊的兩挺輕機槍象兩條火龍似的向寨子裏噴射著彈雨。寨子裏亂了營,土豪們嚇壞了,連忙打開寨門,由大土豪領頭,十幾個人列隊兩旁,告饒乞降。

唐亮命令戰土繳了他們的武器,然後對他們喝道:“你們聽見本司令的喊話,為何還要頑抗?”

“我等罪該萬死,罪該萬死……”眾土豪一拜二搖,連聲求饒:“還望司令高抬貴手,高抬貴手……”

進了寨子,土豪們辦了幾桌豐盛的酒席,說要為“司令”接風。

唐亮命令他們準備款子,還有豬、雞、鴨等,盡快搞好。

第1次出擊的勝利,對周圍的土豪劣紳震動很大,他們紛紛派出代表找“唐司令”接頭,要紅軍高抬貴手,不要打他們。有的寨子裏地主武裝還抱有繞幸心理,但當小分隊把架勢一擺,就開寨投降了。

當夜,月色如洗,萬籟俱寂,唐亮率領小分隊踏上了歸途。在短短9天時間裏,小分隊沒有傷亡一個人,搞到了幾十擔年貨,夠全師痛痛快快地過一個肥年了,大家都誇“唐司令”指揮的好。

六 戰場上喜結良緣

年屆而立之年的唐亮,任八路軍115師344旅政治部副主任,旅長和政委分別是楊得誌、黃克誠,盧紹武任參謀長。看著英姿勃發的政治部副主任,幾位旅首長都很關心唐亮的終身大事。參謀長盧紹武見唐亮很喜歡孩子,就跟他開玩笑:“老唐啊,你快找個老婆生個孩子吧!”楊得誌旅長更是熱情,總想當個月下老人。

“這種事嘛,以後再說吧。”遇上他們開玩笑,唐亮總是這樣搪塞一下。

一天,唐亮隨楊得誌、盧紹武等旅首長到一個地方開重要會議,策馬路過徐家聶村。走進村子,一座磚牆瓦頂的大院十分顯眼。唐亮向一個老鄉打聽,才知道這是一個地主家,冀魯豫邊區婦女救國總會在這裏辦訓練班。楊得誌正準備進去討點水喝,一個20歲出頭穿著一身米黃色粗布衣褲的瘦小清秀的姑娘迎麵走了出來,臉上露出歡快的笑容。

楊得誌一見她就叫道:“小張,趕快弄點水給我們吧,我們都快渴死了!”

那姑娘應聲跑去,不一會兒,她帶著幾個姑娘媳婦,端來了一大瓦盆涼開水和十幾隻大海碗。不多不少,一人一隻碗。唐亮心裏暗想,這姑娘可以當偵察員了,隻掃了我們一眼就知道有多少人。

臨別時,楊得誌特意將那個瘦小清秀的姑娘和幾個地方上的同誌給唐亮介紹了一遍,唐亮這才知道,原來那個姑娘就是邊區婦女救國總會婦女生活改善部部長張銳。楊得誌用胳膊肘捅了唐亮一下,指著張銳說:“那個女同誌就是我以前給你提過的小張嘛,你看她怎麼樣?要趁熱打鐵!”

“楊司令,這件事得讓我慎重考慮考慮。”

“還考慮什麼?談戀愛和打仗一樣,要抓住戰機,你不進攻抓俘虜,俘虜就給人家捉走了。”

不管唐亮怎麼說,月老和紅娘們卻四麵出擊了。楊得誌的夫人自告奮勇,到徐家聶村找正在辦訓練班的張銳談。

唐亮和張銳對婚姻大事都不積極。可是戰友們卻十分熱心,硬是把張銳請到部隊,非要唐亮和她談談不可。

愛情是心靈的碰撞,兩顆熾熱的年輕的心,一旦接觸就將迸出愛的火花,燃起永不熄滅的愛火。唐亮和張銳相愛了。沒多久,唐亮奉命到太行山開會。張銳患病剛愈,破撐著前來送行。在唐亮的宿舍裏,兩顆初戀的心依依不舍。

唐亮沉思了一會幾,似乎有點難以啟齒地憋出一句話:“今晚我們先訂婚吧。”

“好!”張銳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了。

這天晚飯,唐亮招呼炊事員做了幾個菜,把政治部的首長們都請來作陪,大家有說有笑,吃了一頓定婚宴。幾個月之後,他們在當地一個小村莊正式結婚了。沒有豪華的酒宴,甚至連象樣的鋪蓋都沒有,熱情的房東老大娘送來了半籃花生和紅棗,算是這樁喜事的唯一點綴。新婚夫妻僅在一起生活了3天,就分開了。從此以後,時分時合,時聚時散,但不論到哪裏,倆顆相愛的心都緊緊地連在一起。

七 虛心向羅帥請教

平型關大捷後,唐亮調任八路軍115師教導大隊政委,擔負起培訓部隊幹部和骨幹的任務。第115師奉命挺進山東,當部隊行至太行山區的高平、長治一帶時,師政訓處主任羅榮桓派人叫唐亮去談話。時值隆冬時節,唐亮頂風跑到師部,羅榮桓已在等他了。

唐亮和羅榮桓過去雖然都在紅1方麵軍工作,以後同在115師,由於職務懸珠,兩人接觸不多,但羅榮桓平易近人的作風、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和豐富的部隊政治工作經驗,唐亮是早有耳聞的。這次談話之後,唐亮調任344旅政治部副主任,直接在羅榮桓的領導下從事政治工作。

時間不長,唐亮調湖(微山湖)西區任115師教導4旅政委,同時兼任湖西軍區政委和中共湖西地委書記。由於工作過分勞累和環境的艱苦,唐亮的身體越來越差,得了嚴重的腸胃病,吃什麼東西都不消化,開始還能硬撐著工作,後來實在不行了,終於臥床不起,不得不入院治療。恰巧,在唐亮病房不遠的地方,住著羅榮桓。唐亮認為這是向羅榮桓請教的極好機會,因此,他把這位老首長、老上級當作良師益友,虛心向他求教軍隊政治工作經驗。羅榮桓茶餘飯後,經常向唐亮講述軍隊政治工作的方針、原則、方法,細致地介紹了他幾十年來的政治工作的經驗,並和唐克一起探討了當時政治工作中的許多問題,使唐亮受益匪淺。

唐亮以前與他雖然接觸不多,但羅榮桓謙虛謹慎,堅持原則,忠厚正派,愛護部屬的優良品質,在115師上下是有口皆碑的。每天趁散步的機會,唐亮就和羅榮桓湊到一起,開始時唐亮有些拘束,後來時間一長,就自然起來了。常常是一邊走,一邊向他請教。羅榮桓的談話風趣幽默,深入淺出。在唐亮的記憶中,羅榮桓曾動情地說,作為部隊政治工作,對幹部的選擇非常重要,不僅要選那些責任心強、勤勤懇懇工作的,而且必須挑選那些熱愛政治工作,能從工作中體現黨的原則的幹部。政治工作幹部,要做到平時以身作則,戰時身先土卒,要比別人多做事,少享受;要有涵養性,不計較枝節問題,把主要精力放在掌握大的原則上;要謹言慎行,不要興之所至就不分場合信口開河,人家傳小道消息你也傳,人家罵爹你罵娘。特別是處理一個幹部,一定要把事實搞準確,如果搞錯了,冤枉了人,別人一輩子都會背包袱,一輩子都會對組織有意見,群眾也會對黨失去信任,至少會說你這個領導當得不怎麼樣,上級瞎了眼會用你這個人。對確實犯有錯誤的幹部,要有耐心要等待他覺悟,不要企望他今天犯了結誤,明天一大早就會完全改正過來。

羅榮桓還告誡唐亮,千萬不能把政治機關辦成衙門式的,叫人家一看就害怕。羅榮桓說,他年輕時曾到北京求學,身上沒有錢就想去找一個當議員的衡山同鄉借點,哪知他的門房見羅榮桓是個窮學生,理都不理就把大門關上了,真是“侯門深似海“呀。可是政治機關不是”侯門”,而是革命之門,要把政治機關建設成為使廣大幹部感到溫暖如春的幹部之家。政治機關找下麵幹部談話,要讓人家感到如沐春風,而不是如坐針氈。要讓廣大幹部從心裏把政治機關的同誌當作知心朋友,沒有戒備心理,敢向你說真話,講心裏話。你不擺架子,又切實為他解決問題,他就會以誠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