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是遼河的舊稱,如今這個稱呼已經很少有人使用。巨流河一戰可以說是奉係軍閥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郭鬆齡兵敗,奉軍中唯一的驍將被殺,張作霖的嫡係第三軍也遭受重創。更為關鍵的是,自此以後士官係完全掌握了奉天的軍事主導權,而大學係遭到彈壓,很多將領被迫離開奉天,使奉軍中真正能夠帶兵打仗的將領更為稀少,人才大量流失。郭鬆齡對於奉係的價值,一在於他善戰,二在於他還精於練兵。待郭鬆齡一死,剩下的奉軍將領中稍微能打一點的隻剩一個言過其實的“狗肉將軍”張宗昌。
(一)
郭鬆齡坐車去灤州整頓兵馬的時候,張學良仍然在北上途中。在到達關外前所車站以後,張學良命令山海關附近的第十九團團長張廷樞即刻布防,但是等他驅車到連山車站時,情況已經逐漸變得混亂。張學良於是直奔葫蘆島,在那裏登上了軍艦“鎮海號”,此時在軍艦上已經能夠看到一列列經過秦皇島鐵橋往東開去的軍列。正是在軍艦上,張學良看到了由饒漢祥代筆、郭鬆齡署名的反奉通電,當時海軍有用艦炮攻擊郭鬆齡部軍車的打算,但是被張學良製止,張學良說“都是我的部下”。
發出通電之後,郭鬆齡便趕往灤州,在城外的火柴公司樓上召集所部將領開會,宣布反奉。郭鬆齡在正式宣布反奉之後,將所部改編為四個軍:以劉振東出任第一軍軍長,下轄步兵第六旅、第二十七旅、第三十七旅,炮兵第三團,工兵第二營;以劉偉出任第二軍軍長,下轄步兵第二旅、第十九旅、第三十四旅,炮兵第四團,工兵第三營;以範浦江出任第三軍軍長,下轄步兵第十二旅、第三十三旅、第十四旅、補充團,炮兵第五團,工兵第四營;以霽雲出任第四軍軍長,下轄步兵第四旅、第五旅、第十六旅、騎兵團,炮兵團,工兵第五營。並以鄒作華出任參謀長,魏益三出任先遣軍司令,彭振國出任車站警備司令。郭鬆齡整編的四個軍最初並沒有番號,是在到山海關以後才宣稱是東北國民軍的。
在軍事會議結束之後,郭鬆齡便派魏益三率領兩個團的人馬乘火車偷偷出關,奇襲奉天,最好能夠在當天午夜就衝入奉天,抓住張作霖。魏益三等人順利抵達山海關,隨後魏益三便派裝甲車載著工兵沿路破壞電話線,然後坐等山海關附近的另一團人馬。但是讓魏益三始料未及的是,在山海關的另一團人馬已經遭到了張作相的攻擊,損失慘重。原來,張作相得到密報說灤州已經發生兵變,便及時加強了對山海關附近的排查,正好碰上魏益三先遣隊的另一個團。
另一邊廂,張作霖已經拿到郭鬆齡倒戈的通電,這讓他非常生氣。據說,張作霖在拿到郭鬆齡的通電以後,一度非常憤懣,抽一會兒大煙,便在屋子裏罵小六子混蛋。小六子是張學良的乳名,郭鬆齡當初是張學良推薦給張作霖的。在最初幾日,張作霖都不吃不睡,坐臥不寧,精神幾乎崩潰。這是張作霖執掌東北以來從未有過的情況,因為他知道郭鬆齡所率領的第三軍是他的嫡係部隊,他壓箱底的產業都在“郭鬼子”手裏了,而郭鬆齡在奉軍中素以“善戰”聞名,配上這支精銳之師,未來的局勢就變得異常複雜。
24日,張學良終於從秦皇島回到奉天,張作霖一見到張學良,二話不說就把張學良先大罵一通。隨即命令張學良即刻趕往前線,竭盡所能與郭鬆齡取得聯係,勸他息兵。當時最難做的人其實就是張學良,因為郭鬆齡的通電中,是讓張作霖下台、張學良繼任,這真是讓張學良有苦說不出。但當時奉天幾無可調之兵,張學良便帶著參謀鮑文樾、好友英國人埃爾頓、日本顧問儀峨誠也少佐以及他的“四大保鏢”薑化南等人趕赴前線。
就在張學良趕去見郭鬆齡的時候,另一位奉軍將領薑登選乘專車回奉天,路過灤州。郭鬆齡聞訊以後,便派人攔截薑登選所坐的火車,將薑登選“請”下車,安置到火柴公司樓下的一個樓梯間。薑登選心說大事不好,夜不能寐寫了封信給郭鬆齡,請求能夠見麵一敘。衛士奉郭鬆齡之命開車去接薑登選,在路過一段沙灘路時,聲稱路不好走,請薑登選下車走幾步。結果薑登選剛下車走了兩步,就被人自背後開槍打死,然後放入薄木棺材內,棄置於荒郊野外。
在殺死薑登選之後,郭鬆齡便發出通電,稱“將薑登選在灤州槍決,以為窮兵黷武者戒”。郭鬆齡殺薑登選,同樣是大學係與士官係矛盾激化的一個重要佐證,也是郭鬆齡起兵所犯下的最大錯誤。
薑登選這個人雖然指揮打仗的能力一般,卻極富人格魅力,素有“仗義輕財、不唯榮利”的美譽,在奉軍中頗有威信。其實在郭鬆齡灤州兵變之時,東北局勢就變得異常微妙,舊派的軍閥自然還跟著張作霖,大學係則支持郭鬆齡,而士官係的將領則普遍持觀望態度。而事情的轉折點就是郭鬆齡殺死薑登選,這讓奉軍諸將心中一寒,以為薑登選這樣的人都難逃一死,所有的中立派便集體倒向支持張作霖,深恐郭鬆齡記仇,待奪得奉天之後,對之前不予支持的人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