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夫婦殉難:血染巨流河(2 / 3)

(二)

因為日方幹涉,郭鬆齡部在抵達巨流河之後,幾乎再也無法向前推進半步。郭鬆齡部隻得和張作霖的奉軍隔巨流河對峙,此時張作霖方麵的軍力已經有所增強,除了張作相和張學良部,吳俊升也率領黑龍江的部隊馳援而至,可以說郭鬆齡已經錯過了攻入奉天的最好時機。加上日方暗中幫助張作霖,而李景林也拖住了馮玉祥,郭鬆齡已經陷入了困境。但此時箭在弦上,郭鬆齡已經無從選擇,1925年12月21日,郭鬆齡下達總攻擊令,向巨流河東岸的奉軍陣地發動了全線進攻。

奉軍的總兵力已經超越了郭鬆齡部,在騎兵方麵也占據優勢,隻是在炮兵方麵比郭軍稍遜。巨流河掀起戰事以後,雙方便展開炮擊。張作霖以奉軍炮兵第十四團為主力,將兵工廠裏所有大小口徑的炮都搬出來,由大騾車運到巨流河東岸的炮兵陣地上,每門炮配發300發炮彈,全數傾瀉在郭鬆齡部的陣地上。同時,據時任奉軍炮兵司令部參謀長的廖安邦回憶,張作霖還雇用了很多日本人做炮兵,“這些日本人約有二百人,是張作霖的日本顧問荒木貞夫在奉天日本車站找來的一些退伍軍人”。

除了這些,日方還向張作霖提供了足夠一兩個月之用的軍械、彈藥,使奉軍在作戰時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少帥張學良更是親抵前線坐鎮,有代張作霖“禦駕親征”的感覺,從而使前線作戰的奉軍更為勇猛。23日趁著天色未亮,吳俊升率領兩個師的騎兵偷襲了郭鬆齡部的後方重地白旗堡,焚毀了郭鬆齡部的糧秣、槍械和彈藥,使得郭鬆齡部遭遇重大損失。時值隆冬,郭鬆齡部又是破釜沉舟作戰,已經毫無退路,如今至關重要的糧草又被焚毀,郭鬆齡部的軍心至此動搖,戰事向著對奉軍有利的方向發展。

24日晨,郭鬆齡在新民屯糧站召開軍事會議,表示自己準備親自到前線督戰,但與會的將領都俯首不語。見到此情此景,郭鬆齡知道大勢已去,便長歎一聲散會。隨後召集身邊的高級將領,宣布擬率一部突圍,以霽雲軍長收拾殘部,向溝幫子方向轉移。郭鬆齡部署完畢之後,便與其夫人韓淑秀、秘書處長饒漢祥、政務處長林長民等率一連200餘名衛隊士兵出走,參謀長鄒作華便以東北國民軍總司令部的名義,命令各軍停止攻擊。並急電張作霖,報告郭鬆齡已經出走,給張學良打電話,“請軍團長放心”。

張學良接到鄒作華的電話以後,即帶衛隊跨過巨流河,進入新民屯,召見郭鬆齡部的高級將領,撫慰傷亡。郭鬆齡部的官兵原本都隸屬於張學良,張學良是正職,郭鬆齡是副職,張學良身兼數職又信賴郭鬆齡,所以將部隊的指揮全權委托給郭鬆齡,郭氏才成為這支部隊的實際指揮者。如今張學良過來接收部隊,也不對所部官兵過多責備,就像是回到家中一般,郭鬆齡部的官兵也歡迎少帥來接收部隊。

戰事結束之後,黑龍江督軍吳俊升、吉林督軍張作相進入奉天省城,與張作霖商討處置郭鬆齡部。士官係此時主張從嚴發落,甚至有人認為應當將郭鬆齡部的主要將領一律處決。但吉林督軍張作相認為,此時最重要的是安撫人心,不宜多造殺戮,而且張學良既已收編部隊,也不會再產生異動。這一年張學良雖然隻有25歲,但素來在軍中有極高的聲望,加上在兩次直奉戰爭和討伐郭鬆齡倒戈中建立功勞,其影響力已經直追張大帥。

吳俊升指揮的東北騎兵穆春師和萬福麟師主要在鐵路以南的新民、遼中一帶活動,穆春有兩個旅,騎兵第一旅旅長徐永和和騎兵第七旅旅長王永清率部在郭鬆齡部的後方活動,主要是圍剿郭鬆齡部的敗兵,並追擊敗逃中的郭鬆齡部。也是歪打誤撞,騎兵第七旅第二十五團團長郭寶山率部走錯了路,走向了小蘇家屯方向,結果與郭鬆齡衛隊相遇。在郭寶山部迫擊炮的轟擊下,林長民死於當場,衛隊繳械投降,饒漢祥跟著一名勤務兵趁亂出逃,郭鬆齡夫婦隻能藏到一個地窖裏。

郭寶山在衛隊的大車上翻出了有上將肩章的軍服,便斷定郭鬆齡不會走遠。王永清抵達以後,派郭寶山的一個團去尋找郭鬆齡,自己則留在小蘇家屯休整。結果由一個村婦的口中獲悉,在她家後院的蘿卜窖裏藏了一男一女,王永清便帶人去搜蘿卜窖,從而捕獲了郭鬆齡夫婦。穆春得到消息趕到小蘇家屯,決定將郭鬆齡夫婦帶到老達房,同時打電話給張作霖請示如何處置郭鬆齡,張作霖表示將郭鬆齡帶到奉天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