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中,凡是引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論述,若無特別說明,皆引自《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第二卷,不再一一列注。
[1] [美]路易斯·亨利·摩爾根,古代社會[M]. 楊東蓴、馬雍、馬巨,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
[2]許耀桐,治理與國家治理的演進發展[J].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6,(9):4-12。
[3] 朱蘇力,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資本主義法治思想的比較[J]. 中國檢察官,2009(01):73。
[4]李以所,現代國家治理:西方的經驗和教訓[J]. 領導科學,2014(17):6-8。
[5] 龔刃韌,法治的正本清源——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資本主義法治思想的比較》 [J]. 法學,2009,(1):3-18。
[6]李以所,現代國家治理:西方的經驗和教訓[J]. 領導科學,2014(17):6-8。
[7] 張康之,行政與公共行政的曆史演進[J].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2,(4):24-28。
[8]蔣好華,論人類治理模式的演變[J]. 唯實,2004,(Z1):78-82。
[9]許耀桐,治理與國家治理的演進發展[J].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6,(9):4-12。
[10] 梅誌罡,新公共管理理論及其借鑒意義[J]. 行政論壇,2006,(1):5-8。
[11]許耀桐,治理與國家治理的演進發展[J].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6,(9):4-12。
[12]竇玉沛,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J]. 行政管理改革,2014,4(4):20-25。
[13] 俞可平,中國治理變遷30年(1978~2008) [J].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3):5-17。
[14]竇玉沛,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J]. 行政管理改革,2014,4(4):20-25。
[15] 許耀桐,中國國家治理的宏圖大略[N]. 人民日報,2017-07-23(05)。
[16]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馬慶鈺. 如何認識從“管理”到“治理”的轉變[N]. 人民日報, 2014-03-24(007)。
[17] 闕莉.社會治理及其“四化”的研究述評[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18 (03) :43-49。
[18] Francis Fukuyama,State-Building: Governance and World Order in the 21th Century[M]. Ithaca,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4.
[19] 孫曉莉,社會治理模式的變遷[J\/OL].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884342.htm,2008-9-1。
[20] 張鎮鎮,公民概念的變遷與人的發展[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3):65-67。
[21] 馨元,公民概念之演變[J]. 當代法學,2004,18(4):73-84。
[22] 馨元,公民概念在我國的發展[J]. 法學,2004(06):23-32。
[23] 戴長征、鮑靜,數字政府治理——基於社會形態演變進程的考察[J]. 中國行政管理,2017,(9):21-27。
[24]宋清員,中國傳統國家治理思想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D].廣西師範學院,2015。
[25] 張林江,傳統中國的社會治理智慧[J]. 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14。
[26] 胡穎,老子《道德經》思想啟示淺析[J]. 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16(01):42-45。
[27] 鄭好,試論老子的道法自然觀[J]. 知與行,2018(03):148-155。
[28] 葉自成,華夏主義:中國的本土人文精神[J].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3,(z1):64-83。
[29] 韓連武,論《老子》的思想體係[J]. 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3):14-18。
[30]宋清員,中國傳統國家治理思想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D].廣西師範學院,2015。
[31] 莫礪鋒,唐宋詩詞的現代意義[N]. 光明日報,2016-04-14(011)。
[32] 李旻、張允熠,論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J]. 思想理論教育,2017(5):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