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印象》,郜元寶編,學林出版社,1987年。
《錢玄同印象》,沈永寶著,學林出版社,1987年。
《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續集》,鄒衡著,科學出版社,1998年。
《鄭州商城考古新發現與研究》,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神祇·墳墓·學者》,C.W.西拉姆著,三聯書店,1991年。
《中國史前藝術》,謝崇安著,三環出版社,1990年。
《考古與文化》,曹兵武著,文物出版社,1999年。
《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李學勤主編,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武王克商之年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國學研究所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西周諸王年代研究》,朱鳳瀚等編,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世界諸古代文明年代學研究的曆史與現狀》,東北師大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編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中國民族文化源新探》,徐良高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周禮:遠古的理想》,馮紹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中國曆代紀年手冊》,顧靜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中華文明的曆史足跡》,孫維昌等著,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年。
《中國大曆史》,黃仁宇著,三聯書店,1997年。
《著名軍事家演講鑒賞》,尹洪濱編,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
《尚書:原始的史冊》,章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中華文明簡史》,王煒民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
《字裏乾坤》,林成滔著,中國檔案出版社,1998年。
《乾嘉考據學研究》,漆永祥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世界曆史》,馬克垚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百年話甲骨》,劉誌偉著,海潮出版社,1999年。
《晉國史》,李孟存、李尚師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早商文化研究》,王立新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考古學一百五十年》,格林·丹尼爾著,文物出版社,1987年。
《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編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文物出版社,1984年。
《新中國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99年。
二、論文
《陝西臨潼發現武王征商簋》,臨潼縣文化館,載《文物》1977年8期。
《周原發現師同鼎》,陝西周原扶風文管所,載《文物》1982年12期。
《從二裏頭類型文化試談中國的國家起源問題》,佟柱臣,載《文物》1975年6期。
《鄭州商代城址試掘簡報》,河南省博物館、鄭州市博物館,載《文物》1977年1期。
《鄭州商代遺址》,河南省博物館、鄭州市博物館,載《文物》1977年1期。
《關於夏文化及其來源的初步探索》,吳汝祚,載《文物》1978年9期。
《河南登封陽城遺址的調查與鑄鐵遺址的試掘》,登封工作站等,載《文物》1977年12期。
《從〈易經〉看武王克商後統治殷人的策略》,李大用,載《河北學刊》1985年6期。
《商族的婚姻製度》,鄭慧生,載《史學月刊》1988年6期。
《再論小屯與仰韶》,徐中舒,載《安陽發掘報告》3期。
《在甲骨金文中所見的一種已經遺失的中國古代文字》,唐蘭,載《考古學報》1957年2期。
《梁思永先生傳略》,夏鼐,載《考古學報》第7冊。
《北京琉璃河1193號大墓發掘簡報》,琉璃河考古隊,載《考古》1990年1期。
《周初太保器綜合研究》,殷瑋璋、曹淑琴,載《考古學報》1991年1期。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駿征,載《人民教育》1978年6期。
《碳—14測定年代和中國史前考古學》,夏鼐,載《考古》1977年4期。
《追溯商代邢都地望》,李民,載《中原文物》1999年2期。
《五星合聚與曆史記載》,張培瑜,載《人文雜誌》1991年5期。
《利簋銘文再認識》,黃懷信,載《曆史研究》1998年6期。
《陝西長安縣出土西周吳虎鼎》,穆曉軍,載《考古與文物》1998年3期。
《吳虎鼎考釋》,李學勤,載《考古與文物》199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