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夏代文化的問題》,楊育彬,載《河南文博通訊》1980年4期。
《從三處窖藏坑看鄭州商城為何王都》,方酉生,載《考古與文物》1999年3期。
《試論鄭州商城遺址——隞都》,安金槐,載《中國曆史博物館館刊》1979年1期。
《自強不息 開拓創新》,艾一,載《東北師大學報》1999年5期。
《懿王元年天再旦於鄭考證》,劉次沅、周曉陸,載《自然科學史研究》1999年第18卷第1期。
《1997年3月9日日食新疆北部天光觀測報告》,劉次沅、周曉陸,載《陝西天文台台刊》第21卷。
《帶食而出的天光變化》,劉次沅、周曉陸,載《天文學報》1998年8月3期。
《著名天文學史家席澤宗》,江曉原,載《中國科技史料》第14卷第1期。
《伽利略前二千年甘德對木衛的發現》,席澤宗,載《天體物理學報》1981年4月第1卷第2期。
《河南偃師商城東北隅發掘簡報》,社科院考古所河南二隊,載《考古》1998年6期。
《試論偃師商城東北隅考古新收獲》,杜金鵬、王學榮等,載《考古》1998年6期。
《偃師商城與二裏頭遺址的幾個問題》,王學榮,載《考古》1996年5期。
《河南偃師商城遺址的考古發掘與研究述評》,王學榮,載《考古求知集》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1995年琉璃河遺址墓葬區發掘簡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學係,載《文物》1996年6期。
《日本出光美術館收藏的靜方鼎》,徐天進,載《文物》1998年5期。
《胡厚宣先生對甲骨學的貢獻》,郭勝強,載《中原文物》1990年3期。
《武王伐紂探略》,彭邦炯,載《中原文物》1990年2期。
《世紀之交中國曆史學的回顧與展望》,戴逸,載《曆史研究》1998年6期。
《古本〈竹書紀年〉與西周年代》,王占奎,載《考古與文物》1999年4期。
《緬懷前輩 繼往開來》,王宇信,載《尋根》1999年4期。
《考古學與甲骨學研究》,劉一曼,載《尋根》1999年4期。
《一代宗師 學術巨擘》,李宏、南海森、夏誌峰,載《中原文物》1999年2期。
《殷墟考古七十年的主要收獲》,楊錫璋、劉一曼,載《中原文物》1999年2期。
《豐鎬一帶考古調查簡報》,考古研究所陝西調查發掘隊,載《考古通訊》1955年創刊號。
《豐鎬考古工作三十年的回顧》,胡謙盈,載《文物》1982年10期。
《放射性同位素在考古學上的應用》,夏鼐,載《考古通訊》1955年4期。
《夏商周斷代工程與碳—14年代測年》,仇士華、蔡蓮珍,載《百科知識》1998年7期。
《殷都屢遷原因試探》,黎虎,載《北師大學報》1982年4期。
《羿浞代夏與年代學和考古學解釋》,莊春波,載《中原文物》1990年2期。
《中國文明起源的考古學研究》,耿鐵華,載《中原文物》1990年2期。
《夏商文化是二元還是一元》,鄭光,載《考古與文物》2000年3期。
《河南偃師商城小城發掘簡報》,社科院考古所河南二隊,載《考古》1999年2期。
《試論偃師商城小城的幾個問題》,杜金鵬、王學榮、張良仁,載《考古》1999年2期。
《晉豫鄂三省考古調查簡報》,北京大學、山西省考古所等,載《文物》1982年7期。
《1992年春天馬—曲村遺址墓葬發掘報告》,北京大學考古係、山西省考古所,載《文物》1993年3期。
《天馬—曲村遺址北趙晉侯墓地第二次發掘》,北京大學考古係、山西省考古所,載《文物》1994年l期。
《五四運動和中國近代考古學的興起》,夏鼐,載《考古》1979年3期。
《夏文化研討的回顧與展望》,鄒衡,載《中原文物》1990年2期。
《千古疑案敢問天》,戴開元,載美國《世界日報》2000年7月。
《讓廢墟再現輝煌——記著名考古學家安金槐先生》,朱凱,載《黃河文化》1999年6期。
《夏商周斷代工程各課題、專題論證報告》(初稿),夏商周斷代工程辦公室1999年2月印。
《夏商周斷代工程工作報告》,夏商周斷代工程辦公室2000年10月印。
《夏商周斷代工程簡報》第1—112期,夏商周斷代工程辦公室1996—2010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