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個數字在今天看來是不能成立的,因為宇宙是沒有邊緣的,阿基米德是根據當時人們認為的宇宙半徑來算的。可是這樣一算,他倒是找到了一種數學新概念——階。“階”相當於後來數學上的“冪”。
第三天中午剛過,阿基米德便如約向沙灘走去。他高高的個子,一頭金發,鼻略高,眼微凹,走起路來總是昂首看著遠方,好像那水天之際有他正在思索的答案,他集年輕、瀟灑、剛毅、聰穎於一身,仿佛世界就在他的手中。當他來到沙灘時,埃拉托色尼比他來得還早,正麵對大海,左手叉腰,眼睛看著海麵的遠處,好像在仔細地搜索什麼。奇怪,他右手還拄著一根高高的細竹竿,既不像要釣魚,也不像要撐船。阿基米德悄悄走到他背後大喊一聲:“我來了!”
埃拉托色尼讓他這麼一喊,肩膀不覺抖了一下,猛一回頭,嗖的一聲將竹竿平握在手中,一見是他,忙笑著說:“啊,原來是你!是來認輸的吧?”
“科學無戲言,阿基米德什麼時候說過假話?”接著阿基米德便將他算的結果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遍。說完又得意揚揚地抓起兩把沙子拋向天空:“世界在我的手中!”
不料埃拉托色尼並不以為然,他將竹竿往沙地上一插說:“你能知道宇宙裝得下多少沙子,可是你知道地球周長是多少嗎?”
這一問倒把阿基米德問住了,他沒想到這個比他小十二歲的朋友這樣年輕氣盛,今天是專和他鬥法來的,便反過來將他一軍:“難道你知道有多長?”
“不瞞你說,在你數沙子的時候我已經測好了。”
“啊!”阿基米德覺得新鮮極了,“你用什麼辦法測的?”
“這很簡單,我隻用了一根三尺長的竹竿。”
“難道你用竹竿把地球量了一圈?”
“不!我就站在這裏不動!”埃拉托色尼認真地講述起來,“你知道,離亞曆山大裏亞5000斯塔迪姆(埃及長度計算單位)有一個城市叫塞恩,夏至那天,陽光可以直射到井底,說明光線與塞恩城的地麵垂直,而在我們亞曆山大裏亞的物體卻會有一個短短的影子。我就拿這一根竹竿在亞曆山大裏亞廣場上這麼一立,就能算出陽光與竹竿的夾角,然後就能推出這兩個城市與地球球心形成的夾角,再一量這兩個城市間的距離……”
埃拉托色尼測地試驗
(利用日光測出兩地到地心的夾角,便可推算出地球的周長。)
“就能推出地球的周長。妙,妙!”整天研究三角、圓弧的阿基米德心有靈犀,一點就通,他不等埃拉托色尼說完就著急地問:“夾角多大?”
“7°。”
“距離多少?”
“5000斯塔迪姆。”
“啊,地球周長25萬斯塔迪姆。”阿基米德說的這個數字合4萬千米,與我們近代測得的數字僅差100千米。
“阿基米德,你這個數學腦袋可真厲害啊!”
他倆都仰天大笑起來,阿基米德尤其興奮,他說:“我們還可以算出月亮、太陽,算出地球怎樣繞太陽轉,我還要製造一個天體模型,讓人們親眼看看天體怎樣運動……”
正當他們高興地大笑時,突然礁石後麵跳出一個人來,大喝一聲:“站住,兩個好大膽的書呆子,還要不要腦袋!”
究竟礁石後麵跳出一個什麼人來,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