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女兒誄》裏有:“仙雲既散。”
五回等
5.秦可卿托夢對鳳姐說:“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
小紅對佳蕙說:“千裏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
司棋對鴛鴦說:“千裏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
十三回等
6.黛玉為寶玉代筆,向元妃獻詩。
十七、十八回
7.眾姊妹均作七言時,黛玉為寶玉代作的也是五言詩。
同上
8.黛玉詩的韻腳用字是“莊、梁、香、忙”,與清照詩同韻。
同上
9.寶玉將黛玉的《杏簾在望》一並呈上。
元妃看後誇獎寶玉,“又指《杏簾》一首為前三首之冠。”
同上
10.批書人說黛玉:
“真是韻人韻事。”
二十三回
11.黛玉對寶玉說:
“你說你會過目成誦,難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麼?”
二十三回
12.寶玉與黛玉欣賞《會真記》時,“連飯也不想吃呢”。
二十三回
13.寶玉是,“展開《會真記》,從頭細玩”。
同上
14.黛玉在寶玉送來的帕子上題詩。
三十四回
15.黛玉的《題帕三絕》,也是12句。
同上
16.黛玉寫完《題帕三絕》後:
“猶拿著那帕子思索”。
同上
17.寶玉睡午覺時“夢兆絳芸軒”,也是兆姻緣。
三十六回
18.寶玉午睡夢囈中說的“金玉姻緣”,“木石姻緣”,亦是謎語一般。
同上
19.寶玉到蘆雪庵聯詩時,“披蓑戴笠”。
四十九回
20.寶玉說:“我原不會聯句,隻好擔待我罷。”李紈道:“也沒有社社擔待你的。”
寶玉也苦。
同上
21.李紈讓寶玉去剪梅花,又“命丫鬟將一個美女聳肩瓶拿來,貯了水準備插梅”。
同上
22.黛玉與湘雲作詩前,說:“咱們數這欄杆的直棍,這頭到那頭為止。他是第幾根就用第幾韻。”
七十六回
23.黛玉和湘雲,數欄杆擇韻作詩那一回,就叫“聯詩悲寂寞”。
同上
24.黛玉與湘雲聯詩時說道:
“何況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
同上
25.妙玉為黛湘續詩前先說,“到底還該歸到本來麵目上去”,不能“丟了真情真事”,不能“失了咱們的閨閣麵目”,然後卻在詩中說:
“簫增嫠婦泣。”
妙玉、黛玉、湘雲,誰是寡婦呢?
同上
26.妙玉的詩裏說,“空帳懸文鳳,閑屏掩彩鴛”,寫盡了“獨處一室”之孤涼。
同上
27.凹晶聯詩時,湘雲說:“怎得這會子坐上船吃酒倒好。”
同上
28.湘雲因扔石子,“嘎的一聲,卻飛起一個白鶴來”。
同上
29.湘雲驚起的白鶴,“直往藕香榭去了”。
同上
30.《紅樓夢引子》說:
“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五回
31.元妃說:“芳園應賜大觀名。”
那園子從此便叫“大觀園”。
十七、十八回
32.黛玉住的瀟湘館,“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同上
33.瀟湘館的竹子是:
“鳳尾森森,龍吟細細。”
二十六回
34.賈政看了瀟湘館後笑道:
“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生一世。”
十七、十八回
35.瀟湘館裏也有欄杆。
黛玉入住就是因“愛那幾竿竹子,隱著一道曲欄”。且她也喜歡倚在上麵:
“斜日欄杆人自憑”。
“憑欄人向東風泣”。
“憑”就是倚著。
二十三回等
36.大觀園裏的堂室俱是寬闊的,唯有瀟湘館是:“小小三間房舍。”
十七、十八回
37.瀟湘館內,並不像怡紅院那般“五彩銷金嵌寶”,而是隻有“合著地步打就的床杌椅案”。同樣簡樸。
同上
38.瀟湘館後院裏:
“有大株梨花兼著芭蕉”。
同上
39.黛玉的瀟湘館院裏是:
“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僅尺許,灌入牆內,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
同上
40.黛玉屋裏也有燕子。
那日她對紫鵑說:
“看那大燕子回來,把簾子放下來。”
二十七回
41.黛玉家裏也有獅子。
她對紫鵑說:“把簾子放下來,拿獅子倚住。”
同上
42.黛玉不僅愛喝茶,寶玉還為瀟湘館撰句:
“寶鼎茶閑煙尚綠。”
專說茶。
十七、十八回
43.寶玉為瀟湘館撰的下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