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出《史記·扁鵲列傳》。
扁鵲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戰國時代,有位名醫叫扁鵲。有一次,他路過虢國,正好碰上虢國太子突然患病死了。他知道死者的情況後,就自告奮勇地去進行搶救。扁鵲仔細觀察了太子之後說:“太子並沒有真死,還有救活的希望,這是一種昏迷症,名叫屍厥。扁鵲於是用針灸療法使太子蘇醒轉來,然後再給他服湯藥。服藥不久,太子的病就全好了。這消息傳出去後,人們都稱讚扁鵲‘能生死人’。”但扁鵲卻謙遜地說:“我沒有什麼本領,那是因為太子沒有真死,所以才能把他救活。”
琴之諭
後人把稱讚扁鵲的話說成“起死回生”,用來表示使死人或死東西複活,多用來形容醫術高明;也用來形容挽救了看來沒有希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