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沒有勇氣和信心來執行創意
創意是對舊事物的挑戰和突破,創意本身具有風險性,因此,執行創意需要一定的勇氣和自信心。
人們的大腦中經常會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雖然很多人允許自己天馬行空地自由發想,但是要將這些念頭變成有創意的東西,執行這些創意,卻並不簡單。這主要是因為人們會有害怕失敗的恐懼心理。當我們看巴黎時裝表演的時候,看到那些設計師新設計的服裝,我們經常會發現有的服裝樣式曾經也在自己的腦海中出現過。但是,我們的創意往往隻停留在想的層麵上,而那些國際知名大師卻實現了他們的創意。
人們害怕失敗、害怕沒有安全感、害怕改變,因此經常小心翼翼地將自己的鋒芒藏起來,唯有這樣才覺得安全。而絕大多數創意都是冒險的,這些創意想法經常是不成熟的、不完美的、極易失敗的,它們需要在執行中慢慢地加以改變、完善,這個執行的過程有欣喜、快樂,也有迷茫、困惑。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勇氣和自信心,害怕失敗,隻想讓別人看到自己最完美的一麵,那麼就會把這些創意看做是讓人頭疼的問題,並將其扼殺在繈褓之中。
4.沒閑心玩創意
創意是一種突破,更是一種改變,要突破和改變舊事物就需要有時間、精力和能量,需要人們擁有一顆“玩”心。但是繁忙的學習、工作和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把人們的生活填得滿滿的,人的能量是有限的,盡管渴望創意,但卻分心乏術。
葉德斯·多德森定律指出:人的大腦的開發水平和情緒之間的關係可以畫成一條拋物線。當一個人太放鬆或太緊張的時候,大腦的開發水平都比較低;當人的情緒處於六分狀態,即稍微有點小興奮,但沒有焦慮心理,這時是人的腦力開發水平最高的時候。
因此,適當地放鬆心情,用一種“玩”的心態來思考,說不定創意自己就跑來了。
總之,盡管文化環境和社會環境會在一定程度上限製我們的創意思維,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通過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習知識、總結經驗教訓,從中獲得創意智慧。隨手記下腦中一閃而過的念頭、多和跨界的朋友交流、多思考……培養我們的創意思維,生活才會更有樂趣。
創意思維來源於自然
托尼·柏讚,1964年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擁有心理學、數學、語言學等多個學位。他是世界聞名的“大腦先生”、“世界記憶大師”,同時也是世界創意IQ最高的人。
托尼·柏讚認為人類的生命來源於大自然,靈感也來源於大自然,人類的一切創意思維都是大自然所賦予的。他非常熱愛大自然,他的一切業餘愛好都跟自然有關係,比如遊泳、爬山、郊遊等。柏讚如是說:“和大自然中的生命交流是我最感興趣的事情,比買豪華遊艇或豪車有意思得多。”他憎恨一切傷害大自然的行為,他認為人們應該敬畏自然的美麗和神奇的創造力,因為自然的演變發展過程中充滿了創意。
柏讚的“思維導圖”是備受全球追捧的創意思維工具。依靠思維導圖來規劃生活,可以幫助人們提高記憶力,加深人們對知識的理解,使複雜的思路變清晰,激發人們的創意。“思維導圖”也來源於柏讚對大自然的探索和思考。童年時期,柏讚經常在田野、樹林裏玩耍,觀察各種動物和植物,這種長期的觀察生活使他萌生了發明一種思維工具的想法,他希望這種思維工具能脫離枯燥單調的文字和圖表的表現形式,更為形象地記錄人按照自然的思維進行思考的過程。“思維導圖”記錄了大腦思維思考和聯想的全過程,從而使人們產生更多的聯想,進而產生創意。
“思維導圖”注重使用圖形和色彩,形似一棵結滿果實的大樹。任何在大腦中閃現的念頭都是“思維導圖”的構成要素,記錄那些一閃而過的小念頭,實際上就是捕捉靈感。那些缺乏創意的人正是因為懶於記錄,才讓創意的靈感與自己擦肩而過的。
創意思維來源於自然,來源於現實生活。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有了想法一定要記錄下來,即使這個想法沒有成形,但是可能在下一個想法出現的時候,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會讓你產生全新的創意。柏讚認為,人的思維經常會禁錮在某種思維定式中,要想激發創意就必須突破大腦的禁錮,打破常規,充分發揮想象力和聯想力,發散思維。
林薇安在一家廣告公司做創意策劃。做這份工作,許多人都害怕創意枯竭。然而,林薇安卻沒有這方麵的困擾。
她表示一點也不擔心自己會有創意枯竭的一天,隻要圍繞主題商品,然後不斷地想象人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生活場景使用它的情景,一邊想象一邊記錄,創意便會不知不覺地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