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很多國家的團隊合作都比較成熟。與個人單打獨鬥相比,歐洲人更喜歡集體思考,一起研究創意。他們對於集體思考的要求是寬鬆的,不必每次非要所有的人聚集到一起思考討論,有時候隻有少數幾個人也可以,甚至兩個人的交流也可以得出讓人驚歎的創意。
集體思考考驗的不僅是每個人的思維靈活度,還考驗著人們與他人相處和交流的能力。有些人滿腦子想法,卻因為性格木訥或為人傲慢而無法和他人實現和諧的交流,這些人往往無法成為集體思考的受益者。因此,學會集體思考之前,先要學會如何與人相處。
此外,集體思考的團隊氣氛不能是嚴肅緊張的,正式的研討會往往會使與會成員非常拘謹,無法自由思考,更無法自由發表個人想法。因此,輕鬆的座談會比較適合團隊進行集體思考,這種輕鬆的氛圍讓每個人都心情愉悅,暢所欲言,思考一些平時想不到的問題,這樣一來才更容易得到創意。座談會中談論最熱烈的時刻往往就是創意出現的時刻。
聊天也是有學問的
前麵我們已經說過,集體思考要比個人思考更容易產生創意。但是集體思考的交流和討論也要講究方法,換言之,聊天也是有學問的。
集體思考可以是多個人,也可以是少數幾個人,甚至可以是兩個人。在兩個人交談的時候尤其需要注意對方的性格。千萬不能找那種爭強好勝、凡事都愛跟人唱反調的人當交談對象,因為這種性格的人在說話的時候往往不會考慮你的心情,而且會隨意打斷你的思路,跟這樣的人聊天,不被氣死就是好事了,根本不會有創意。
最佳的聊天對象是那種善於聆聽別人言談、懂得尊重對方觀點的人,和這種人交談你的心情會非常愉快,他們的用心聆聽會讓你思維靈敏、思維連續、暢所欲言,甚至思考一些平時想不到的事情,最終找到不錯的創意。
靳燕是一家圖書公司的編輯,顧峰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設計師,兩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也是集體思考創意的最佳搭檔。靳燕為人謙和有禮、善於聆聽,顧峰性格外向、滿腦袋奇思妙想。每周六晚上他們都會雷打不動地相約一起吃飯,討論一些設計創意。
顧峰很喜歡和靳燕聊天的感覺,因為靳燕總會非常用心地聆聽他所談論的內容,即便有的時候他說得不對,靳燕也不會隨便打斷他的話,而且等顧峰講完後,靳燕也會適時地說一些自己的想法,並征求顧峰的意見。顧峰的很多優秀廣告設計創意都是在和靳燕一起討論的時候想到的。他曾經說過:“假如沒有靳燕,我估計我一定會從廣告界銷聲匿跡,因為真的很難找到像她這麼好的聊天對象,和她聊天我總能感覺特別放鬆,創意不知不覺就自己出現了。有時候我自己想了一周都解決不了的問題,跟她閑聊一會兒就想出辦法來了。”
靳燕也非常感謝擁有顧峰這個好搭檔,顧峰的很多奇思妙想都能夠成為啟發她的素材,她的很多創意也是和顧峰聊天的時候想到的。靳燕說:“聆聽一個才華橫溢的設計師在我麵前眉飛色舞地說他的各種想法,我感覺很享受,這對我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
一個貼心的朋友、最好是不同工作領域的朋友,是最好的聊天對象。因為跟他聊天,你會非常放鬆,思考的範圍也會非常廣泛,這樣很容易產生創意。
此外,聊天的時候必須要謹記一件事——絕對不能涉及八卦話題。隻要聊天的內容涉及彼此都認識的朋友或都感興趣的事,就一定會控製不住聊天的內容,開始跑題、講八卦。聊天的內容雖然並不限定,可以輕鬆閑聊,但一定要記住以創意為主題。
李一是一家廣告公司的策劃助理,最近她所在的廣告公司正在大力推廣集體思考法,並要求每個員工每周至少進行兩次集體創意思考,並提交書麵報告。這可讓李一犯了難,因為最近她所在的部門非常忙,根本沒人有時間來和她這個小助理討論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