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如何製造和掌握創意:激發創意的8個重要法則(4)(1 / 3)

上官燕喜歡寫隨記,每到一個地方她都會用相機和文字把當地的風土人情記錄下來。一次偶然,她看到國家地理雜誌社舉辦旅行小說比賽,獎金不菲,她突然想到了一個很好的小說構思。一個月後,她將寫完的小說郵遞出去,很快收到對方的回複,雜誌社的編輯一致認為上官燕的小說曲折真實,創意十足,很有吸引力,希望她能到雜誌社總部麵談。最終上官燕獲得了比賽的一等獎,她寫的小說出版後反響熱烈,沒多久她就聞名全國了。

上官燕寫旅行小說的創意並非突然而至的靈感,她的創意是在長期的旅行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和閱曆發酵之後才產生的。倘若她依然是銀行裏的普通職員,她根本就不可能寫出離奇曲折的小說。由此可見,創意是需要醞釀的。

美國著名經濟史學家羅斯托是發展經濟學的先驅之一,提出了經濟成長論。他曾經說過,他在哈佛大學念書的時候就有了關於經濟成長論的簡單構想,但是這個理論很複雜,經過三十多年的研究和思考,他才完成了論述經濟成長論的論文。很多創意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醞釀、發酵。

總而言之,一個創意要解決比較複雜的問題,比如寫成一本書、形成一門學說等,肯定要經過很長時間的醞釀,並且這個醞釀、發酵的時間是不確定的。

創意發酵成熟需要時間

我們可以肯定,創意的產生需要醞釀、需要發酵,但是我們無法說清一個創意發酵成熟需要多長時間。

法國著名文學家、小說家巴爾紮克是個非常重視創意的人,但是他也曾為了尋找寫作素材而苦苦思索,他認為做好一切努力工作之後,隻有靜靜等待創意的發酵成熟,沒有捷徑。令人鬱悶的是這個發酵的時間根本是不可測的,有時候是幾天,有時候是幾年,人力無法幹預。巴爾紮克曾經無奈地說:“創意發酵成熟之後,它會自己來我眼前的。”的確,創意發酵成熟之後,會主動展示自己的魅力,引起人們的注意。

難道我們真的無法預測創意發酵的時間嗎?難道我們真的除了等待別無他法嗎?前麵我們已經講過,有了想法就記下來,記錄筆記的方法也可以用在這裏。創意發酵成熟的過程可能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要想全憑一顆腦袋去記憶是不現實的,因為人的記憶力畢竟是有限的。從最初是怎麼確定思考主題,到中間思考的過程,再到如何發現創意線索等,都應該記錄下來,並標明準確的日期。這樣就可以計算某個創意從靈感出現、發現線索到發酵成熟所需的時間了。經過多次的具體時間記錄,就可以參考這些實例來假設創意發酵成熟所需的時間了。

在創意發酵的過程中,線索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不管是重大的發現、發明,還是小的創意,都需要線索。那麼,我們應該到哪裏去找線索呢?一般人總以為線索一定異於平常,離生活很遠,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盡管線索出現的偶然性也很強,但是線索離我們的生活很近,甚至可以說生活中處處都可以看見線索。實際上,發現線索的概率要比人們所想象得大得多。

阮景東是一家食品公司的設計師,最近公司開發了一種新薯片,於是他的任務就又來了——為新產品設計新包裝。經過一周的思考,阮景東最終確定了包裝的基本風格:兒童喜歡的卡通風格。接下來的一周他就忙開了,上班在公司的時候他就上網查看各種相關資料,下班他就去各大賣場看其他品牌的同類產品的包裝,尋找線索,很快這一周也過去了,他依然沒想到好的點子。

麵對這種狀況,他有些沮喪,離產品上市的時間僅剩一個月了,如果他不能及時提交包裝方案,公司的新產品就不得不延期上市,這個後果是他承擔不起的。一天下班之後,他去超市買東西,無意中發現一款進口醬油的外包裝上印的居然是大力水手的卡通造型,這讓他茅塞頓開,之前想到的零散想法終於串聯了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創意。回到家後,他把腦袋中想到的創意畫了下來。最終阮景東的設計方案順利通過,一個月後,各大超市擺上了由他設計包裝圖案的薯片。

在這個案例中,印有大力水手卡通造型的醬油包裝就是創意線索。創意線索就存在於日常生活中,隻要用心就能夠發現。在創意發酵的過程中,線索的作用就是將之前零散的想法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創意。

在風和日麗的傍晚從樹上掉落下來、砸在牛頓頭上的蘋果,就是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線索。這就說明從樹上掉下蘋果這種非常平常的小事的確可以稱為創意的線索。既然從樹上掉下來的蘋果可以成為線索,那麼從晾衣架上掉下來的衣服、從樹上掉落下來的樹葉、從陽台上掉下來的花盆等,這些都可以成為重要的線索。這個世界上每天從高處掉下來的東西數不清,隻要用心觀察,用心思考,就能夠發現創意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