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家節約顧客時間的快餐廳(1 / 2)

其實“快餐”這個詞本身就具有三層含義:第一,它是指方便快捷的食品;第二,它是指一種快速的進餐方式;第三,它是指一種餐飲的經營模式。快餐,最早出現在德國,英語稱為“quickmeal”或“fastfood”,引入中國之後,中文名稱就叫“快餐”,即烹飪好了的、能隨時供應的飯食。

1.快餐品種的選擇

品種選擇是快餐經營的重要環節,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快餐店經營的成敗。適合中式快餐經營的品種主要可分為三大類:

(1)飯食類。如炒飯、燴飯、蓋澆飯等。

(2)麵條類。包括炸醬麵、煎蛋麵、牛肉麵等、炒麵以及類似於麵條的肥腸粉、桂林米粉、雲南米線等。

(3)麵點類。如包子、蒸餃、燒賣、煎餅等。

以上這些都是方便快捷的食品,如飯食、麵條或米粉,顧客到了以後可以快速製作,而麵點則可以事先成批製作好,顧客一到即刻上桌。

快餐店的快餐一定要注意寧缺毋濫,一定要注意突出特色和重點,快餐店經營的品種不可過多過雜。食品選擇既可使顧客快速就餐而不致久等,同時也提高了快餐店的餐桌利用率,客觀上增加了餐館的營業額。

這裏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

(1)一個快餐店隻經營一類快餐品種,要麼經營飯食,要麼經營麵條,要麼經營麵點。

(2)以經營某類快餐品種為主,兼營部分其他兩類品種為輔。

2.快餐店的定位與選址

(1)定位明確,規避高不成,低不就現象。

快餐曆來以方便快捷、物美價廉為主要特點,以社會大眾為主要服務對象,故任何中式快餐的定位都必須是大眾化的、中低檔的。一般來說,到快餐店就餐的人群以學生、普通工薪階層為主,檔次高了的快餐富人不來吃,窮人又吃不起,即人們常說的“高不成,低不就”。

(2)交通便捷,就近原則。

消費者吃快餐圖的就是方便快捷,因此一般不會走很遠的路或者乘車去吃一頓快餐。因此餐飲快餐店選址一定要堅持就近原則和方便原則。

目前的中式快餐最受工薪階層,特別是是工薪階層中的白領、學生及流動人口的歡迎,因此,快餐店的位置應選擇在工廠、寫字樓、商業繁華區、學校四周等工薪階層或學生集中的地方,以及車站、碼頭、交通要道等流動人口多的地方,這樣才能保證有充足的客源。

3.快餐店的規模及裝修

(1)規模適度,適用為主。

由於中式快餐還處於起步階段,所以目前中式快餐店的規模都不大。一般來說,一家快餐店的店堂,不包括廚房,麵積達到30平方米左右即可營業,店堂麵積達到60平方米以上即可視為中等規模的快餐店,而店堂麵積在100平方米以上就算是規模較大的快餐店了。快餐店的規模較小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節省開店初期的投資,二是可以避免生意清淡時店堂麵積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