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理財的觀念和方法(3)(2 / 3)

我們現在上班拿的薪水再多,都是挑水吃,要把握下班後的時間,打一口真正屬於自己的深井,這才是你要做的一件大事。

這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我們現在上班拿的薪水再多,都是挑水吃,要把握下班後的時間,打一口真正屬於自己的深井,這才是你要做的一件大事。等將來我們年紀大了,精力拚不過年輕人的時候,還會有水喝,而且還能喝得悠閑自在。

這裏我講的打深井,就是要你拿錢去作投資。

可能有人會問,投資是有風險的,如果我把錢都拿去作投資,萬一賠了怎麼辦?豈不是喝不成井水了?不言而喻,投資是有風險的,打井並不是每眼井打下去都會冒出水來。為了規避風險,我建議把你家“水庫”裏的水分成三份,分別放在三個池子裏。

第一個池子裏放的是你家的應急錢,應該在這個池子裏留6~12個月的生活費。這些錢用於什麼呢?用於應對你突然失業,家裏突然有人生病,那時可以用這些錢來支付諸多意外開支。這些錢可以去做點什麼?你可以放在銀行進行活期儲蓄,可以用於短期的定期儲蓄,還可以買一點短期國債或者貨幣市場基金。這些錢不求收益,但求安全和流動性。這些錢是隨時可以拿出來花的。

第二個池子裏放的是你家的養命錢。這個池子裏,應該放你全家3~5年的生活費,它可以應對你未來3~5年的生活需要。到你退休的時候,這個池子裏應該放著你20年的生活費。這些錢用來做些什麼呢?可以用來進行定期儲蓄,購買中期國債、大型優質企業債券,購買儲蓄型商業養老保險、社會保險。這個池子裏的錢,是隻會賺、不會賠的錢。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用這個池子裏的錢去買股票型基金、買股票。

第三個池子裏放的是閑錢。所謂閑錢,就是5~10年不用的錢,這些錢是用來打井的。關於打井,我前麵講過了,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打下去咕嘟咕嘟冒水,還有一種可能是打出一口枯井。閑錢可以全部用來投資,但投資是有風險的。因此,要拿這些錢來進行分散投資。這些錢用來買什麼呢?可以用來買股票、股票型基金、房地產,如果你有興趣或者有專業知識的話,還可以用來買古董、字畫、紅木家具和其他收藏品。這些投資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有可能給你帶來很高的回報,也有可能讓你虧本。因此,隻能拿你家的閑錢作投資。

生錢是理財的重點。我們應該用省下來的閑錢作投資,這樣才能讓你家“水庫”中的水源源不斷地得到補充。

第三個環節:護錢,這是理財的保障。

僅僅靠攢錢和生錢是不夠的,因為你家的“水庫”由於種種原因有可能會決堤。我們前麵講過,有可能由於一次車禍、一次空難事故、一次工傷、一次重大疾病或者一次意外責任,造成你家的“水庫”決堤,使你家“水庫”中的水流失殆盡。因此,我覺得應該在你家“水庫”之外,再築一道堤壩。所謂築堤壩就是買保險,以期保護好你家的錢。我這裏講的保險是屬於保障型保險,比如定期壽險、意外傷害保險、重大疾病保險、醫療保險。保險的作用就是在你突然遇到意外事故的時候,會給你提供補償性的資金,幫你渡過意外事故造成的財務危機,保障你家的財產安全。

綜上所述,理財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可以概括為“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即以管錢為中心,以攢錢為,以生錢為重點,以護錢為保障。

理財的“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可以引申為理財的“八字方針”,這就是“管錢、攢錢、生錢、護錢”。

對理財的“八字方針”作通俗化、形象化的解釋,就形成了理財的“九字箴言”—“修水庫,打深井,築堤壩。”

【五】掌握好人生三個時期中的理財重點

我把人生分為三個時期。18~35歲為青年時期,35~55歲為中年時期,55歲以上為老年時期。在這人生的三個不同時期,由於生活目標不同,收入狀況不同,就需要我們掌握好不同的理財重點。

第一,青年時期的理財重點是:著重攢錢,嚐試投資,注重保障。青年時期剛剛獨立走上工作崗位,收入比較少,收入不夠穩定,但是生活中有不少需要花錢的地方,戀愛、結婚、生孩子,有的人甚至還要買房、買車。比起不算豐厚的收入,支出的負擔還是比較重的。年輕的時候,首先要把“水庫”修起來,讓你家的“水庫”裏有水。因此,攢錢就是年輕時理財的一個重點。由於年輕,抗風險能力比較強,你應該從你的“水庫”中拿出一部分錢,嚐試進行投資,比如,購買股票和基金,為自己中年以後的投資積累經驗,為以後加大投資力度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時期,購買房產通常是通過貸款的方式。因此,一定要為家庭購買保險【保障型保險】,避免由於意外情況造成家庭財務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