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別讓債務纏一生(3)(2 / 3)

【五】把借債當成一種生活方式

對於那些已經習慣於借債生活的人來說,如果你把借債當成一種生活方式,你就會陷入債務的泥潭不能自拔。

借錢生活已經成為有些人的一種習慣,比如,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卡奴”,他們手中往往有好幾張信用卡,一張卡刷“爆”了換另一張卡,拆東牆補西牆,借新債還舊債,以債養債,最終的結果是陷入債務的泥潭,生活看不到希望。這裏我來講個小故事。有一個人將近50歲了,生活一直很貧困,很不如意,他特意去請教一個有名的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左算右算,最後對他說:“你50歲之前一定既貧窮又落魄,生活很不如意,對嗎?”這個人聽了非常驚訝,覺得算命先生簡直是神仙,他說:“大師,您說得太對了,我的生活過得一直不順心,再過幾天我就50歲了,您看我50歲以後的生活會如何?”他充滿了期待,等待大師的回答。算命先生說:“你50歲以後依然貧窮。”他滿懷狐疑地問算命先生:“這是為什麼?”算命先生說:“因為你已經習慣過窮日子了。”這個故事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如果你不斷重複昨天的行為,你隻能得到昨天的結果。對於那些已經習慣於借債生活的人來說,如果你把借債當成一種生活方式,你就會陷入債務的泥潭不能自拔。

負債讓你失去什麼?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有得必有失”。那麼,讓我們看看負債的人們通過貸款住進了新房子、開上了新車子、背上了新包,他們最終失去了什麼?

【一】失去現金

如果你向銀行貸款購房、購車,你就一定要向銀行支付利息。我們就以貸款買房為例,如果你向銀行貸款400000元,貸款期限為20年,采用等額本息還款法,按照每年7.2%的貸款利率計算,你每月要向銀行償還3149.4元,每年要償還37792.8元,假設20年的貸款利率不變,你在20年間要向銀行支付755856元,扣除貸款本金,你總共要向銀行支付355856元的利息。如果在貸款期間,銀行的貸款利率有所上調,那麼你所支付的利息總額甚至可能超過貸款本金。貸款買車、使用信用卡消費【未能在免息期內清償貸款】同樣要向銀行支付利息。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貸款消費會讓你手中的現金流失,甚至會大量流失。

【二】失去自由

一旦你向銀行貸款買了房、買了車,你每月就必須按時還款,容不得半點兒商量,如果你不能按時還款,銀行就會在你的信用記錄上記上一個“黑點”,以後你再向銀行貸款,就可能非常困難。我們看到日常生活中有些貸款買房的人,一發工資,第一件事不是去孝敬父母,而是去銀行還錢,父母可以晚一點兒孝敬,但銀行可要按時“上供”,晚一天都不行。很多貸了款的人都變得“老實”了,在單位裏不敢跟領導頂嘴,因為怕失去工作,一旦丟了工作,還貸可就沒著落了。有一個公司的老板對我說:“要讓那些調皮搗蛋的員工聽話,一個好辦法就是鼓勵他去買房,一旦他當上了‘房奴’,就沒脾氣了,叫他幹啥就得幹啥,因為貸款管著他呢。”可見,一個人貸款以後就不如以前自由了。還有些年輕人,貸了款之後不像以前那樣經常逛街了,買的衣服也比以前便宜,去飯館的次數也少了,朋友的聚會參加的也少了【因為不好意思總讓別人買單】。總之,生活不如以前自由了,這都是負債的代價。

【三】失去機會

如果你在工作期間發現一個非常好的自主創業機會,你很有可能因為身負貸款而不敢去抓住這個機會。自己創過業的人都知道,創業是艱難的,是有很大風險的。創業初期的收入是最不穩定的,甚至幾個月、半年都可能沒有收入,可是如果你能堅持下去,你就有可能獲得巨額回報。如果你“無債一身輕”,那麼你就有膽量放手一搏。可是如果債務纏身,你就要掂量掂量了,因為貸款是“剛性”的,必須每月按時償還,你的收入是否穩定跟銀行無關,你非常有可能因為需要償還貸款而放棄了創業的機會。還有一種情況,你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發現了一個更適合你長遠??展的工作機會,但新的工作收入比現有工作的收入少,每月的還貸壓力會增加,你也很可能不敢換工作,從而失去一個長期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