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暮楚兩麵派(3 / 3)

朱德知道後,在楊森麵前嚴厲遣責吳佩孚的倒行逆施,反複勸說楊森認清帝國主義的本性,向北伐軍靠攏。

楊森看到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吳佩孚已經遭到慘敗,就明確向朱德表示,願意“效忠”廣東國民政府,擁護北伐。

朱德見楊森在鐵的事實麵前已經做出抉擇,就到武漢向黨中央和國民革命軍行營政治部主任鄧演達報告楊森的意圖。鄧演達聽後很高興,高度評價了朱德的工作成就。

由於楊森擁護北伐,使長江上遊的形勢趨於穩定,北伐軍能夠集中兵力殲滅吳佩孚和孫傳芳的主力。

楊森是個見風使舵、反複無常的人,當朱德再次返回萬縣時,險遭殺身之禍。

那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鬥爭。

廣東國民政府得知楊森願意效忠國民革命、擁護北伐戰爭以後,即委派楊森為國民革命軍第20軍軍長兼川鄂邊防總司令,委派朱德為國民革命軍第20軍黨代表兼該軍政治部主任。這樣,朱德就可以用合法的身份在楊森的部隊裏開展政治工作了。朱德臨走前,鄧演達要他挑選了三四十名政工人員隨行,以便在楊森的軍隊裏建立起政治委員製度。

楊森接到朱德帶回來的委任狀和關防時,還顯得高興,可是當他看到國民政府派出了幾十名政工人員,又聽說這些人要按照孫中山先生製定的三民主義的原則來教導他的軍官和士兵時,就惶恐不安起來,竟然派出了暗探和特務去監視朱德和政工人員。

在國民革命軍中設立政治部,這是孫中山接受蘇聯顧問的意見而建立的一種製度。孫中山的本意是防止軍閥的興起。孫中山在鬥爭實踐中看到,以往有的將領把軍隊看作私人財產,從而演變為軍閥,設立政治部是為此采取的一項改革措施,孫中山還希望這些政工人員給廣大官兵講解革命的綱領、政策、目標,要求政工人員動員工人和農民支援北伐戰爭。當時,許多政工人員是共產黨員和左翼國民黨員。對此,野心勃勃的蔣介石和楊森等人猶如芒刺在背,不擇手段地阻撓政工人員開展工作。

朱德不顧楊森采取派人監視、暗探等種種法西斯手段,巧妙地利用合法身分,在川軍中宣傳孫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義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幫助官兵理解和掌握打倒帝國主義,掃除軍閥,為祖國的獨立、自由、民主而奮鬥的革命道理。楊森對此很反感,有一天,終於同朱德麵對麵地發生了爭執。

“朱將軍,國民政府讓你帶多少錢來改編我的部隊?”楊森皮笑肉不笑地問。

朱德也淡然一笑,說:“沒有錢呀!你也知道,國民政府正在進行北伐戰爭,麵臨嚴重的經費困難。”

“可是,我的官兵總得發餉吧?”

這句話,楊森在朱德麵前不止說一次了。今天,朱德直截了當地說:“對,官兵需要糧餉。可你在川東收的捐稅和田賦,完全能夠維持部隊的糧餉。

楊森又找出種種理由來搪塞和刁難朱德,明知國民政府沒有給錢,卻開口就向朱德要錢。他哪裏知道,朱德當時拿的軍餉,隻是最低限度的生活費。

當時,國民政府曾經命令楊森調部隊去攻打吳佩孚的北洋軍。當時,吳佩孚的主力已經被北伐軍打垮了,川軍出動,隻是加速北洋軍的崩潰,但楊森百般敷衍,勉強調一師兵力到宜昌附近,又按兵不動,卻向朱德訴苦說:“吳佩孚是我的老朋友,他曾經幫助我在四川站穩了腳跟,誰也不忍心打老朋友呀!”

朱德深知楊森的行為反複無常,就抓緊時機在川軍官兵中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在官兵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種。有一位參謀還悄悄告訴朱德,在朱德回武漢時,楊森曾經同吳佩孚的代表秘密接觸。這個情況引起了朱德的高度警惕。

一天夜裏,朱德剛剛上床休息,忽然聽到有人輕聲敲門。

誰?朱德一骨碌坐起來。

“朱將軍,是我呀!”

朱德一聽,知道是楊森的參謀,正想點燈,卻被來人製止了。

黑暗中,那人說:“朱將軍,楊森又把賭注押到吳佩孚身上了,他將和吳佩孚一起率領部隊向武漢反撲。為了表示他脫離國民政府的決心,他還要對你和全部政工人員下毒手呢!朱將軍,你千萬要小心呀!說完,那人轉身走了。

朱德回憶起楊森這些天的舉動,認為來人通報的消息是確實的,他自己也覺察到了楊森的一些不正常舉動,於是馬上通知政工人員,連夜撤出第二十軍,離開萬縣,翻山越嶺,直奔武漢。

10天以後,朱德在武漢給楊森拍去一封電報。這封電報隻有17個字,卻使楊森心驚肉跳:

“茲警告,如敢與我為敵,必將全部消滅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