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在轟轟烈烈的討袁運動中,湖南的中華革命黨人也積極蘊釀兵暴,派賀龍到石門縣泥沙鎮策動兵變,組織湘西暴動。
當然,事情並非如此簡單。
泥沙鎮地處湖南石門縣與湖北鶴峰縣交界的大山中,有二百來戶人家,近千人口,盛產紅茶。民國初年,豪紳子弟出身的唐榮陽當了湖南省督軍署的警察隊長。他利用權勢,串通石門縣地方勢力,在泥沙鎮設立了團防局,讓他的胞弟唐臣之當了局長。此人在泥沙鎮一手遮天,設煙館,開賭場,敲詐勒索,為所欲為。在南來北往的商旅中,流傳著這樣的話:“泥沙好掙錢,一去三五年,要想回家轉,身無半文錢。”可見,泥沙鎮是何等去處。唐臣之的團防隊有槍八十來支。
所謂“團防”,是湘鄂兩省在各地設立的地方武裝。他們都是地頭蛇,人熟地熟,要奪他們的槍並非易事。
賀龍當騾子客時,經常往來於泥沙鎮,對這裏的一切非常熟悉,在幫會裏、客商中甚至團防隊都有朋友。1916年1月,他與姐夫穀績廷等十幾個人來到泥沙。與大庸縣的革命黨人羅占候合起來,在永茂茶莊裏商定了一個奪槍計劃。他們的辦法是:吳佩卿設賭局誘使團丁聚賭;賀龍擺宴席,邀團防局中相識的人赴宴,使團防局無人防守,趁機奪槍舉事。
1月21日,正是春節前泥沙鎮最後一個大集。趕集的人摩肩接踵,熱鬧異常。團丁們利用趕集敲詐勒索,找點外快,已成慣例,這次當然也不例外。吳佩卿的賭攤上招來了一批團丁,吆五喝六,玩得起勁;賀龍、穀績廷在飯館裏擺了四桌酒席,團丁滿座,興高采烈。利用這個時機,賀龍帶了十來個人直奔團防局,活捉了唐臣之。一槍未放,繳獲了二十餘支長槍。隨即趕回飯館、賭攤,對在座的團丁曉以厲害,要他們舉兵討袁。團丁們看見局長被抓,槍支被繳,無可奈何,出於各種目的,紛紛表示願意隨賀龍舉義。
砸團防,奪槍枝,驚動了小小的泥沙鎮。人們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驚恐萬分,一片混亂。賀龍來到集市中心。大聲喊道:
“父老鄉親們,我叫賀龍。我們提了團防局的槍,抓住了幹盡壞事的唐臣之。想出頭的,跟我去打袁世凱,狗娘養的想當皇帝;不願幹的,我勸你們趕快離開,到別處去謀生,不然,唐家崽子的哥哥從省城回來,一準下毒手。”
這裏的貧苦農民受盡官府壓榨,常想扯旗造反,苦無帶頭之人。現在,賀龍登高一呼,青年農民響應者甚多。
賀龍第一次拉起了一支農民武裝。
他們乘勝衝入泥沙鎮附近的南北鎮和皂市,奪了那裏團防隊的四十多支槍,一下子隊伍發展到了三百來人,打出了“湘西討袁獨立軍”的旗號,與慈利、大庸、桑植、永順、龍山等地的起義民軍聯合起來,對石門縣發動了兩次攻擊。
這些民軍是一哄而起的,不僅毫無訓練,槍彈又少,而且缺乏統一的指揮。攻城時,一擁而上,被打死上百人之後,就一哄而散了,各自回家。轟轟烈烈的湘西暴動迅即失敗。
賀龍在談到這次暴動時說:“你還沒有看見農民轟動起來的時候那個情形呀!簡直擋都擋不住!凡是和我認識的青年人,都參加了,都一律打扮:白綢短打,黑紗套頭——後麵拖這麼長。不過因為城裏住著一旅北洋兵,打死了我們好幾百人,第三天上,剩下來的幾乎跑光了。”
賀龍第一次“起家”失敗了。
賀龍這個人有一個特點,從不相信有辦不成的事,頗有山裏人的那種堅韌性。他回到洪家關,聽說雲南護國軍總司令蔡鍔已經兵出四川,便派了一個人去向蔡鍔求援,請他派兵到湘西來打擊擁袁武裝。派去的人回來說,川事緊張,蔡鍔難於分兵。賀龍想,求人不如求己,千條萬條,隻有一條管用:自己手裏有武裝。民軍散了,再想辦法拉起一支隊伍來,可是,要把群眾動員出來,需要來一次能使人們重新振奮的行動。他想到了芭茅溪那個鹽稅局。把這個害人的卡子給端了,既可以奪槍武裝自己,又能夠為民除害,擴大聲勢、號召群眾。下了決心後,他約了和他要好的21名青年小夥子,帶了三把菜刀、兩把單刀、一支火槍和若幹匕首,連夜來到芭茅溪。
大家悄悄進村,摸到鹽局門口。鹽局是兩層樓的木房,大門用扛子頂得死死的,屋裏沒一點動靜。賀龍和四個學過武術的人,一個“肩撞”,撞開大門。由於用力過猛,連人帶板倒在地上。大家點燃火把一齊衝進去。這時候,稅警隊長被驚醒,從耳門裏操起一根棍掃過來。韋敬齋手快,一把扭住棍子,順勢一拖,賀龍菜刀一揮,砍倒了隊長。然後打開右邊房門,四個人衝進去,把鹽局局長從床腳下拖出來,把屋裏的八支毛瑟槍擄了。
樓上的敵兵被驚醒了,抄起小椅子守住樓梯口。因為當時的毛瑟槍不方便,打一發塞一粒子彈,他們又被打得手忙腳亂,武器也用不好了,隻好抄椅子。賀龍一步跨上王占標的肩頭,抄起一把菜刀往樓上衝,打傷了一個敵兵,其它的人我們又跟著上去兩個人,樓上三個兵一見,嚇得趕快繳槍。
這時候,四支火把將滿院子照得通紅,天也快亮了,老百姓以為鹽局起了火,都圍過來看。賀龍命令局長把鹽局的帳本、公事全部交出來,抬到院子裏一把火燒了;把兩櫃子的錢財散發給老百姓。
刀劈芭茅溪鹽稅局,的確起到了號召群眾的作用,洪家關附近有不少青年加入了賀龍的隊伍。賀龍指揮他們乘勝又打下了汾水嶺團防局和上溪河鹽稅局。賀龍的名聲震動湘西。
這時,護國黔軍一部開進湘西,與擁袁軍作戰。湘西各地反袁民軍士氣大振。大庸縣革命黨人、民軍領袖羅占候派人來到洪家關,幫助賀龍召開了桑植縣討袁軍成立大會。會上,賀龍被推舉為桑植討袁護國軍總指揮。這一年,賀龍年僅20歲。
隨後,在羅占候協助下,賀龍率領民軍攻占了桑植縣城,趕走了縣長,宣布桑植獨立,護國討袁。慈利藉著名文士吳恭享先生曾著文說:“桑植三四年來,兵匪縱橫,百姓痛苦,無可控訴,其縣人賀龍起編一隊,逐去北軍之盤踞,人如釋負。”賀龍已得民心。
1916年,護國討袁的巨浪席卷湘西,全區21個縣,有16個宣布獨立。湖南全省形成了護國討袁的高潮。孫中山派程潛回到湖南,召開全省討袁大會,並就任湖南護國軍總司令,統一全省護國軍。賀龍率領的民軍正式編入護國軍序列。賀龍被任命為湘西護國軍左翼第一梯團第二營營長。
賀龍又起來了,但是,等待他的卻不是勝利,而是更重的打擊。
在全國反袁鬥爭風起雲湧的衝擊下,北洋軍閥內部的分裂表麵化了。袁世凱不得不在3月22日宣布撤消帝製,並於6月6日死去。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群龍無首,直、皖、奉等派係,爭權奪利,互相傾軋,直鬧到兵戎相見,內戰不已。南方諸省反對袁世凱的非北洋係大小軍閥,失去了鬥爭目標,互相間的矛盾也日趨尖銳。中國政局一片混亂。在湖南,“二次革命”時,表麵宣布獨立,暗中阻撓反袁的湖南軍閥譚延闓乘機當上了湖南省省長兼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