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把菜刀鬧革命(2 / 3)

這時,由於擁袁武裝進攻湘西護國軍,羅占候、賀龍奮起反抗,並將其圍困在庸城內。剛當上督軍的譚延闓派人前來調停,宣稱,為了湘西人民的利益,希望他們停止爭鬥,並建議羅占候、賀龍的民軍移防常德,脫離接觸。賀龍認為,隻要擁袁軍不再進攻護國軍,在目前情況下,無須同他衝突,因此,他和羅占候都接受了譚延闓的調集,主動撤離大庸,率部開往常德。

誰知,這是譚延闓的一計。他為了獨攬湖南軍政大權,千方百計削平各地的武裝力量,尤其是反袁堅決的民軍。這次他以調停為名,將賀、羅兩部調離他們的本土,然後設計除之。涉世不深的賀龍,看不到譚延闓的陰謀,上了當。到常德不久,大約是5月份,譚延闓采取突然襲擊,由湘軍旅長、澧州鎮守副使卿衡將賀、羅兩部包圍繳械。

世界上的事往往有許多偶然性。卿衡發動襲擊那天,賀龍恰好帶了兩名隨從外出辦事,離開了駐地,因此,未遭毒手。羅占候被關押。賀龍又成了孤家寡人。怎麼辦呢?思之再三,他帶著兩名隨從、三支短槍返回了洪家關。

賀龍第二次反袁起義被官僚政客搞垮了。湘西其他反袁民軍有的被繳械,有的被收買,名震全湘的湘西反袁鬥爭,刹時間,煙消雲散了。

對於這次失敗,賀龍很不服氣。可是,他畢竟太年輕了,上了譚延闓的當,也弄不懂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對待民軍。他對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十分迷惘,百思不得其解,因此,返鄉以後,一直悶悶不樂。

9月中旬,賀龍收到一封從長沙寄來的信。這是在湖南長沙政法學堂讀書的堂兄賀連元寫來的,邀請他速去長沙商討革命大計。看到這封信,他又來精神,把隨身帶來的兩支槍交給三姐賀三妹的丈夫穀青雲埋藏起來,準備動身。家裏人勸他說,你名聲在外,獨自一人出遠門,謹防不測。賀龍一笑,隻身離開了洪家關。

賀龍身著長衫,嘴上蓄著齊刷刷的短胡須,從常德登上日商“戴生昌”號火輪,過八百裏洞庭,溯湘江而上,來到了長沙,在賀連元的小屋裏住了下來。賀連元告訴他,長沙中華革命黨人正在醞釀新的行動,邀你前來商量。羅占候也被譚延闓釋放了,現在也在長沙。過幾天,我陪你去見他們。這兩天你在長沙先逛一逛。賀龍笑著答應了。

那知,譚延闓得知賀龍來到長沙,要委任他為湖南省督軍署諮議,還特地撥出兩隻糧船給賀龍,讓他收稅發財。賀龍有些諤然。這家夥搞什麼鬼名堂?他不知道,老謀深算的譚延闓懂得,賀龍雖然沒有了隊伍,但其民軍領袖的地位依然存在,在湘西有相當的聲望,而他督湘以來,湖南局勢一直不穩,必須設法籠絡人心,因此,才有這一舉動。

吃一塹長一智。賀龍對譚延闓這套把戲雖不明其義,卻有了一定的警惕性。他對譚延闓派來的人說:“我這個湘西粗人,不會當什麼諮議。我拉隊伍為的是反對苛捐雜稅,打倒貪官汙吏。你們讓我在長沙當官收稅裝進口袋,這不是讓我黑了良心害老百姓嗎?”他斷然拒絕了譚延闓的籠絡。

一天,賀龍在羅占候、賀連元陪同下前往拜訪林德軒。林德軒,湖南石門人,早年留學日本,加入了同盟會當過討袁護國軍旅長。賀龍來訪,正逢林府高朋滿座。覃振、林祖涵、廖湘芸等湘界名流都在。原來,他們都是中華革命黨人組織的“天誼社”成員。前不久,辛亥革命元老黃興在上海逝世,即將廷葬長沙。“正誼社”準備利用這個機會,組織力量反對譚延闓。這就是賀連元告訴賀龍的“新行動”。

林德軒早就聽說過湘西有位20歲起兵討袁的賀雲卿。看見賀龍到來,趕忙起身相迎,熱烈歡迎。在座的人,賀龍大都相識,彼此寒暄,交談甚歡。

談話中,林德軒問賀龍道:“聽說你有位姐夫叫穀什麼,很有板眼,是你的高參,怎麼沒同來長沙?”

賀龍說:“他叫穀績廷。常德編散後,他改名穀虎,到澧州唐榮陽那裏當了支隊司令了。”

“噢,他改虎,你就改龍嘛!”林德軒大笑著說:“你賀雲卿,有雲。雲從龍,風從虎呀!”

在座諸公都拍手叫好。覃振說:“賀龍,多響亮的名字,改得好!”

隻有賀連元表示反對。他們賀氏家族第三代,祖上就用過“龍”字。他說:“文常也叫龍,這不是重了第三代祖人嗎?恐怕族人會反對,要犯煞氣的。”

賀龍聽他這麼一說,心想,你這個堂兄還是讀書人呢!怎麼這樣封建?他脫口便說:“我才不怕犯煞氣呢!”

林德軒附和說:“對,怕什麼煞氣。我們武人是不怕煞氣的,倒要有點樣氣才好。雲卿二十來歲就帶兵了怕是早超過祖先了。”

賀龍在長沙住了將近兩年。他後來說,這兩年是“胡鬧”,但也說:“不過胡鬧歸胡鬧,長沙這兩年的生活,對我的影響也蠻大呢!知道了許多事情。”

他知道了什麼呢?

一是親眼看到了軍閥、官僚、政客們的明爭暗鬥。這兩年裏,湖南軍閥譚延闓與湘軍師長陳複初矛盾重重,勾心鬥角。譚延闓利用各種關係,打擊陳複初;陳複初利用北洋政府陸軍次長傅良佐的關係,控告譚延闓,在湖南鬧得紛紛揚揚。賀龍奉正誼社之命,謀殺湖南善後督辦主任梅植根未遂,被捕入獄。正誼社便是利用了他們的矛盾,變攻譚為攻陳,使譚延闓釋放了賀龍。1917年8月,北洋政府免去了譚延闓的督軍職務,由傅良佐繼任。他們的這種爭鬥,使賀龍進一步認清了當政的軍閥政客的嘴臉。這對他以後有很大影響。

二是對正誼社采用暗殺、行刺的鬥爭方式產生了懷疑與否定。賀龍來長沙後,兩次接受任務:一次爆炸譚延闓住宅,謀殺梅植根;一次行刺傅良佐派往湖南的先行人員,其秘書長及副官長,但均告失敗。賀龍感到,革命必須有一個正確的光明正大的辦法,這種恐怖行動對大局無補,是不可取的。

1917年9月,孫中山從上海到達廣州,借用海軍總司令程璧光以及陸榮廷、唐繼堯等西南軍閥的力量,召開了“非常國會”,決定組織中華民國軍政府,以孫中山為軍政府首腦、大元帥,開展護法運動,號召北伐。北京政府為此下令通緝孫中山。

此時賀龍很快組織起了一支二百餘人的隊伍,擔任了湘西護法軍遊擊司令,歸湘西護法軍總司令張溶川節製。

賀龍第三次起來了。

這年12月,孫中山電令湘西護法軍入鄂,援助反對廣州政府的鄂軍。賀龍隨張溶川開赴常德。湘南護法軍總司令、賀龍的老朋友林修梅派其遊擊司令羅福來到常德拜訪賀龍。哪知此事卻引起了張溶川的懷疑。張溶川知道,賀龍與林修梅關係密切,怕其率部歸附,削弱自己的力量,於是,邀請賀龍、羅福來到常德護法軍總司令部相談,乘機扣押了他們,演出了一出摔杯為號的戲。7天以後,張溶川將賀龍的遊擊隊編散,釋放了他們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