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馮扶蔣韓複榘(3 / 3)

馮玉祥看到和蔣介石之間的兵戎相見己是不可避免了,於是采取果斷措施,下令山東、河南駐軍一律西撤,5月19日,馮在華陰召開軍事會議,到會的都是西北軍各軍師長官。

馮玉祥說:

“蔣介石,消滅了桂係,又把矛頭對難了我們西北軍,我斷定大戰不可避免。蔣篡黨獨裁,罪行滔天,當全黨共誅之,全國共討之。”

接著,他列舉了蔣的四大罪狀:

一、黨務方麵,三全大會代表三百多人蔣親自畫圈指定二百多,違反了黨章;

二、日本占領了濟南,本擬期撤兵,蔣竟反請緩期,蔣的所作所為是喪權辱國;

三、對各軍待遇不平等,且挑撥離間,拆散革命戰線;

四、豫、陝、甘災情嚴重,蔣介石不聞不問,反將豐台、僳定、徐州等處賑糧,悉數扣留,坐視並加速災民餓死。

馮玉祥宣布作戰的戰略方針,決定集中兵力,縮短戰線,把山東、河南一帶的部隊向西集中,一律集結於遙關、華陰崗。先壓迫閻錫山一同反蔣,如果閻不從命,就先打山西,再打蔣介石。

馮的話剛說完,韓複榘就發了言,韓不願離開河南,不願放棄河南省主席的職位,再有,他跟蔣介石已默契,所以今天膽子壯了。

韓慷慨陳詞說道:“我們不應放棄河南,蔣介石是不敢來攻的。再說西北太窮,今年又欠收,老百姓還沒吃的,再來這麼多兵,怎麼養呀?這一切,馮先生要慎重考慮。再說閻錫山老奸巨滑,很難合作……”

馮玉祥沒等韓把話說完,便不耐煩地厲聲斥道:“西北再窮,也餓不死你!你那都是小孩子見解。”

說完又把桌子一拍,大聲喝道:“就這麼定了!”

韓複榘在華陰會議上受到馮玉祥的一頓訓斥,非常惱火,想到蔣介石夫妻對自己謙恭之態,想到馮對自己的種種歧視,舊怨新恨,一齊湧上心頭。開罷會,便乘車直奔陝州。陝州今為河南陝縣,古稱“甘棠”,位於豫陝交界的靈寶和渦他之間,為隴海鐵路中的大站,韓的二十師人馬已退到陝州駐紮,韓打定主意要把這支人馬帶走。

1929年5月22日,韓複榘將二十師兵力集中甘棠附近,聯合石友三由洛陽發出“電”,聲稱:

“為除民眾痛苦,遭逢事變,惟望維持和平,擁護中央。”次日,又發出兩個電,表示擁蔣。韓複榘叛馮附蔣由此開始,故韓的幕僚們把其陝州叛馮附蔣,美其名日“甘棠換寵”。

當時,蔣介石知道馮玉祥要對付他,但又摸不清馮為什麼急忙往西撤兵。正當蔣驚恐疑慮之際,忽接到韓、石表示投靠的電報,真是喜出望外,立刻複電嘉獎,並許所有駐陝甘部隊概歸韓指揮,並派石友三為討逆軍第十三路總指揮,又立即送現款五百萬元作為犒賞。蔣介石任命韓為河南省主席,石為安徽省主席。這樣,沒等馮正式發難,他的後院已經著火,自顧不暇了。因而,馮玉祥得到這一消息後,痛哭失聲,責罵自己“瞎了眼”,“認錯人了”。

從這以後,蔣介石以國民政府,國民黨中央名義,連日發布命令和決議:

1929年5月23日,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決議,革除馮玉祥的一切職務,永遠開除黨藉。同時,宣布馮屬下的高級將領均撤職查辦。25日,南京政府國務會議決定,下令查辦馮玉祥。在蔣記中央發表之各種文告中,稱馮玉祥為“統一之梗”、“破壞革命”、“陰險成性”、“反複無常”、“勾結蘇俄”、“背叛黨國”、“從假革命走向反革命”,是十惡不赦的“惡僚”。

這樣,蔣介石對他這位“如胞兄”的馮玉祥,大有寢其皮,食其肉而後快之意,文的、武的,正麵進攻與內部瓦解一齊向馮玉祥的西北軍壓過去,使馮玉祥處於十分困難的境地。

麵對著蔣介石的強大壓力,馮玉祥不敢冒然應戰,采取了免戰自守的防禦策略。5月27日,他發表下野通電,聲稱“潔身引退,以謝國人”,宣布“自5月27日起,所有各處電文,一概謝絕。從此入山讀書,遂我初衷”,當然,馮玉祥下野的真意絕不是為了讀書,而是以宣布隱退的策略,使蔣介石失去攻擊的目標,藉以保全實力,又可以解除閻錫山對他的懷疑,以便拉閻反蔣,和蔣介石再決一雌雄。馮玉祥的這一招,果然有些效果,蔣介石的武力進攻暫時停止了,一場鐵與血的爭奪戰,轉為縱橫捭闔的政治策劃,演出了一場蔣、閻、馮鬥法,三角追逐的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