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浪人掀風浪(1 / 3)

1931年冬,國民黨黨內派係的激烈鬥爭逐步已形成寧、粵合作的局麵,新組成的政府為鞏固地位,推舉原粵軍中的戰將陳銘樞出任京滬衛戍司令長官,並從贛南“剿共”前線抽調十九路軍前來京滬衛戍。在這以前還任命了粵軍中的將領戴戟為淞滬警備司令。

十九路軍部隊陸續進駐京滬,作了戰略部署:七十八師駐淞滬、南翔等地,師長區壽年,師部設在嘉定縣南翔鎮。該師以第一五六旅第六團一個團兵力進駐上海閘北,直接由淞滬警備司令戴戟指揮。該團長在領受任務時,戴戟司令說:“你團住在市區,對上海各界抗日救國運動,要給以熱情支持;對日本海軍陸戰隊登陸後的動態,要特別的警惕,防備其突然襲擊,如果膽敢來犯,則堅決予以痛擊。”

此外,十九路軍的另外兩個師是這樣部署的:六十師駐蘇州、常州、無錫一帶。沈漢光為師長,師部設在蘇州;六十一師第一旅接防龍潭、棲霞山、鎮江一帶,其餘部隊在南京待命。師長毛維壽,師部設在鎮江。十九路總指揮部設在南京;淞滬警備司令部設在上海龍華。

蔡廷鍇住進了上海法租界麥虞路金菊村公館。

今天的室外氣溫異常低,蔡廷鍇一大早起來以後就呆在家中。妻子蔡氏帶著女兒紹廬從廣東老家來了。女兒在寬敞的客廳裏天真活潑地嬉戲著,蔡夫人則坐在靠近壁爐的一個別致的沙發上為蔡廷鍇縫製內衣,這種溫馨的氣氛本該使他感到舒心。然而他卻是雙眉緊鎖,來回地在廳裏踱步,一支接一支地吸煙。

臨來上海前,他乘機去南京,專程拜見了新上任的京滬衛戍司令、自己的老上司陳銘樞。陳在自己的官邸設盛宴款待他。席間,談及南京與廣州之爭問題,陳告訴他說:“奧方要求你十九路軍捍衛京滬,及蔣總司令下野。”蔡廷鍇聽了一驚,認為粵方提出的條件未免過於苛求。同時,也為自己的十九路成了中央官僚們爭權奪利、相互討價還價的籌碼而感到可悲。他當時曾提醒過陳司令:“蔣總司令下野之事萬不可允粵方之要求。若此,結果又是分裂。”陳銘樞隻是微笑不語。

時下,政府改組已經多日,蔣介石也履行先前許下的諾言,下野返回奉化溪口。然而新的政府即無力使危機四伏的局勢有所緩和。新組閣的政府內部各派貌合神離,爭權奪利。觀此形勢,蔡廷鍇心裏十分沉重:這些黨政要人,黨國已到今日的田地,仍不能精誠團結起來拯救國家,又何以服眾?更讓他擔心的還是十九路軍的供給。直到現在,南京軍需署允諾下發的二十餘萬元不過是張空頭支票。更何況部隊過冬的棉衣、糧食了。常言道,軍無糧則不聚,堂堂“鐵軍”將如何生存?想他已不止一次地找過行政部部長孫科及財神宋子文,希望仍渺茫無盼。他掐滅手中的煙頭,幾大步來到二樓的書房兼辦公室,提筆給名為下野實際仍在操縱局勢的蔣介石寫了封求助信。

蔣先生台鑒:

國難日亟,倭寇進犯,廷鍇奉命率部衛戍京滬。自去年春南下入贛以來,十九路軍給養一直未有保障,加之執行“剿共”任務,實力在減。如今淞滬氣溫陡降,士兵仍無棉衣抵寒。如此以往,廷鍇惟恐不能維持部隊士氣,以完成衛戍中央之重任,有負於先生之期望……

蔣介石收到信後,立即給蔡廷鍇複信。

賢初吾弟:

數月不見,得悉我弟依然奮鬥不懈,介石聞之十分佩慰。十九路軍長期缺乏給養,而今士兵冒寒執行防務,是兄執政時期之失職,於今實為痛心疾首,理當彌補,盡快尋找機會與現執政者協商解決。賢弟用的是黨國棟梁,軍隊之將才。如今中正擔心的更是部隊久駐京滬,軍紀甚易廢馳。應不失時機提醒各官兵警惕……

“去他媽。”蔡廷鍇看了蔣介石的複信以後不覺罵出聲來。蔣介石在十九路軍的給養問題上也給他玩虛的,什麼“協商盡早解決”,無非十九路軍不是他的嫡係罷了,蔡廷鍇心想。

不過,部隊久駐城市的不利因素,也確實是蔡廷鍇擔心的一個問題。他覺得上海是最易使我軍墮落的地方,住滬的一般男女,無論往日操守如何,久處於燈紅酒綠的四麵包圍之中,也會變壞而墮落。於是,借口傳達蔣介石的訓示,在蘇州召集了十九路軍上校以上的軍官開會。會上強調:(一)十九路軍軍風軍紀需嚴格維護;(二)各級軍官需注重士兵體力與技術;(三)加強訓練現代兵器的使用;(四)在部隊經濟困難的情況下,要厲行節約;(五)軍政部無棉衣發給,由各師從公積金項目中的積蓄做將士的棉衣;(六)日寇不斷在淞滬附近尋事挑釁,全軍班長以上的軍官須輪流巡視偵察各路地形,以此應付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

會議結束,蔡廷鍇即微服察訪了蘇州附近駐軍的軍紀情況。皆聽得是讚譽。但仍不放心。回上海後特派便衣官時常在蘇滬一帶查巡,監督各部隊執行軍紀。

自“九·一八”事變以後,十九路軍的一些將領和士兵十分觀注東三省的局勢變化。

近來報上連日刊載馬占山等人的抗日消息。有報道說:“馬部在嫩江橋一仗,力挫日軍銳氣,使得日軍長驅直入黑龍江的計劃受到重阻。”蔡廷鍇知道後十分振奮。

他敬慕馬占山的氣慨。想到自己身為軍人,卻不能保衛國土,理直氣壯地奔赴沙場,於是,穿軍服出入上海租界時常地遇到外國人鄙視的目光,有時竟到了不敢抬頭的地步。實在是可憐可悲。與其這樣活著,何不效仿馬將軍,率領將士赴戰場與侵略者一搏?

這是入冬以來的第一場大雪,伴隨著呼嘯的北風,十九路軍旅以上的軍官不顧道路泥濘,從各駐防地趕到了上海金菊村蔡公館,他們各個都是神情嚴峻,等待著軍長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