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浪人掀風浪(2 / 3)

蔡廷鍇環視了一下客廳內坐著、站著的將校軍官,見沈光漢、張炎、翁照垣、區壽年、譚啟秀等高級將領已經到齊,開始說道:“諸位兄弟,我黨四大以後,國府仍是四分五裂,勾心鬥爭,南京的黨政要員們對日軍的侵略均無心抵抗,實際上助長了日冠擴大侵略的囂張氣焰。日軍在東北盜竊我祖陵墓,大肆摧殘中華文化,逼我兄弟去日本服苦役,迫我姐妹在日軍中充當娼妓。近日又從天津請了被推翻的清朝皇帝溥儀,欲在東北扶植傀儡政權,成立滿洲國。吾從報紙上得悉,原東北軍馬占山上將已在黑龍江起兵,打擊日寇,長我中華民族誌氣,實在令人振奮。今請諸位到寒舍一聚,意在商討本軍今後大計。望諸位同僚各抒己見。”

七十八師副師長譚啟秀先開了口:“日軍野心勃勃,侵略東三省隻是他們的第一步。倘若不加以製止,任其發展,勢必滅我中華民族。我等怎能坐以待斃?如今馬將軍已為我們開了個頭。我想,同是中國軍人,決不能袖手旁觀!”

蔡廷鍇滿意地點了點頭:“譚兄以為我們……

沒等蔡廷鍇說完,譚啟秀斬釘截鐵地說:“組織誌願義勇軍北上,支援馬將軍!”

“好主意,我同意。”六十師師長沈光漢大聲稱讚道。

六十一師副師長張炎說:“譚副師長的分析和我一致。日軍侵略我東三省並非是他們的最終目的,他們的目標是全中國。據情報,日軍已有揮師南下的跡象。在上海,前天就有日本的十四艘兵艦以保護日僑的名義,開進長江。我軍擔任京滬衛戍之職,一定要倍加警覺。同時,為支援馬占山將軍,理所應當抽調一部分人參加義勇軍。”

“好!真是英雄所見略同。”聽了將領們的發言,蔡廷鍇十分高興。組織誌願義勇軍也是他的主張。他深信隻要大家團結一致,有何攻而不克、戰而不勝的敵人呢?於是大聲說道:“看來,大家的意見是一致的。赴東北義勇軍稱號可為‘西南國民義勇軍’,由我親自統帥,下轄兩個旅,一個特務營。出發日期定在翌年正月底。”

為取得政府對此行動的支持和籌集義勇軍的所需費用。蔡廷鍇派人四處遊說南京軍政要員,唯不知蔣介石處如何辦好,即又寫書麵報告。蔣介石回示:“其勇可嘉,其事必敗,千萬不可行!”

蔡廷鍇對此回複早有思想準備,蔣介石向來懼怕日本人,不管怎樣,他已拿定了主意,義勇軍的將士也下定了決心。他們顧不了那麼多了。本來援助馬占山就準備搭上各自的性命,又何懼蔣介石的反對呢?在蔡廷鍇的帶領下,隊員們一個個咬破手指寫好了決死書。屆時,蔡廷鍇將聲明自己辭去十九路軍軍長職務,以一個普通國民的身份組織義勇軍北上。

“種種跡象表明:日軍有在上海挑起戰爭的企圖。需盡快召集駐滬軍事長官會議。”蔣光鼐放下電話,走到窗前,拉開帷布,讓晨光照射進來。他腦子卻在想著時才戴戟司令電話中提議的事情。昨晚他也沒有休息好,總是反反複複地分析著幾天來上海灘上發生的事情……

1月18日,有一群日本浪人、僧人在馬占山路上與張貼聲援東北抗日戰將馬占山標語的三友實業社棉織廠工人發生衝突,結果是日僧和棉織廠工人雙方都有受傷……

1月19日,前一天參加毆鬥的日本浪人到三友實業社前偵察,深夜便糾集五、六十人,各帶木棍武器等械鬥凶器,分兩路向該廠進發,一路由華德路結隊東行;一路由日商東華紗廠僻靜處穿過。由華德路來的浪人,與租界的巡捕發生衝突,衝突中有三名華捕被殺。由華德路來的浪人,在三友實業社毛巾廠的西北角砸搶以後縱火……

1月20日,勢態不斷擴大。下午,日浪人糾集日僑千餘名,在公共租界俱樂部,召開居留民大會,推選各路聯合會委員長為主席,安井等進行了煽動性的演講,當場通過決議,請電日本政府:出兵上海,鎮壓上海的排日運動。會後分兩路,一路前往日本駐上海領事館;另一路前往日本海軍陸戰隊總部請願。兩路人馬手執木棒、鐵棍沿街襲擊中國商店、車輛、人員……

對於日本浪人的行為,上海市市長吳鐵城當日派人前往日本領事館,麵見村井總領事,提出嚴重抗議;要求日本僑民以後不得再發生類似事件,並且嚴辦肇事凶手。村井當時對發生此事件表示遺憾,承認日本浪人此舉是屬於違法行為。

但出乎意料的是:1月21日上午10時許,日本領事館總領事村井反過來照會上海市市長吳鐵城,要求緝拿18日打傷日僧的凶犯,同時遞交了日本政府的書麵抗議和四項要求,要求盡快給予答複……

與此同時,日軍駐滬第一艦隊司令部在上海各報刊登告示,聲稱上海市政府若不給予滿意圓滿的答複,該艦隊將采取武力。

另據細探報,虹口公園一帶,日本兵三五成群、站崗甚密。日海軍陸戰隊本部戒備加強,並時有運兵車輛出入,有向前調兵的跡象,江麵上的日軍兵艦開始集結,火炮對準了閘北六團陣地……

回憶“九·一八”事變以來,國民黨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助長了日本帝國主義得寸進尺,吞並中國的野心。日軍在東三省得手以後,即開始沿海及長江沿線進行挑釁。而十九路軍初到淞滬駐防,人地生疏,情況不明,國民黨政府也從未有通報過上海的日軍活動情況。廣大官兵雖早有抗日的決心,但在組織準備和認識上都明顯不夠充分。以致不少官兵將抗日的立足點放在北上支援馬占山將軍上,忽視了眼前的敵人。現在我們作為指揮官的雖然基本上看清了日軍在上海的企圖,但戰前的準備工作還很不夠。必須盡快地動員全體官兵警惕起來,準備應付突變。蔣光鼐想著已不覺走到電話機旁,伸手去拿授話器的一瞬間發現門口站著一個人:“呀,賢初兄弟。”蔣光鼐心裏一陣欣喜,正準備給他去電話,他卻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