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問道:
“你們主力紅軍在贛東北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要到中央蘇區來?”
方誌純驚奇地說道:
“是中央調我們來參加第四次反‘圍剿''''的呀!您不知道嗎?”
他們哪裏想到,此時毛澤東已受排擠,不再指揮黨和軍隊了。但由於雙方衝突尚未公開,基於黨的紀律,毛澤東不便點明。
毛澤東沉默了一會,果斷地說:
“紅十軍不應該到中央來,而應該加強嘛。主力都調來了,家裏還有沒有部隊?”
這次是邵式平回答的,他說:
“我們準備在赤色警衛師的基礎上再組織一個軍。隻不過新組織一個軍,武器太少、太差,要是有點大炮就好了。”
毛澤東點點頭,說:
“這樣做是對的。至於裝備嗎,主要還得從敵人那裏奪取。炮、炮彈、槍支都應該支援你們一些,等打完仗再說吧。”
當談到幹部、戰士的思想狀況時,二人介紹說:“少部分幹部、戰士還是想回去。”
毛澤東認真地問道:
“跟中央說了沒有?要服從中央命令。”
“還沒說呢,隻是先跟您談。”
“要跟中央報告。”
方誌敏又想到另外一件事,語氣中不免忿忿不平:
“我們已經就贛東北蘇區的情況向博古同誌作了報告,但中央有的同誌對我們的彙報似乎不很重視。還不問青紅皂白地批了我們一頓,說我們太右傾。”
毛澤東聽了,十分嚴肅地說:
“這就不對了,你們作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嘛。怎麼不理不睬,還受批評呢!”
毛澤東對軍隊建設特別關心。他詳細詢問了贛東北紅軍的產生、成長和發展的情況,問了部隊作戰的戰略戰術。
當方、邵二人談到漆工鎮暴動,談到弋橫起義時,毛澤東問:
“你們開始暴動時有沒有鬥爭?”
“有。困難時有人想把槍埋掉,但方誌敏等領導同誌堅決不同意,參加暴動的絕大多數農民不同意,才沒埋成。”
毛澤東很高興,點點頭說:
“對,你們做得對。”
原來就在弋橫起義爆發前,受陳獨秀機會主義路線影響極深的潘雲飛、龐先飛、黃浩等人,被國民黨的血腥鎮壓嚇破了膽,在窯頭會議上,他們堅決主張不要搞武裝鬥爭,把槍埋起來,領導幹部躲到白區去。這種“右”的主張,一度造成了幹部的思想混亂,給贛東北的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以方誌敏、邵式平等同誌為代表的贛東北黨堅決反對,才使埋槍之事沒付諸實行。
在彙報中,毛澤東對贛東北根據地建設中的兩條路線鬥爭非常關心。當談到立三路線時,毛澤東問:
“立三路線叫你們截斷長江,你們截斷了沒有?”
“立三路線中央叫我們打九江,我們到了長江邊,一看,根本不行,就沒有去打。”
毛澤東點點頭:
“那很好,我們這點力量怎麼打得了呢!可就是有這麼一些人瞎指揮!”
談到當時的情況,毛澤東問:
“中央現在不是派了一個人去了嗎?”
“是,派了個曾洪易。”
“這個人怎麼樣?”
“這個人是蘇聯回來的,滿嘴新名詞,‘左''''得很,給根據地帶來了很大的損失。”說著,方、邵二人便一五一十地介紹了曾洪易到贛東北後的所作所為:
四中全會後,中央即派萬永誠、倪寶樹二人到贛東北省委,在葛源召開了縣以上幹部參加的省委擴大會議,由萬作政治報告,傳達了四中全會的內容。
省委擴大會認為,贛東北黨還有立三路線,必須立即改變;同時,黨內廣泛存在的右傾保守主義、封建地方觀念、富農路線、調和主義必須予以徹底地清除。
對於這些無中生有的指責,方誌敏十分憤怒,他反駁道:
“我以為,中央上述批評,是沒有事實根據的。贛東北黨領導贛東北人民創造了工農紅軍,創建了根據地,建立了蘇維埃政權,成績有目共睹。如果是右傾保守主義,封建地方觀念,路線都錯了,又怎樣解釋這些成績呢?”
省委擴大會議後,省委立即部分改組。由中央指定萬永誠為省委書記,倪寶樹為紅十軍政委,方誌敏仍為蘇維埃政府主席,邵式平仍為軍委主席。由於整個省委組織和紅十軍的領導沒有大的變動,萬永誠初到,對各方麵情況還不熟悉,故而無法立刻在實際工作中貫徹“左”傾路線。
正因為如此,“左”傾中央認定贛東北執行四中全會不徹底,於是於1931年又派曾洪易,以中央特派代表的身份來贛東北。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呂振球、聶洪均、關英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