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燾企圖分裂(2 / 2)

毛主席和黨中央決定,單獨帶一、三軍團北上,速出甘南。他們於10日夜間開拔,第二天淩晨,大家才知道,那天早晨,剛剛起床,底下就來報告,說葉劍英同誌不見了,指揮部的軍用地圖也不見了。前麵的部隊打來電話,說中央紅軍已經連夜出走,還放了警戒哨。何畏當時在紅軍大學,他跑來問:“是不是有命令叫走?”陳昌浩說:“我們沒下命令,趕緊叫他們回來!”發生了如此重大的意外事件,使徐向前愣了神,坐在床板上,半個鍾頭說不出話來。心想這是怎麼搞的呀,走也不告訴我們一聲呀,大家毫無思想準備呀,感到心情沉重,很受刺激,腦袋麻木得很。前麵有人不明真象,打電話來請示:“中央紅軍走了,還對我們警戒,打不打?”陳昌浩拿著電話筒,問徐怎麼辦?徐說:“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叫他們聽指揮,無論如何不能打!”陳昌浩不錯,作了答複,避免了事態的進一步惡化。他是政治委員,有最後決定權,假如他感情用事,下決心打,是很難阻止的。在這點上,不能否認陳昌浩同誌維護團結的作用。那天上午,前敵指揮部開了鍋,人來人往,亂哄哄的。他心情極壞,躺在床板上,蒙起頭來,不想說一句話。陳昌浩十分激動,說了些難聽的話,還給張國燾寫了報告。

張國燾麵對黨中央這種連電誠懇勸告與敦促他率部北上的指示無動於衷。兩支紅軍是繼續向北進攻,開創新局麵,還是南下逃跑、退居一隅?是團結還是分裂?紅軍和中國革命處於一個嚴峻時刻。

當時,張國燾給中央的電報,黨中央給張國燾的電報和指令,一般均同時告前敵總指揮部。葉劍英同誌以其高度的政治銳敏性和洞察力,進一步看出了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妄圖篡奪最高領導權的陰謀,提高了警惕性。作戰科和機要科譯電人員亦從來往電報中知道了黨中央同張國燾關於紅軍北上與南下方針的爭論情況。

張國燾仍然頑固堅持其南下逃跑方針,對黨中央的電示竟惱羞成怒。9月9日,張國燾背著黨中央電令陳昌浩率右路軍南下,並提出要“徹底開展黨內鬥爭”,企圖分裂和危害黨中央。

徐向前得知這個情況後,迅即告前敵總指揮部葉劍英參謀長。葉劍英同誌立即將這一重要情況報告了黨中央。

毛澤東同誌獲悉後,立即去第三軍軍部,同張聞天、周恩來、博古、王稼祥等中央領導同誌緊急開會商議。認為:繼續說服、等待張國燾率左路軍北上,不僅沒有可能,反會招致不堪設想的後果,故果斷作出決定,率領第一、第三軍和軍委直屬隊於10日拂曉前迅速北上,脫離危險地區。

當晚,葉參謀長來到作戰科,看到屋裏沒有別人,便悄悄問徐向前:“呂繼熙有甘肅、陝西的地圖吧?”徐當即向他報告說:“在包座戰鬥中隻繳獲了一份完整的十萬分之一的甘肅全圖,沒有陝西省圖。”葉參謀長說:“你把這份甘肅省圖給我。”徐從文件箱裏取出這份地圖,交給了葉參謀長。

就在這天深夜,葉劍英同誌以籌糧為名,離開了潘州村小經堂,於10日淩晨奔向牙弄、阿西茸,跟隨黨中央、毛澤東同誌帶領軍委直屬機關踏上了北上的征途。陳昌浩和畢占雲、賴光勳、陳茂生等仍留在總指揮部工作。

9月10日早晨,何畏坐著擔架來總指揮部,向陳昌浩報告說,黨中央、軍委直屬單位和毛澤東已率領第三軍向北挺進了。何畏還拿著毛澤東、周恩來親筆署名要紅軍大學立即向北出發的命令。陳昌浩得知這一信息後,立即召集四軍、三十軍和指揮部一部分領導幹部來指揮部開會。陳說,他們走了怎麼辦?李特、何畏兩人主張派部隊尾追,但徐向前和其他到會同誌堅決不同意這種做法,認為:“不能用對付敵人的辦法,去對待我們自己的同誌?!”迫於這種形勢,陳昌浩不得不說:“既然這樣,就分道揚鑣吧,他們走他們的,我們走我們的。”會後,陳昌浩還是派李特帶了一隊騎兵去追中央,進行“勸說”。當李特追上第三軍時,毛澤東彭德懷同誌接見了他,對他堅持張國燾那套論調進行了嚴肅的批評,同時,中央一再要李特轉告張國燾、陳昌浩執行中央決定,率部北上。陳昌浩聽到李特回來傳達說:黨中央認為北上方針是正確的,南下川康十分不利,希望張國燾、陳昌浩認清形勢,率領左、右路軍跟進。如果一時想不通,過一段時間想通了,再北進,中央也歡迎。望以革命大局為重,有何意見,可隨時電商。

葉劍英同誌在同張國燾企圖分裂和危害黨中央的鬥爭中的功績,後來毛澤東和中央領導同誌曾多次提到,給予很高的評價。1985年9月16日黨的十二屆四中全會給葉劍英同誌的致敬信中說:“長征途中,您同張國燾企圖危害中央和中央紅軍的陰謀進行了勇敢機智的鬥爭,為黨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