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渭河越六盤山(3 / 3)

耿飆:“你們都在這裏,我們得負責啦!”

他用夾著香煙的手來回擺擺:“咳!沒什麼大不了的。你們有一個大隊嘛,敵人不敢來。”

耿飆悄悄地對他說:“名義上是大隊,可總共才4個連哪。”

毛澤東同誌笑著說:“怎麼,嫌少啦?以後再擴大嘛。”他用手向露出曙光的原野上劃了個大圓圈:“就在這兒站穩腳跟,再打出去!”

耿飆靜靜地聽著,久久地回味著這句話:

“站穩腳跟,再打出去!”

第二天,耿飆與毛澤東等同誌一起,向六盤山進發了。

當時蔣介石不顧民族重重危機和岌岌可危的華北局勢,在所謂“攘外必先安內”的賣國政策下,竟於10月2日出任所謂“西北剿匪總司令”,任命張學良為副總司令,朱紹良、於學忠楊虎城為一、二、三路軍司令。他們一方麵拚命追擊,不讓紅軍有喘息機會;另一方麵,又怕紅軍和陝北紅軍會合,急忙調集“中央軍”及東北軍六十七軍王以哲、五十七軍董英斌全部及萬福麟一部共二十多萬人,對陝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圍剿”。並任命孫楚為“陝北剿匪總指揮”,企圖消滅陝北的紅軍,從而使長征紅軍不能夠到達陝北。紅軍為了保全和發展紅軍的力量,迅速北上抗日,所以在這一段行軍中,一般不和敵人硬打,隻是在敵人一定要窮追攔阻,被惹火了的時候,才把他們打得個稀爛。

10月7日下午兩點,隊伍正向六盤山進發,通信員策馬奔來,迫不及待地在馬上報告說:

“隊長、政委,縱隊首長請你們馬上到前麵山上去!”

楊成武與王開湘立即跳上戰馬,快速向前,越過一個山坡,隻見縱隊首長站在那裏,聶政委手裏拄著一根棍子,凝視著前方;聶政委左邊站著的是林彪;左參謀長正舉著望遠鏡在細細觀察。啊,再一看,毛主席也站在山坡上,昂首遠望,他穿著一件藍布長袍子,連日奔波疲勞,臉龐顯得消瘦多了。他手裏握著一根細細的棍子,在空中點著說什麼。他的旁邊站著一大隊大隊長楊得誌同誌、政委肖華同誌、五大隊大隊長張春山同誌和政委賴傳珠同誌。

大家知道,自從離開哈達鋪以來,毛主席和縱隊首長一起,總是帶著一、四、五這三個大隊走在前麵,每天的行軍、作戰、宿營都是毛主席和縱隊首長親自指揮的。大家幾乎天天都可以看到毛主席。

楊成武和王開湘下馬敬禮報告。

毛主席這時回過頭來笑笑說:“好,都來了,現在說一說。”然後,他指著遠方又說,“都看到了吧,隘口下邊有個村子叫青石嘴,據確切情報,那裏駐紮著敵人東北軍騎兵第七師的一個團,有幾百匹馬,別小看它,我們要消滅這股敵人,不然它攔著我們的去路。”

毛主席這時轉過身來,從警衛員手裏接過兩塊餅子,一邊把它分成幾塊,一邊問:“都沒吃午飯吧?”

大家點點頭。

毛主席爽朗地笑笑,說:“那好,分而食之,打下了青石嘴,再吃好飯!”說完將餅子分給大家。

每人從毛主席手裏接過一小塊,而且都高高興興地吃了起來。

毛主席一邊嚼著餅子,一邊說:“一定要消滅它們,搬開攔路石,一大隊、五大隊左右迂回,記住,一定要迂回,由四大隊直接衝鋒!”然後他又轉過臉來,看看王開湘同誌,又說,“四大隊是有名的英勇衝鋒的紅四團嘛,要發揚你們的特點,動作要快,要猛,要狠!”

“是,一定遵照毛主席指示,猛打猛衝!”

這時毛主席從敬衛員手中接過水壺,擰開壺蓋,倒了一點水在壺蓋裏,遞給大家,說:“你們每個人喝一口吧,喝完了,就去打!”

“是!”同誌們接過壺蓋,仰起脖子,將蓋子裏的水一飲而盡。

待大家一個個喝完,楊成武望望縱隊首長,問:“首長還有什麼交代的嗎?”

縱隊首長搖搖頭,說:“沒有,照毛主席的命令執行。”

毛主席痛快地說:“那好,交代完畢,分頭執行,我在這裏看著你們打!”

大家辭別毛主席,騎上馬。雖然西北高原的秋風尖利,可心裏暖洋洋的,揮鞭策馬,一會兒便回到了大隊。

同誌們一聽說有仗打,而且是毛主席親自指揮,還聽說毛主席特意提到了有名的英勇衝鋒的紅四團,鼓勵大家發揚過去優良的戰鬥作風,大家的情緒可高了,在楊成武等召開的動員會上,紛紛表示:一定要打好青石嘴這一仗,決不辜負毛主席的期望。

不用再多說什麼,部隊便鬥誌昂揚地投入了戰鬥。戰士們以飛快的速度,悄悄翻過埡口,正麵接近埡口下的村莊青石嘴。

這時,一大隊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北邊迂回插進青石嘴後邊,五大隊也迂回南邊,截斷平固公路,形成了一個鉗形包圍,敵人騎七師的這個團便成了甕中之鱉。

一聲槍響,各大隊分路出擊,一齊壓向敵人。伴隨著千百人的喊殺聲和槍炮聲,一刹那,戰士們就衝進了青石嘴這個山村,這時敵人正在開飯,幾百匹馬係在村頭來不及解,他們就被紅軍打死的打死,繳槍的繳槍了。那膘肥、高大的戰馬,自然也就成了紅軍的戰利品。

戰鬥不到半個小時,3個大隊勝利會合了,與繳獲的花名冊一對照,人員、馬匹,一點不少。經過清點,還發現多出了十多輛馬車的子彈和軍裝,還有大批的布匹。原來,這是“西北剿總”送來的東西,這裏的敵人剛剛收到,沒想到,他們還未來得及享用,就全部“移交”給紅軍了。這些馬匹,後來按照毛主席和縱隊首長的指示,把一部分交給一縱隊偵察連,大部分交給了縱隊,由縱隊組建了紅軍的騎兵偵察連。紅軍的騎兵偵察連有了那麼多的馬匹,“氣”可“粗”了,以後又逐步擴建,組成了1個騎兵營。至於那些軍裝、布匹,除少量留下一部分外,其餘的都按照縱隊首長指示上繳和發給了傷病員。至於那些俘虜,經過政治思想教育,說明紅軍的宗旨,凡是覺悟過來了的也都高高興興地自動參加了紅軍。

戰鬥結束以後,剛打掃完戰場,軍委就指示楊成武所在的大隊前進20裏宿營,並命令他們明天向環縣方向前進。大隊又立即出發。戰士們舉著的紅旗在迎風招展,隊伍像奔騰的鐵流湧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