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人們的傳說還有很多。沒有什麼奇怪的,出於好奇,出於親切,更多的人則是出於企盼。誰不希望共產黨的隊伍給他們這陰霾的天空裏送來一片明媚的陽光。
挺遺憾。一小時前,當林彪被一群軍人簇擁著走進這座院落的時候,很多人都沒有看清他的麵貌,隻是瞅了個背影,一個精瘦卻顯示著軍人風采的背影。一切遺憾都由這個背影產生。他確實來得太突然了,好像是從飛機上下來的,又好像是從地下什麼地方冒出來的。總之,神不知鬼不覺地他就出現在楊柳青了。人們還沒有轉過彎兒來,他已經飛快地進了小院低矮的街門。羅榮桓是最後進去的,他走得很慢,人們還記得他臉上的笑,朝圍觀的人親切地笑著。有人把羅榮桓當成了林彪,還說,林總這笑就是和別人不一樣。
小院落門口加了崗哨,街上也加了崗哨。鎮上的人們隻能站在遠遠的地方望那崗哨,望著那座變得神秘起來的院落。
此刻,劉亞樓正在正北的一間屋子裏主持一個重要會議,部署天津戰役。
從楊柳青的街麵上一點兒也看不出這裏會聚集那麼多的高級將領。哨兵不知什麼時候悄悄地躲進了門樓裏。不過,街上的流動哨好像增加了。
這裏距離天津市區20裏。
天津是華北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它與上海、廣州、武漢合稱中國四大商埠。天津當時擁有200萬人口。市區被子牙河、北運河、南運河、金鍾河、新開河、牆子河和海河等切成諸多片段。整個地勢低窪,不利於大兵團作戰。市區北麵、西麵較高。城南地形開闊,南北兩麵都有高大堅固的建築物,東、西兩麵多為墳地。城的中心地帶有海光寺、中原公司等高大建築物。這些很難改變的自然條件造成了天津是個易守難攻的城市。
人們不能不佩服陳長捷有眼力。早在1947年初,他似乎就已經預料到解放軍終究會有一日要攻打天,就開始增修城防工事了。
到解放軍攻城的前一個月,提前一年修築的天津的所有工事已初具規模。市區內外共有380座大碉堡,小碉堡無以數計。他們以大碉堡為核心,布設了許多地堡群,構成了堅固的防禦體係。天津市很多地段過去沒有城牆和護城河,陳長捷下令:環繞全城挖掘深3米、寬10米、長50公裏的護城河,引進運河、海河的水,使護城河水位經常保持在1.5至2.5米。護城河外側建起了碉堡群、鹿砦和地雷群以及20餘個外圍據點;內側修起了5米高的土牆,牆上設有鐵絲網、電網,每30公尺就有一個碉堡。牆的內側有環市公路,便於調動部隊;通往核心區的重要街道、路口均修有碉堡,並埋設了美國造的觸發拋射地雷……
陳長捷視察了這些城防工事後,臉上浮現出得意而輕蔑的笑容。得意與輕蔑攪和在一起,竟使這位司令感到渾身輕飄飄。
驀地,他的笑容消失,幾乎是怒罵似的下了一道命令:“燒!放火!城郊5裏以內任何東西都不許存在!”
一場大火斷斷續續地燃燒了一天一夜。村莊化成了灰燼,田野化成了灰燼,樹叢化成了灰燼……5裏寬的無人區就這樣出現了。
陳長捷想到共軍將赤裸裸地暴露在5裏寬的無人區,更加輕鬆了。
他們利用海光寺、中原公司和警備司令部的高大建築物構成了市區的防禦中心陣地。戰鬥力較強的部隊都在此處防守。北部也是防守重點。城南部多為水網區,有許多的建築物,工事構築也堅固,兵力相對弱一些。
陳長捷太得意了。10個正規師,4個特種兵團,還有地方部隊,一共13萬守備兵力,再加上這深溝高壘、河流障礙,還能守不住天津市?他說:“不嫌兵單,還恃陣固。堅持到糧盡彈竭!”
東北野戰軍桑園指揮所正北的屋子裏,劉亞樓的講話已近尾聲:“我軍對天津的攻擊部署是:東西並進,攔腰截斷。先南後北,然後分割圍殲!也就是說,先吃肉後啃骨頭!”會場的氣氛活躍起來,有人發出了輕快的笑聲。
林彪沒有參加會。但這時他從自己的屋裏出來,在窗前走著。他也在笑,大概也聽到了劉亞樓的話。
慘痛的敗仗發生在總攻天津前夕,出師不利。
炮團奉命抽出4個連隊支援步兵某團圍殲外地之敵。炮團的頭頭腦腦把這次任務看得很輕、很淡,不就是幾股殘兵敗將嗎?讓幾個步兵連隊抿它們幾指頭不就斷氣了,幹嗎還要驚動我們炮團?
輕敵思想是一種瘟疫,由團部影響到營裏,又從營裏影響到連隊,整個炮團的戰前準備工作非常粗疏。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沒有人認為這是粗疏。
炮彈的分類幾乎沒有進行,許多炮彈裝不進炮膛。一部分炮雖然拖上了陣地,但是標定點選得不恰當。大部分炮陣地構築得草草率率,別說符合實戰要求,連花架子都沒有擺起來。戰鬥打響,陣地上連長無影,營長無聲,團長連信兒也沒有。
於是,戰鬥命令下達了。
可以想象得出,不該發生的問題接二連三地出現了:
有個連隊竟然無人知道哪門炮是基準炮。連長說是2號炮。觀測員說是1號炮。結果呢,真正的基準炮是3號炮。氣得連長吹胡子瞪眼地罵觀測員:你怎麼搞的?觀測員當然不服氣,心裏嘀咕:你不是也沒弄對嗎!
還有一個連的矛盾發生在炮手與班長之間。幾個炮手端著分錯了類的炮彈,急得滿頭淌汗:“班長,這炮彈他娘的長個兒了,進不了膛!”班長跑過去試幾次,照樣進不去,他也罵娘了:“操!你們他媽的早些時候都吊喪去了?”
就是把幾代祖宗抬出來罵上三天三夜也解不了圍。炮照樣打不準,敵人照樣不低頭。輕敵必然為敵人所戲弄。傲兵肯定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飛出膛的數千發炮彈隻有3發命中了敵人的碉堡。隻有3發!而且僅僅推了碉堡的一層皮。而敵人打過來的炮彈命中率幾乎達到半數。不少戰士倒下了。
這是一份恥辱的記載。敵人像他們的碉堡一樣屹立不動。
當然,最後終究有人把他們幹掉了。不過,這事與炮團無關,他們已經撤回來,正在總結慘痛的教訓。打了敗仗,臉上無光。炮團的4個連隊下了戰場後,戰士們走路連頭都不敢抬,總覺得有那麼多的目光像刺一樣射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