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部分 小學畢業達標指導三十講(二)(1 / 1)

第三講漢字的筆畫、筆順、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

(教學目標)

1.掌握學過的2500個左右的漢字。做到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理解字義。

2.掌握漢字基本筆畫名稱、筆順規則、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

3.能用鋼筆書寫正確、端正、整潔的字,並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練習寫毛筆字。

(教學提示)

一、漢字的筆畫寫字時,從落筆到抬筆,就叫“一筆”或“一畫”。漢字常用的筆畫有24種,其中最基本的有“點、橫、豎、撇、捺、提、折、鉤”8種。

二、漢字的筆順

寫字時筆畫的先後順序叫筆順.按筆順把下麵這些字一筆一筆寫出來。

漢字有7項常用筆順規則: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先裏麵後封口,先中間後兩邊。上麵三個字你是按這些筆順規則分析的嗎?

分析字的筆順還要注意兩種情況:一是少數結構特別的字。

三、偏旁部首

說說“巒”、“峭”、“崇”二個字分別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3

由兩個以上獨體字組成的字,叫合體字。組成合體字的各個部分稱作偏旁。如“蝴”字的“山”、“肖”都是偏旁。偏旁相同的部分稱作部首。上麵三個字相同的偏旁是“山”,都屬“山'’部。由此可見,部首都是偏旁,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另外.偏旁相同,部位不同,就可能成為音、形、義都不同的字,如“含”和“吟”掌握了偏旁部首,有助於分析字形,提高查字典的速度。

四、間架結構

間架是指字的各個部分所占的大小、高矮、上下、左右位置。結構是指筆畫或偏旁部首在一個字中的部位。合體字最基本的結構方式有: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和全包圍結構。漢字的間架結構都有一定的規矩,寫得合乎規矩的字才美觀。比如:“要”、“想”、“筆”二個字都是上下結構,但間架比例不同,“要”上下相等曰,“想”上大下小,“筆”上小下大,再如左右結構的“林”、“河”、“到”,“林”左右對稱田,“河”左窄右寬,“到”左寬右窄。

第四講理解字義

(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字在詞句中的意思。

2.在理解字義的基礎上,能用字組詞、造句、說話、寫話。

(教學提示)

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字時,一是通過查字典弄懂字義,二是結合詞句理解字義。漢字中,有的字,讀音隻有一種,但可以表示幾種不同的意思,這就更需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來理解字義。

一、結合詞語理解字義

說說下麵帶點字在詞語中的意思。

第①組中的“張”,“東張西望”.中是“看”的意思,詞義是“這裏看那裏看”;在“張冠李戴”中是指“姓張的”,整個詞是“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的意思;“張掛”即把東西展開掛起的意思,“張”在這裏是“展開”的意思;在“誇張”中是“擴大”的意思。

第②組中的“屈”,在不同的詞語中意思也不同,“頑強不屈”,“屈”是“屈服”的意思。“能屈能伸”,“屈”在這裏與“伸”是相對的,即“彎曲”的意思是理屈詞窮“屈”是“理虧”的意思。

二、結合句子理解字義

說說下麵帶點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她兩鬢斑白。

②我不需要什麼自白。

③豈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

④自己的傷自己明白。

⑤東方發自。

⑥交了一張自卷。

“白”這個常的字在上麵6個句子中的意思各不相同,①指的是“顏色”,②是“陳述”,③是“沒有價值或沒有意義”,④是“清楚”,⑤是“亮”,⑥是“空”。它在句中的具體意思與整個句子的意思密切相關。所以,分析字義時,要結合句子來理解,有的還要結合上下文來理解。

漢字中,有些不同的字,可以表示同一個意思。如:“講”、“談”可以表示“說”;“凍”、“寒”可以表示“冷”;“佳”可以表示“好”。這些可以表示同一個意思的字,在運用時,要根據需要或習慣用法來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