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用詞要恰當。主要是應該掌握詞的感情色彩、範圍、輕重等。一位同學寫《謝謝你,老師》,有這樣的一句話:“老師可好啦,要求我們很嚴,總是那麼嚴厲,臉上冷冰冰的。”“嚴厲”、“冷冰冰”兩個詞都不恰當,結果這位老師不是好,而是差了。還有一位同學寫“我們的教室很寬闊”,教室隻能用“寬敞”來形容。”“成績”,“成就”都是用在學習工作上有出色的表現,但是兩個詞輕重不同。“成就”比“成績”要重。“爸爸的工作是有成績的”。“李四光爺爺在地質勘探方麵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兩同不能互換。
另外,用形容詞要恰當。一位同學寫《參觀學校陳列室》,開始這樣寫:“我一進門,就像入了仙境一般,輕飄飄的,舒服極了。”學校陳列室是莊嚴的場所,用“仙境”來形容陳列室,用“輕飄飄”、“舒服”來形容參觀陳列室的感受是不妥的。
(練習題)
一、讀寫下麵的話,恰當地抒發自己的真實感情
①誰都知道,當一個人失去深深愛他的人以後,將是什麼樣的滋味。當敘利奧聽到父親說不再管他的時候,心裏真是好難過啊!可他卻不把真情告訴父親,因為他太愛父親了,他願意為父親分擔一些勞累,可以說他把自己那質樸純真的愛全部奉獻給了父親。讀到這裏,我眼睛有些模糊了。
②為了分擔母親的重任,楊科8歲就做了牧童,柔弱的肩膀過早地拉起了生活的纖繩,資本主義社會剝奪了他上學的權利,而在我們國家裏,凡是適齡兒童都要上學,國家在教育上大力投資,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聆聽老師的教誨,盡情享受著童年的歡樂和黨的陽光雨露。
看看我們金色的童年,想想楊科的悲慘遭遇。
③《古井》,它主要寫了生活在古井周圍的鄉親們,在古井風格的陶冶下,長年不斷地幫助兩位孤寡老人挑水的事,讚揚了鄉親們無私地向別人奉獻而對別人一無所求的美好品質。
讀了《古井》這篇文章,我掩卷沉思。
第二十八講合理聯想重視修改
(教學目標)
1.懂得什麼是聯想,作文時應展開聯想,使文章內容更加充實。
2.掌握修改文章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教學提示)
一、合理聯想
播寫自己喜愛的事物常常要聯想,這是寫作中經常用的一種方法。人們常說的“觸景生情”、“睹物思人”就是這個意思。聯想是由眼前看到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如看到眼前含苞待放的花朵而想到幸福成長的兒童,看到小樹茁壯成長而想到園丁的辛勤勞動。這種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係,由此及彼的想象思維活動叫作聯想。作文時恰當地運用聯想,可以使文章的內容更豐富更生動形象,感情更充沛,中心更突出。
在寫作時,展開聯想,一是要有聯係點,二是要合情合理。聯想的方法是由此及彼。例如:《我的小剪刀》。
“暑假裏,大姨從香港演出歸來,送給我一把小剪刀3它的骨架是藍色的塑料,前頭是兩片閃光的刀片。我自從有了它,做了許多紙4奠型玩具。這把小剪刀是我國台灣的產品,我多麼盼望,有一天,我能和台灣小朋友在一起,用這把小剪刀剪出親人團聚的字樣啊!”
作者的聯係點是“台灣”,從眼前小剪刀是我國台灣的產品”,聯想到“有一天能和台灣小朋友團聚在一起”,表達了小小心靈盼望祖國統一的心情,以及對台灣同胞的一片深情。含義是比較深遠的。
我們學過的課文就很好地運用了聯想的寫法。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從火柴擦燃後,想到“小蠟燭”,想到“大火爐”,“烤鵝正冒著香氣”,聖誕樹上幾千支明晃晃的蠟燭'通過一係列的聯想,把小姑娘對“溫暖”、“飽食”、“歡樂”的渴望,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小姑娘在那種社會裏的渴望隻能是空想,有力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
又如一位作者寫炎熱的夏天落了一場好雨。從屋前的雨想到遠方田野的禾苗,喝了雨,綠油油的。從夏天想到了秋天,“我仿佛看到今年的莊稼又獲得了大豐收,人們笑逐顏開,歡慶美好的生活。”作者的聯想是以事實為依據的,雨水滋潤禾苗,聯想到豐收後的喜悅,是合情合理的。
但聯想又不同於亂想,事物之間要有聯係,才可以聯想。聯想部分往往用上“仿佛”、“好像”、“簡直”等詞。
如一位同學寫《讚綠葉》,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綠葉是平凡的,它默默地進行光合作用,但它的精神是偉大的。看到綠葉,我仿佛看到四化建設中的無數無名英雄,他們雖然貌不出眾,語不驚人,但一直在勤勤懇懇默默無聞地工作著。他們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著自己的一切。”
這段話從讚美綠葉,聯想到讚美具有綠葉精神的人,恰當地闡明了文章的中心綠葉和“人”之間也還是有聯係點,“平凡”、“默默工作”就是聯係點,也可以說是相似點。
再看一位小同學習作中的一段話:“今年六月二十四日下午,我一進教室,便看見教室的一角擠滿了人。他們在幹什麼呢?我得過去看看我隻走了幾步,就聽見班長在宣傳:‘同學們,我們縣的瑤族人民遭受了水災。我們獻上一片愛心吧!有物捐物,有錢捐錢……’,‘我捐一支筆。’‘我捐一塊錢’同學們熱烈地響應。我忙翻翻自己的口袋,找出了五元錢,排在了捐獻隊伍的後。我好像看到了災區人民在哭呢!是振作精神,還是埋怨呢?”
由送東西,想到接到東西的情景本是很自然。而“我”聯想的是災區人民受災時的情景,而不是接到捐物的情景。隻要這樣改一改就好多了。
“我好像看到災區人民接到東西,眼裏流出了感激的眼淚,年老的爺爺會說:“還是社會主義好,階級情誼深啊!’青年人會說:‘我們要振作精神,奪取抗災的勝利!’”
二、重視修改
文章寫完了,還要進行修改。修改的目的是:改正錯誤,彌補不足,推敲詞語,確切地表達中心思想。俗話說:“文章不厭百回改”就是這個道理。要培養自我修改的習慣,讓作者在修改中發現自己的進步,從而提高寫作的熱情和信心。這是十分重要的。修改文章的方法一般是“五看”:一看是不是符合題意,中心是否明確;二看層次是不是清楚,內容是否具體;三看開頭、結尾和過渡是否得當;四看語句是不是通順,用詞是否準確;五看是不是有錯別字,是否用錯標點符號。
平時作文的修改,應該按“五看”一步一步地檢查,養成良好修改文章的習慣。隻有加強修改文章的練習,才能在考試時敏銳地發現問題。前麵看已經說過了,這裏重點談談後“兩看”的修改問題,修改的方法是“增、刪、補、改”。
句子的修改
作文中句子的毛病,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①句子的結構不全。
如:“雷鋒叔叔,要牢記您‘明天還有明天的事’這句良言,經常用它來鞭策自己。”
這句話隻要在“要牢記”前增一個“我”字就行了。不然掉了“我”這個主語,會讓讀者誤解為雷鋒叔叔牢記良言。不能正確表達自己要表述的意思。還有缺賓語,補語等情況,自己閱讀自己的作文時,要認真檢查。
②用詞重複。
如:“學習語文,也要一步一步地循序漸進。
句子中,“一步一步地”與“循序漸進”重複了,改成“學習語文也要循序漸進:簡單明了。
③詞序顛倒3
如:“我們做作業,必須認真改正並及時發現作業中的錯誤。”
句子中,“認真改正”與“及時發現”兩個詞語的順序要改過來。按常理,隻有先發現錯誤,才能改正錯誤,應改為“必須及時發現並認真改正作業中的錯誤。
④概念混亂
如:“星期天,我跟姐姐、爸爸、弟弟、媽媽到動物園去玩,看見許多好玩的飛禽走獸:有獅子、孔雀、河馬、鸚鵡,還有在水中遊泳的海豹。”
句子中,對人物、動物的敘述,由於概念混亂,分類不當,所以讀起來顯得非常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