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批評者多,頌揚者少(1 / 1)

於是劉勰根據他對作家的要求開始批評一係列作家。

司馬相如——漢代著名辭賦家,卻“竊妻而受金”。《漢書》記載,司馬相如用琴聲引誘卓文君,與卓文君私奔;他到蜀地時又受賄,以致把官位也弄丟了。這是道德修養上暴露出來的問題,是文人無德的表現。

揚雄——漢代著名辭賦家,“嗜酒而少算”。據《漢書》記載:揚雄家貧卻嗜酒如命,很少為家庭打算。

敬通——馮衍,字敬通,東漢初作家,他“不循廉隅”,“廉隅”,棱角,這裏是說他行為不端。據《後漢書》記載,馮因妻子悍忌,不讓納妾而將其趕走。

杜篤——東漢作家,“請求無厭”。據《後漢書》記載,他與美陽縣令相交,多次請托,以至縣令生怨,把他拘捕起來,送往京師。

班固——東漢著名作家,“諂竇以作威”,他向大將軍竇憲諂媚而作威作福。據《後漢書》記載班固曾在竇憲手下任護軍,他放任他的子侄輩在外橫行霸道,大家都怕得罪竇憲而緘口不語。

馬融——東漢著名學者,“黨梁而黷貨”,結黨營私,並貪汙受賄。

文舉——孔融,字文舉,“傲誕以速(招致)誅”,據《後漢書》記載:孔融傲慢無禮而被曹操所誅殺。

正平——禰衡,字正平,建安時期作家,他“狂憨以致戮”。據《後漢書》記載,禰衡從小就有才辯,但使氣驕傲,好驕時慢物。因為拒絕曹操的召見,被罰作鼓史,而禰衡竟然當眾裸身擊鼓並辱罵曹操,後來曹操借別人之手把他殺掉。

仲宣——建安七子之一,“輕脆以躁競”,性情輕率,但急於想做官。

孔璋——陳琳,字孔璋,建安七子之一,“傯恫以粗疏”,據《三國誌》記載,最早他替袁紹寫信罵曹操,袁紹失敗,又轉而謝罪投奔曹操。

丁儀——建安時期文人,“貪婪以乞貸”。

路粹——建安文人,“餔啜而無恥”,是說他貪吃又無恥,“無恥”是指他替曹操陷害孔融。

潘嶽——西晉作家,“詭儔於憫懷”,意思是此人善搞陰謀。據《晉書》記載,賈後欲廢太子,設計將他騙至別室灌醉,然後叫潘嶽起草一篇有反叛之意的禱神文,威逼太子照抄以呈帝,帝怒,貶太子為庶人。

陸機——西晉作家,“傾仄於賈郭”,倒向賈謐和郭彰,行為不端。據《晉書》記載:陸機巴結權門,與賈後賈謐等親善,為此被別人譏笑。

傅玄——西晉作家,“剛隘而詈台”,“詈”,罵人,“台”這裏指尚書台,這裏說傅玄剛愎而心胸狹窄。據《晉書》記載,傅玄當時為司隸校尉,獻皇後死於崇順宮,設喪位。當時對他的喪位安排欠妥,他就大罵開來。

孫楚——西晉文學家,“狠愎而訟府”,意謂他在將軍府與人爭辯是非。據《晉書》記載,孫楚到驃騎將軍石苞幕府謀事,自以為有才,見麵時不拜,二人從此不和。

到此,劉勰一口氣已點了16人加以批判。然後開始批評“古之將相”,其中有管仲、吳起、陳平、周勃、灌嬰、孔光、董賢、王戎也被點名批評,總共批評了24人。讚美的隻有子夏、浚衝、屈原、賈誼、鄒陽、枚乘、黃香、徐幹、庾元規和魯國的敬薑10人。劉勰指出:“彼揚、馬之徒,有文無質,所以終乎下位也。”這裏的“無質”,是指無德,因為最後的“讚”提出了“文德”問題。文人不能無德,文德是對文人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劉勰的眼裏,“文德”是非常重要的。劉勰這個要求至今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