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卷第二02(1 / 3)

【纂疏】嚴氏曰:「蔓菁,郭璞雲『今菘菜』[25],江南有菘,江北有蔓菁,相似而異。蔓又作蕪。《本草》:『蔓菁生北土,春食苗,夏食心,秋食莖,冬食根。北人將菘子種之北土,一年半為蕪菁。』非葍類。葍音福。《爾雅》謂蒠菜,河內謂蓿菜。陸璣謂:『三月中蒸為茹[26],滑美[27],可作羹。』郭璞謂:『根如指,正白,可啖。』」一說:李氏曰:「德音,始為夫婦之時,相與好音。」

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遠伊邇,薄送我畿音祈。誰謂荼音徒苦,其甘如薺齊禮反。宴爾新昏,如兄如弟待禮反。

賦而比也。遲遲,舒行貌。違,相背也。畿,門內也。荼,苦菜,蓼屬也,詳見《良耜》。薺,甘菜。宴,樂也。新昏,夫所更娶之妻也。○言我之被棄,行於道路,遲遲不進。蓋其足欲前而心有所不忍,如相背然。而故夫之送我,乃不遠而甚邇,亦至其門內而止耳。又言荼雖甚苦,反甘如薺,以比己之見棄,其苦有甚於荼,而其夫方且宴樂其新昏,如兄如弟,而不見恤。蓋婦人從一而終,今雖見棄,猶有望夫之情,厚之至也。

【纂疏】東萊呂氏曰:「韓愈《遣謔鬼》雲[28]:『白石為門畿。』蓋以畿為門閥,可以發明毛說。」又曰:「荼,《月令》『孟夏苦菜秀』。葉似苦苣而細,斷之有白汁,花如菊,堪食,但苦耳。《本草》:『薺味甘,取其葉作葅及羹亦佳。』」

涇以渭濁,湜湜音殖其沚音止。宴爾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發我笱古口反。我躬不閲,遑恤我後胡口反。

比也。涇、渭,二水名。涇水出今原州百泉縣笄頭山東南,至永興軍高陵入渭。渭水出渭州渭源縣鳥鼠山,至同州馮翊縣入河。湜湜,清貌。沚,水渚也。屑,潔。以,與。逝,之也。梁,堰石障水而空其中以通魚之往來者也。笱,以竹為器,而承梁之空以取魚者也。閲,容也。○涇濁渭清,然涇未屬渭之時,雖濁而未甚見。由二水既合而清濁益分。然其別出之渚,流或稍緩,則猶有清處。婦人以自比其容貌之衰久矣,又以新昏形之,益見憔悴,然其心則固猶有可取者。但以故夫之安於新昏,故不以我為潔而與之耳。又言毋逝我之梁,毋發我之笱,以比欲戒新昏,毋居我之處,毋行我之事。而又自思我身且不見容,何暇恤我已去之後哉!知不能禁,而絶意之辭也。

【纂疏】孔氏曰:「《漢誌》:『涇水一石,其泥數鬥。』潘嶽《西征賦》謂『清渭濁涇』。」東萊呂氏曰:「詩人多述土風,此衛詩而遠引涇、渭者,蓋涇濁渭清,天下共知,如雲海鹹河淡也。」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遊之。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喪,匍音蒲匐蒲北反救葉居尤反之。

興也。方,桴。舟,船也。潛行曰泳,浮水曰遊。匍匐,手足並行,急遽之甚也。○婦人自陳其治家勤勞之事,言我隨事盡其心力而為之,深則方舟,淺則泳遊,不計其有與亡,而強勉以求之。又周睦其隣裏鄉黨,莫不盡其道也。

【纂疏】《說文》雲:「匍,手行也。匐,伏地也。」

不能我慉許六反,反以我為讎。既阻我德,賈音古用不售市救反,葉市周反。昔育恐育鞫居六反[29],及爾顛覆芳服反。既生既育,比予於毒。

賦也。慉,養。阻,卻。鞫,窮也。○承上章言我於女家勤勞如此,而女既不我養,而反以我為仇讎。惟其心既拒卻我之善,故雖勤勞如此而不見取,如賈之不見售也。因念其昔時相與為生,惟恐其生理窮盡,而及爾皆至於顛覆。今既遂其生矣,乃反比我於毒而棄之乎?張子曰:「育恐,謂生於恐懼之中。育鞫,謂生於困窮之際。」亦通。

【纂疏】李氏曰:「此章之末,正《穀風》所謂『將恐將懼,惟予與汝。將安將樂,汝轉棄予』是也。」

我有旨蓄勑六反[30],亦以禦魚呂反,下同冬[31]。宴爾新昏,以我禦窮。有洸音光有潰戶對反,既詒我肄以世反[32]。不念昔者,伊餘來塈許器反。

興也。旨,美。蓄,聚。禦,當也。洸,武貌。潰,怒色也。肄,勞。塈,息也。○又言我之所以蓄聚美菜者,蓋欲以禦冬月乏無之時,至於春夏,則不食之矣。今君子安於新昏而厭棄我,是但使我禦其窮苦之時,至於安樂則棄之也。又言於我極其武怒,而盡遺我以勤勞之事,曾不念昔者我之來息時也。追言其始見君子之時,接禮之厚,怨之深也。

【附錄】看詩義理外,更好看他文章。且如《穀風》,他隻是如此說出來,然而敘得事曲折先後皆有次第。而今費盡氣力去做後,尚做得不好。

【纂疏】項氏曰:「洸,水湧也,其勇如水湧之潰者,其勢橫暴而四出。故怒之盛者為潰。」

《穀風》六章,章八句。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賦也。式,發語辭。微,猶衰也。再言之者,言衰之甚也。微,猶非也。中露,露中也。言有霑濡之辱,而無所芘覆也。○舊說以為黎侯失國而寓於衛,其臣勸之曰:衰微甚矣,何不歸哉!我若非以君之故,則亦胡為而辱於此哉!

【附錄】器之問:「《式微》詩以為勸邪,戒邪?」曰:「亦不必如此看,隻是隨他當時所作之意如此,便與存在,也可見得有羈旅狼狽之君如此,而方伯連帥無救卹之意。」 木之。

【纂疏】杜氏曰:「黎,上黨壺關縣有黎亭是也。」鄭氏曰:「黎侯為狄人所逐,棄其國而寄於衛,衛處之以二邑,因安之。」董氏曰:「晉伯宗數赤狄罪曰『奪黎氏地』,則狄侵黎舊矣。」李氏曰:「凡人之失國者,多曰『越在草莽』,又曰『卑賤者辱在泥塗』,其類多如此。先王建國,使小大相維,有患相救。衛不救黎,非惟失睦乃四鄰之道[33],抑亦唇亡齒寒矣。其後衛為狄所滅,齊侯以管敬仲之言而救之。觀《木瓜》之詩,衛之德齊者為最深,則知黎之怨衛也為最切。使齊之於衛,如衛之於黎,衛不血食久矣。」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賦也。泥中,言有陷溺之難而不見拯救也。

《式微》二章,章四句。

此無所考,姑從《序》說。

旄丘之葛葉居謁反兮,何誕之節兮!叔兮伯葉音逼兮,何多日也?

興也。前高後下曰旄丘。誕,闊也。叔、伯,衛之諸臣也。○舊說,黎之臣子自言久寓於衛,時物變矣,故登旄丘之上,見其葛長大而節疏闊,因託以起興曰:旄丘之葛,何其節之闊也?衛之諸臣,何其多日而不見救也?此詩本責衛君,而但斥其臣,可見其優柔而不迫矣[34]。

【纂疏】疊山謝氏曰:「叔、伯,字也。天子呼同姓諸侯為伯父、叔父,異姓諸侯為伯舅、叔舅,臣子相呼亦當曰叔伯,親而尊之也。」

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葉舉裏反也?必有以也。

賦也。處,安處也。與,與國也。以,他故也。○因上章「何多日也」而言何其安處而不來?意必有與國相俟而俱來耳。又言何其久而不來?意其或有他故而不得來耳。詩之曲盡人情如此。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叔兮伯兮,靡所與同。

賦也。大夫狐蒼裘。蒙戎,亂貌,言弊也。○又自言客久而裘弊矣,豈我之車不東告於女乎?但叔兮伯兮,不與我同心,雖往告之,而不肯來耳。至是始微諷切之。或曰:狐裘蒙戎,指衛大夫而譏其憒亂之意。匪車不東言非其車不肯東來救我也,但其人不肯與俱來耳。今按,黎國在衛西。前說近是。

瑣素果反兮尾兮,流離之子葉奬履反[35]。叔兮伯兮,褎由救反如充耳。

賦也。瑣,細。尾,末也。流離,漂散也。褎,多笑貌。充耳,塞耳也。耳聾之人恒多笑。○言黎之君臣,流離瑣尾,若此其可憐也。而衛之諸臣,褎然如塞耳而無聞,何哉?至是然後盡其詞焉[36]。流離患難之餘,而其言之有序而不迫如此,其人亦可知矣。

【纂疏】黃氏曰:「《淇奧》詩『充耳琇瑩』,蓋充耳者,瑱也。天子以玉,諸侯以石。」

《旄丘》四章,章四句。

說同上篇。

【纂疏】陳氏曰:「黎蓋衛附庸也,故《式微》《旄丘》二詩黎臣所作,而得為衛。」《補傳》曰:「以詩作於衛地,故編之《衛風》。」

簡兮簡兮,方將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

賦也。簡,簡易不恭之意。萬者,舞之總名,武用幹戚,文用羽籥也。日之方中,在前上處,言當明顯之處。○賢者不得誌而仕於伶官,有輕世肆誌之心焉,故其言如此,若自譽而實自嘲也。

【附錄】時舉問:「《簡兮》詩張子謂『其跡如此,而其中固有以過人者』。夫能卷而懷之,是故可以為賢。然以聖賢出處律之,恐未可以為盡善。」曰:「古之伶官亦非甚賤,其所執者猶是先王之正樂,故獻工之禮亦與之交酢。但賢者而為此,則自不得誌耳。」時舉。

【纂疏】東萊呂氏曰:「鄭康成據《公羊傳》以萬舞為幹舞,蓋《公羊》釋經之誤也。《春秋》書『萬入去籥』,言文、武二舞俱入,以仲遂之喪,於二舞之中,去其有聲者,故去籥焉。文舞舞羽吹籥。《公羊》乃以萬舞為武舞,與籥舞對言之,失經之意矣。若萬舞止為武舞,則此詩與《商頌》何為獨言萬舞而不及文舞耶?《左氏》載考仲子之宮將萬焉,婦人之廟,亦不應獨用武舞也。然則萬舞為二舞之總名,明矣。」

碩人俁俁疑矩反,公庭萬舞。有力如虎,執轡如組音祖。

賦也。碩,大也。俁俁,大貌。轡,今之韁也。組,織絲為之,言其柔也。禦能使馬,則轡柔如組矣。○又自譽其才之無所不備,亦上章之意也。

【纂疏】程氏曰:「『有力如虎』,才也[37];『執轡如組』,藝也。言其才藝美。」

左手執籥餘若反,右手秉翟亭歷反,葉直角反。赫如渥於角反赭音者,葉陟畧反,公言錫爵。

賦也。執籥、秉翟者,文舞也。籥,如笛而六孔。或曰三孔。翟,雉羽也。赫,赤貌。渥,厚漬也。赭,赤色。言其顔色之充盛也。公言錫爵,即《儀禮》燕飲而獻工之禮也。以碩人而得此,則亦辱矣,乃反以其賚予與之親洽為榮而誇美之,亦玩世不恭之意也。

【纂疏】《燕禮·樂賓升歌獻工》篇曰:「工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卒歌,主人洗,升獻工。工不興,左瑟,一人拜受爵。主人西階上拜送爵。薦脯醢。使人相祭。卒爵[38],不拜。主人受爵。衆工不拜,受爵,坐祭,遂卒爵。辯有脯醢,不祭。主人受爵,降奠於篚。」程子曰:「賜之以爵,勞賤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