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采麥葉訖力反矣?沬之北矣。雲誰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賦也。麥,穀名,秋種夏熟者。弋,《春秋》或作「姒」。蓋杞女,夏後氏之後,亦貴族也。
爰采葑矣,沬之東矣。雲誰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賦也。葑,蔓菁也。庸,未聞,疑亦貴族也。
《桑中》三章,章七句。
《樂記》曰:「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誣上行私,而不可止也。」按「桑間」即此篇,故《小序》亦用《樂記》之語。
【附錄】先生雲:「且如『止乎禮義』,《桑中》之詩禮義何在?」某曰:「它要存戒。」答曰:「正文中無戒意,隻是直述他淫亂之事耳。若《鶉之奔奔》《相鼠》等篇卻是譏罵,可以為戒,此卻不然。」 大雅。
【纂疏】《禮記》注雲:「濮音卜水之上,地有桑間者,亡國之音於此水出。昔紂使師延作靡靡之樂,已而自沉於濮水。後師涓過焉,夜聞而寫之,為晉平公鼓之,是之謂也。桑間,在濮陽南。」
鶉音純之奔奔,鵲之彊彊音薑。人之無良,我以為兄葉虛王反。
興也。鶉,屬。奔奔、彊彊,居有常匹,飛則相隨之貌。人,謂公子頑。良,善也。○衛人刺宣薑與頑非匹耦而相從也,故為惠公之言以刺之曰:人之無良,鶉鵲之不若,而我反以為兄,何哉?
【纂疏】陸氏曰:「鶉無常居,而有常匹。奔奔,闘也。彊彊,剛也。鵲能不淫其匹,傳枝受卵,故曰乾鵲。」陳氏曰:「鶉寡合而善闘,故不亂其群;鵲寡欲而知特,故不亂其匹。」
鵲之彊彊,鶉之奔奔葉逋瑉反。人之無良,我以為君。
興也。人,謂宣薑。君,小君也。
《鶉之奔奔》二章,章四句。
範氏曰:「宣薑之惡,不可勝道也。國人疾而刺之,或遠言焉,或切言焉。遠言之者,《君子偕老》是也。切言之者,《鶉之奔奔》是也。衛詩至此,而人道盡,天理滅矣。中國無以異於夷狄,人類無以異於禽獸,而國隨以亡矣。」胡氏曰:「楊時有言,《詩》載此篇,以見衛為狄所滅之因也,故在《定之方中》之前。因以是說考於歷代,凡淫亂者,未有不至於殺身敗國而亡其家者,然後知古詩垂戒之大。而近世有獻議,乞於經筵不以《國風》進講者,殊失聖經之旨矣」。
定丁佞反之方中,作於楚宮。揆之以日,作於楚室。樹之榛栗,椅於宜反桐梓漆,爰伐琴瑟。
賦也。定,北方之宿,營室星也。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於是時可以營製宮室,故謂之營室。楚宮,楚丘之宮也。揆,度也。樹八尺之臬,而度其日出入之景,以定東西。又參日中之景,以正南北也。楚室,猶楚宮,互文以協韻耳。榛、栗,二木,其實榛小栗大,皆可供籩實。椅,梓實桐皮。桐,梧桐也。梓,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漆,木有液黏黑,可飾器物。四木皆琴瑟之材也。爰,於也。○衛為狄所滅,文公徙居楚丘,營立宮室,國人悅之而作是詩以美之。蘇氏曰:「種木者求用於十年之後,其不求近功,凡此類也。」
【纂疏】嚴氏曰:「建亥之月,小雪中氣之時,定星營室,昏而正中,農務始畢,土功可興。」又曰:「陸璣言有青桐、白桐、赤桐,此中琴瑟者,白桐也。山陰陸氏亦雲桐有三種,青、白外復有岡桐,即油桐也。如陸說,『椅桐梓漆』之桐為白桐,『梧桐生矣』之桐為青桐。椅桐可為琴瑟,榛栗可備籩實,梓漆可供器用。但言伐琴瑟者,取成句耳。」
升彼虛起居反,葉起呂反矣,以望楚矣。望楚與堂,景山與京葉居良反。降觀於桑,卜雲其吉,終然允臧。
賦也。虛,故城也。楚,楚丘也。堂,楚丘之旁邑也。景,測景以正方麵也,與「既景迺岡」之景同。或曰:景,山名,見《商頌》。京,高丘也。桑,木名,葉可飼蠶者。觀之以察其土宜也。允,信。臧,善也。○此章本其始之望景觀卜而言,以至於終,而果獲其善也。
【纂疏】毛氏曰:「虛,漕虛。」孔氏曰:「猶《左傳》『晉侯登有莘之墟』也。」程氏曰:「既度其可,然後卜以決之。卜洛亦然,古人之為皆如是也。」
靈雨既零,命彼倌音官人。星言夙駕,說如鋭反於桑田葉徒因反。匪直也人,秉心塞淵葉一均反,騋音來牝三千葉倉新反。
賦也。靈,善。零,落也。倌人,主駕者也。星,見星也。說,舍止也。秉,操。塞,實。淵,深也。馬七尺以上為騋。○言方春時雨既降,而農桑之務作。文公於是命主駕者晨起駕車,亟往而勞勸之。然非獨此人所以操其心者誠實而淵深也。蓋其所畜之馬,七尺而牝者,亦已至於三千之衆矣。蓋人操心誠實而淵深,則無所為而不成,其致此富盛宜矣。《記》曰:「問國君之富,數馬以對[6]。」今言騋牝之衆如此,則生息之蕃可見,而衛國之富亦可知矣。此章又要其終而言也。
【纂疏】錢氏曰:「直猶特也,非特人也。」嚴氏曰:「『非直為觀美也』之直。」疊山謝氏曰:「文公之秉心也實,故事事樸實,不尚高虛之談;文公之秉心也淵,故事事深長,而不為淺近之計。富國強兵,豈談高虛、務淺近者之所能辦哉?」
《定之方中》三章,章七句。
按《春秋傳》,衛懿公九年冬,狄入衛,懿公及狄人戰於熒澤,而敗死焉。宋桓公迎衛之遺民渡河而南,立宣薑子申,以廬於漕,是為戴公。是年卒,立其弟燬,是為文公。於是齊桓公合諸侯以城楚丘而遷衛焉。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務材訓農,通商惠工,敬教勸學,授方任能。元年革車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
蝃丁計反蝀都動反在東,莫之敢指。女子有行,遠於萬反父母兄弟葉待裏反。
比也。蝃蝀,虹也。日與雨交,倏然成質,似有血氣之類,乃陰陽之氣不當交而交者,蓋天地之淫氣也。在東者,莫虹也。虹隨日所映,故朝西而莫東也。○此刺淫奔之詩。言蝃蝀在東,則人不敢指,以比淫奔之惡,人不可道。況女子有行,又當遠其父母兄弟,豈可不顧此而冒行乎?
【纂疏】孔氏曰:「郭璞雲:『俗名為美人。』虹雙出,色鮮盛者為雄,雄曰虹;暗者為雌,雌者曰蜺。」東萊呂氏曰:「『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此詩及《泉水》《竹竿》辭同而意不同。此詩蓋國人疾淫奔者,言女子終當適人,非久在家者,何為而犯禮也?《泉水》《竹竿》蓋衛女思家,言女子分當適人,雖欲常在父母兄弟之側,有所不可得也。一則欲常居家而不可得,一則欲亟去家而不能得,其善惡可見矣。」
朝隮子西反於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葉滿補反。
比也。隮,升也。《周禮》「十煇」,「九曰隮」,注以為「虹」。蓋忽然而見,如自下而升也。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為終朝。言方雨而虹見,則其雨終朝而止矣。蓋淫慝之氣,有害於陰陽之和也。今俗謂虹能截雨,信然。
乃如之人也,懷昏姻也,大無信葉斯人反也,不知命葉彌並反也。
賦也。乃如之人,指淫奔者而言,昏姻,謂男女之欲。程子曰:「女子以不自失為信。」命,正理也。○言此淫奔之人,但知思念男女之欲,是不能自守其貞信之節,而不知天理之正也。程子曰:「人雖不能無欲,然當有以製之。無以製之,而惟欲之從,則人道廢而入於禽獸矣。以道製欲,則能順命。」
《蝃蝀》三章,章四句。
相息亮反鼠有皮葉蒲何反,人而無儀葉牛何反。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葉吾禾反!
興也。相,視也。鼠,蟲之可賤惡者。○言視彼鼠而猶必有皮,可以人而無儀乎?人而無儀,則其不死亦何為哉!
【纂疏】鄭氏曰:「儀,威儀也。」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葉羽己反,又音始!
興也。止,容止也。俟,待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葉想止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