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一圈開始的時候,這些情緒和感受,會和最初的存在焦慮混合起來,從而形成了更強的一股情緒能量。

這種存在焦慮和後麵的情緒感受混合後的情緒,我們稱之為“焦慮”。

第五節 焦慮以及後麵的循環圈

存在焦慮混合了其他情緒和感受的能量後,形成的那種情緒,為什麼我們稱之為焦慮呢?

因為“焦慮”這個詞,就是指以恐懼為核心,混合了多種其他情緒而形成的那種混合的情緒。

讓我用一個比喻來說明這一點:西紅柿做的湯,叫作西紅柿湯,如果加上雞蛋,就要改叫西紅柿雞蛋湯。但是如果雜燴湯中,添加了新的菜,比如添加了豆角,是不是需要改叫雜燴豆角湯呢?不需要,它還是叫作雜燴湯。

焦慮,就是情緒中的雜燴湯。

存在焦慮混合了其他情緒和感受,形成了新的且更大的焦慮之後,下麵的循環圈中,第一步就從這個焦慮開始了。

在新循環圈的第二步,欲望將會是什麼呢?

總體來說,應該是減少焦慮。但這時的焦慮是一個混合體,其中有存在焦慮也有後來的其他情緒,這一步的欲望是從削弱哪個焦慮開始呢?

這時,不同的人其產生的欲望會有所不同。有些人會依舊針對原來的存在焦慮,欲望是消除存在焦慮。

另外有些人則會針對新產生的那些焦慮成分,從而產生不同於以前的新的欲望。這一種新產生的欲望,就是希望能夠不死,或者至少希望能夠非常長壽。如果欲望是這樣,人就需要創造出一種永恒存在的感覺。於是新循環圈中的策略,就必須能讓人有永恒感。

得到永恒感的策略,也有很多種,選擇了不同的策略,就成為不同類型的人。

比如一種獲得永恒感的策略,就是在可能的情況下保持持續不停的行動,創造一種永恒在行動的感覺,並且屏蔽死亡的知識,讓自己忘記人是會死亡的。一直在行動,本身也有一個功能,讓人能顧不得去想到死亡——不知老之將至,更不知死之將至。

再比如,把自我的認同放在某種比自己的身體活得更久的事物上,也可以創造一種永恒感或至少是更長久存在的感覺。

創造出某個存在的更久的事物,然後告訴自己說,“這是我創造的事物”,就可以把自我認同引入這個事物,從而讓自己有了永恒感。藝術家創造出偉大的作品,希望這個作品能夠永恒存在,於是就感覺到自己的“不朽”。政治家創造一種製度,希望這個製度永恒存在,也是一種不朽。或者,一個英雄建立功勳,希望自己的事跡流傳下去,也是一種不朽。平民也可以用的方式,就是生育後代,代代相傳,也是自己的一種不朽。秦始皇建立了新的國家後,希望從自己開始,二世、三世……直到千世萬世。這就是同時希望自己的後代永恒存在,也希望自己所建立的政治製度永恒存在,更希望自己的聲名永恒存在,這也是追求自己永恒存在的一種形式。

這個時候,為了讓自己的策略能夠有效,當然需要一些外在的條件。比如要想創造一個不朽的藝術作品,至少自己需要學習藝術,需要有創造所需要的物質基礎。想讓自己的後代代代相傳,至少自己需要有機會和異性發生性關係。而且,還需要養育孩子很長時間,保證這個孩子在自己死後還可以繼續生存下去。

在選擇了獲得永恒感的策略之後,需要根據對外在條件的了解,選擇執行永恒感策略的具體行動策略。例如,選擇了“當藝術家”的策略後,還需要選擇“如何成為一個藝術家”的策略。

然後,人們才能按照所選擇的策略去付諸行動。而這個行動,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在行動的全過程中,人們需要控製自己的內部活動,影響外部的世界,最終得到一個結果。

在這個過程中,根據人和其外在世界之間的相互影響情況,人們會產生種種情緒或感受。這些情緒和感受也帶有心理能量。有些能量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釋放並從而影響到了結果,也有一些能量會沒有得到充分釋放。

然後,人們檢驗結果,判斷行動是否完成,並判斷行動是否實現了策略。如果策略實現了還要看這個策略是不是滿足了欲望,而如果欲望實現了還需要看是否緩解了焦慮。

在詮釋的過程中,人們還會回答:為什麼行為能順利完成,或沒能完成?如果行動雖然完成,但是並沒能實現策略,為什麼?

如果策略實現了,欲望卻沒有得到滿足,為什麼?

如果欲望滿足了,但是焦慮並沒有減少,為什麼?

最後,詮釋中還需要對自己的種種情緒和感受是什麼,給出一個結論。

最成功的情況下,焦慮會得到一定的緩解或減少。但是,這個勝利也是暫時的。永恒不可能實現,這是不可改變的命運。

而在不完全成功的情況下,人們在這個過程中會積累新的消極情緒和感受。比如行動不順利的時候的煩躁和挫敗感,或者發現行動並沒有實現策略時的懊惱,或者迷惑,或者遺憾等感受和情緒。這些情緒和感受中的心理能量,會添加到原來的焦慮中去,使得焦慮的程度進一步增加。

下一圈,人們從一開始就麵對著更強的焦慮,也是更複雜的焦慮。

然後,人們再產生可能是不同的欲望,產生新的不同的策略,然後進行不同的行動,檢驗之後,再產生對新情況的詮釋。下一圈如果成功,則事情不會惡化而已。如果有任何不成功或者部分不成功,那麼就又增加了新品種或者更多的消極情緒和感受,被添加到焦慮中。讓再下麵一圈的循環從更大的焦慮開始。

於是人們的迷失也就越來越嚴重。

第六節 心理健康量變到質變

實際上人們迷失的路,更像一個向下的旋轉樓梯。每一個六步循環轉一圈後,整體的焦慮就更深了一些,人的幸福就更少了一些,詮釋也更消極了一些,而心理健康的程度就越差了一些。

隨著量變的逐漸積累,質變的概率也逐漸增加。

隻要人沒有超脫於這個循環,那麼量變是自然要發生的,而且一般來說是變得更焦慮。因為獲取了存在感,不過是一時滿足,成果總會隨時間消失。存在焦慮還在,而其他焦慮也會繼續出現。但是每一圈必然會多多少少有些不成功,所帶來的消極情緒和感受卻不會隨時間自然消失,所以最後的結果,焦慮幾乎總會有所增加,檢驗中的失敗也必然會增多,詮釋中也必然強化那些更消極的信念。

但是,質變是不是發生,卻不是必然的過程,而是一個概率性的過程。

可以用吵架的夫妻做比喻。如果夫妻不懂得相處之道,經常吵架,而且其吵架的方式沒有建設性;那麼,夫妻關係的量變是必然的,他們會越來越不喜歡對方,越來越疏遠。但是,質變未必發生,他們也許這樣吵了一輩子,卻沒有想到要離婚。雙方都還沒有改變他們原來曾經有的那個決定,要生活在一起。

但是,這些量變可能增加他們離婚的概率。越是關係不好,他們越有可能想到離婚,隨後把這個想法付諸實踐。當他們決定改變基本的關係,決定離婚的時候,質變就發生了。

六步循環圈一次次轉,是量變。在量變的過程中,其詮釋中的信念量上有變化但是質上是不變的。比如有個信念是,為了讓存在感長久存在,必須保證一些外在條件。因此在獲得存在感之前,應該先保證這些條件的存在。隨著這個人在循環中越來越把注意力放在條件的獲取上,他越來越經常地忘記在此時此刻對存在感的追求。這就是量變。而有一天,他突然覺得,在某些條件不滿足的時候,根本不能去追求存在感。那麼質變發生了。

有兩個青年愛上了同一個姑娘。姑娘有點猶豫不決,但她說自己喜歡愛學習的人。為了向姑娘證明自己更值得被愛,兩個人同時出國留學,誰先拿到博士學位就可以先向姑娘求愛。青年甲努力學習,在短短兩年半的時間就得到了博士學位,於是他高興地回國找那個姑娘求婚,剛好趕上參加另一個青年和姑娘的第一個孩子的滿月慶典。

因為另一個青年根本就沒有出國讀博士。

而第一個青年,以為必須滿足了條件才能去求婚。

信念的質變發生後,不僅信念改變了,而且欲望也會改變,策略和行為也往往會隨之而改變,被檢驗的內容改變,而這些檢驗將用來證實改變後的信念。於是整個循環圈都有了質變。

質變究竟在何時發生,前麵的循環圈要轉上10圈還是1000圈才發生質變,這不是確定的,而是一個概率性的。就像我們看一個人對他的女朋友很不好,我們可以預測她早晚會離開他,但是她會在多久後離開,是兩個月還是兩年,這是說不準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