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心理圈循環中的細節(2 / 3)

後發覆蓋讓人們迷失。一次次的後發覆蓋,讓人們越來越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第五節 目標偏移

目標偏移有兩種,一種是後發覆蓋帶來的。既然我們忘記了原來想要消除的是哪種焦慮,那麼我們就會把消除後麵的某種焦慮當作目標。而以後又會有後發覆蓋,因此就又會把更新的焦慮當作我們消除的目標。這樣目標就一再偏移,離最早的目標越來越遠了。

另一種是前麵的焦慮,我們還記得,但是我們認為必須實現一些條件,才能解決前麵的焦慮問題。而為了實現這些條件,我們還需要另外一些條件,於是目標也就偏移得越來越遠了。當然,這種情況下,最後也常常會忘記自己最初想要幹什麼。

比如我們需要一把椅子,想要自己來製作。為了製作椅子,需要一些木頭,於是我們想去砍木頭。為了砍木頭,我們先要找到斧頭。這時發現斧頭不夠鋒利,於是找磨刀石去磨斧頭。然後我們到別的房間找磨刀石。到了另一個房間,發現工具櫃鎖著,於是又去找鑰匙……這時目標從椅子轉移到了鑰匙。

鑰匙找不到,於是我們去找人幫助開鎖。會開鎖的是一個小偷,他說如果認他做師父,他可以教我們開鎖。而認他做師父,必須先拿東西孝敬他。他想要我們送他斧子。而如果我們忘記了自己最初是要幹什麼,就會把斧子給了小偷。後來小偷教了如何開鎖,而我們也終於進到了那個房間,我們很開心。不過,我們到這個房間來是要幹什麼的?記不清楚了。回憶一下,似乎是要找磨刀石。找到了磨刀石,我們找點什麼東西磨一磨呢?

於是我們去找了一把刀……

很多人的生命就是這樣度過的,一生不斷地追求,但是最後做的事情也許完全不是自己最初想要的。

目標偏移就是迷失。

目標偏移後,有的人不認為自己的目標偏移了,他認為現在他所追求的,就是他想要的。這種人會更堅定地追求現在看到的目標,但是當他達到了目標之後,會在檢驗階段,發現自己並沒有感到滿足,心裏有一種“空空的”感覺,焦慮也幾乎沒有減少。這會讓他深感迷惑,為什麼目標實現了,自己卻並不滿足呢?為什麼目標實現了,心中還是那麼不安呢?他也許會認為,這是因為目標的實現程度還不夠,如果目標是掙錢,那麼他就會去掙更多的錢。如果目標是當官,那麼他就努力去爬上更高的職位。但是進一步的目標實現,帶來的還是不滿足,於是他就會繼續追求更多……也就成了所謂的“貪得無厭”。

有的人意識到自己目標偏移了,但是回憶不起自己原來的目標了,這種人會迷茫而且焦慮,於是他就會慌張地開始做別的事,試圖找到一個目標。但是這個過程中他一直會有空虛感。這種人可能會成為那種玩世不恭的人。

各個不同的“界”,就是根據目標偏移到了哪裏來區分的。在界總的來說目標偏移不大,因此還在做那些減少存在焦慮的事情。營界目標已經偏移得較多了,他們不是在做減少存在焦慮的事情,而是在爭得一些條件,他們認為有了這些條件他們才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那些事情,而在條件沒有得到之前他們是沒有辦法去做那些事情的。到了守界,他們連條件都不爭取了,他們隻想讓自己好受一點。而最後的潰界,目標隻是希望巨大的痛苦能消失,而且他們對實現這個目標都已經失望了,所以有些這個界的人已經沒有了目標。

如果有人意識到了目標偏移,也能記得自己最初的目標以及偏移的每個步驟,那麼他還有機會回到自己的根本目標上。這樣的人,就是我們所謂的“不忘初心”的人。

第六節 認同

認同是認知中的一個基本活動,它對人的心理影響非常大。認同的基本操作就是:認為某個事物是屬於什麼。

認同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關於“什麼是我”的認同。當人們在心裏認為“我是男人”“我是有錢人”“我是一個聰明人”等,這就是他們在認同男人、有錢人或者聰明人。

當人們把“我”認同為“男人”後,他們看待“我”就和看待“男人”有了一些一致性。“男人是有力量的,我是男人,所以我應該有力量”,人們的認同影響到了他們對自己的期待,影響了他們的行為方式,影響了他們的人生。

同樣,人們對別人的認同,也影響到了他們對別人的期待等。

改變認同,就可以深刻地改變人的心理和行為,因此心理學中可以用廣義的催眠方式來影響別人,如果改變了別人的認同,就會影響別人的心理和行為。

羅森塔爾效應就是一個例證:當教師真心相信某個學生是有潛力的,當教師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表達了這個信念,而學生相信了教師的這個信念之後,學生就會把自己認同為“潛在有能力的人”,從而按照有能力的人的方式行動,以至於不久後真的成了有能力的人。

其實,認同是一種錯誤的認知。認同之中潛藏著一種假設:這個世界上有一些固定的品質,固定的人格類型。如果一個人屬於某種人格類型,就必然會有這個人格類型所具有的那些特點。實際上,人是無限可變的,並沒有固定的所謂“類型”,隻不過當一個人相信自己是某種人之後,他相信自己會表現出某種特點,而他也就真的這樣做了,從而顯出了這個特點。

第七節 自我

在循環的一開始,人就相信有一個“我”,這個時候沒有任何理由和證據,這個時候的人也完全不知道這個“我”是什麼樣子的。

但是,隨後當證明有“我”後,人就開始在自己的心中創造一個更具體的“我”的形象,一個有某種樣子的我。

既然相信有一個我,這個我有某種樣子,那“我”是什麼樣子呢?在一圈又一圈的循環過程中,人會尋找這個答案。

人會把發生的一些結果歸因於“我”,從而給“我”賦予了一些特點。

比如,“我×故我在”所以需要東西填充這個×,這個×是什麼本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

但是當人任意選擇了某個×之後,他會覺得“我是和×聯係到一起的人”。

“我看故我在”,之後這個人就會認為“我是一個觀察者,我善於看,我適合在看中生活,如果我選擇職業適合做攝影師等”。

“我思故我在”,之後這個人就會認為“我是個思想家,我聰明,我適合做哲人等”。

“我愛故我在”,之後這個人就會認為“我是個重感情的人,善良的人,有愛心的人等”。

在營界追求成功的時候,如果這個人得到了比較多的成功,他就會認為“我是一個幸運的人,或者我是一個有能力的人”,而如果失敗,他就會認為“我是個不幸的人,或者我是一個無能的人”。

在各個具體的方麵,他也會得出關於“我”的許多結論:“我可愛”“我膽子大”“我方向感強”“我記憶力好”“我乖巧”,或者“我笨拙”“我愛生氣”“我就是喜歡偷東西”等。

由於營界追求成功,因此對“我”能力和資源方麵的評價非常多。積極的評價主要是“我有某種能力”或“我有某種資源”,而消極的評價就是“我能力差”或者“我缺少資源”。

心理學家有一個術語叫作“自我效能感”,就是指的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看法。認為自己有能力,就是自我效能感強,相反就是自我效能感差。

在守界追求的是減少痛苦,但是痛苦不可能消除幹淨。因此這個階段重要的是“我的痛苦來源是什麼”,這個階段的人,找到的是自己的“病”,比如,“我膽子太小”“我太善良容易被人騙”“我總是很倒黴”。

而到了潰界,自我已經崩潰了,關於“自我”有什麼特點,人們反而又不知道了。他們隻知道有我,而且這個我被傷害,很痛苦。

第八節 內或者外

當人們認為有一個“我”之後,隨即就會有“內和外”的區分。內就是“我”內部,外就是“不屬於我”。區分內外的那個界限,就是自我界限或自我邊界。

在認知中,區分“內或者外”的影響很大。當我們把某個東西看作是“內”,它就會影響自我觀念,會讓我們覺得對此應該可以控製,而且會讓我們覺得對這個東西要負責。如果看作是“外”,則會覺得它和自我無關,我們不容易控製它,而且我們不能對它負責。

在循環的第一個環節,焦慮多被歸於內部。人們會把感受到的焦慮,感覺為“我焦慮了”。然後,才會產生減少焦慮的欲望。不過,和母親共生的孩子因為和母親之間的心理界限不清楚,有可能會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母親身上,成為母親身上的“惡”。在守界有些人會發展出一種策略,通過把自己的焦慮看作是別人的,好讓自己感到舒服一點。潰界的人,區分內外、分辨自我和非我的能力幾乎完全喪失了,所以他們也常會把內部的焦慮,看作是外部的威脅和邪惡。如果焦慮被歸於外部,那麼這個人不會有“減少自己的焦慮情緒”的欲望,但是會有“避免外來的恐怖危險”的欲望,內外不同但是從量上看是一樣的。

策略這個環節,內外的區別在於,一個人是自己思考並發展策略,還是尋求外界給予策略。自己思考策略者,可以說是更加獨立的人;而尋求外界給予策略者,則有一定的依賴性。自己思考策略者,需要發展自己的認知能力,從而可以思考分析,判斷什麼樣的行為會有什麼後果,並且設計出相應的整體的策略。另外,自己思考策略者,還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選擇和決斷。因為可行的策略不會是唯一的,而不同的策略效果會不一樣,甚至可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選擇和決斷需要勇氣。尋求他人提供策略,讓人感覺相對比較容易,隻要找到一個比自己更聰明的人,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策略。但是,這需要對他人能夠有足夠的信任,能相信這個幫助者真的會對自己好,並且也真的有能力找到好的策略。有些人甚至希望他人不僅僅提供策略,而且還代自己選擇和決斷——這樣會更加容易,但是這會讓自我的存在感受到損害。因為如果策略和選擇都是別人的,那麼一個人自己的“我”就體現不出來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