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四界人中的不同類別(2 / 3)

因此,我們可以根據目標選擇,把這些人分為:愛財的人、愛權力的人、好名者或者好色者。

2.性格分類

采用的策略不同,以及因而在行為模式和檢驗標準上的不同,使得人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對於這些不同,我們一般稱為“不同的性格”。比如有些人善於在人際關係中獲益,因此非常願意更多地和人交往,我們就稱為外向性格。有些人不善於在人際關係中獲取自己需要的東西,但善於做技術工作,因此他們選擇的策略是,避免過多地和別人打交道,從而集中精力去做更有收益的事情,那我們就稱之為內向性格。

有些人的策略更多是類似於股市中的“短線”,另外一些人則是“長線”。這也會導致其行為模式不同。“短線”的需要有更強的投機性,需要能迅速反應以抓住機會,因此就會成為我們所說的“機敏”“靈活”,而消極麵是“短見”的人。“長線”需要對長期趨勢更關注,需要有穩定性,因此其優點就是“目光長遠”“有耐心”,而消極麵就是“不靈活”。由於人際互動中,做短線的人從利益考慮,不妨多欺騙別人;而長線的人需要長期合作關係,因此需要更守信,所以一般來說長線的人似乎更善良(但如果采用騙人策略,那可能騙得更狠)。

3.善惡分類

“善良”或“邪惡”,在這一界主要取決於策略的選擇。選擇合作策略的人,就比較善良;選擇對抗性策略的人,就比較邪惡。有趣的是,有時人選擇做善良的人,是因為自我力量感不夠,對和別人對抗並無信心。這樣的人,當自信提高之後反而有可能變得更為不友善。而有些人因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對抗能成功,所以顯得比較凶惡。但是,也有一些人雖然有自信,但是還是認為選擇合作更好。或者有些人雖然不自信,但是相信不得不對抗,也會用對抗策略。

4.智力分類

“聰明”或“愚笨”,也是這一界中的一個重要分類,因為人們認為聰明人更容易成功。當然事實並非如此,聰明實際隻是成功的條件之一,能不能成功是很多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

第三節 守界的主要分類

按照對待失敗感的不同方式,可以對守界的人進行分類。

1.焦慮者

有一類是以焦慮症狀為主者,他們還在直接針對焦慮感工作。

他們在營界屢屢失敗。一開始失敗時他們還會繼續努力,他們總結失敗的原因,如果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那就試圖改進,然後很忐忑地等著看下一次能不能成功。或者更快地去做,希望這一次因為更及時而成功——當然這樣做的時候就有急迫感。但是如果他們還是失敗了,一次次循環中他們的失敗感越來越強,詮釋越來越悲觀,最後發生了質變,他們不再相信自己能成功——“我肯定會失敗”成了詮釋中出現的信念。這時他們就進入了守界。

長期失敗使得他們積累了很多消極情緒:恐懼、無能感、沮喪、急迫、忐忑、憤怒、混亂、不知所措等,這些都累加在原來的焦慮上,從而使得他們的焦慮強度很大。他們感受到的,就是一種由失敗感、無能感以及多種消極情緒混合構成的焦慮。

由於不相信自己能成功,所以即使他們表麵上追求成功,在潛意識層也已經沒有了成功的欲望。他們的欲望是,讓自己能不這麼焦慮,能放鬆一些。

在策略環節,他們要找到一些策略,來讓自己的焦慮減少一些。但此時焦慮中混雜的消極情緒種類很多,來源也不同,實際上他們很難把它們厘清,也就很難找到合適的有效的策略。於是,他們在混亂中往往抓到什麼策略就先用什麼策略。

真正有效的策略,應該是發現失敗的原因,然後改變那些導致失敗的因素,消極情緒自然會減少。但是因為他們已經不相信並放棄了追求成功,所以他們並不能這樣去做。能用的策略總體上就是通過自欺欺人來緩解消極情緒,或其他不針對原因隻針對症狀的解決方法。至於自欺欺人的方法,那可多了,有一本書叫作《一百零一種心理防禦機製》,說的都是這些方法。但是實際上這也並非全部,如果要更細致去說,也許我們至少需要寫一本書講上一千零一夜。比如人可以找一個歸咎的對象,歸咎爸爸就可以說:“都怨我爸爸太窮,而不是我無能,現在這個世界窮二代是不可能成功的。”或者怪孩子:“都怪孩子拖累,要不是為了養他,我怎麼會混到今天這樣一事無成。”這樣歸咎於人,可以減少消極情緒中“自責”的情緒,也可以減少一些無能感。再比如,人可以在有機會成功時,堅信“這樣做根本不可能有用”,這樣就可以減少自己對奮鬥的恐懼情緒。或者,“當今成功的人,都是為富不仁。我心軟,所以才不可能成功”,這樣可以減少沮喪情緒……這些都是相對比較簡單的策略,有時候人們需要用非常複雜和長期的策略,隻為了讓情緒“好受一點點”。

還有其他一些策略和行動也可以有一定效果,比如酗酒可以減少焦慮,比如忙著去做一些沒有太多意義,但是看起來似乎重要的事情也可以減少焦慮。

通過檢驗,如果發現這些策略和方法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緩解,這些策略和行為對消除焦慮有還算滿意的效果,就會使人維持在這樣一種狀態中。他就會繼續做同樣的事情,來保證焦慮不再增加,從而維持過這樣一種守界的生活——失敗者的生活。

2.強迫者

還有一類以強迫症狀為主者。

有些更加重視自我控製的人,在屢屢失敗後會有不同的反應。

他們更多的內歸因,認為失敗是因為自己無能,感到很沮喪,他們希望進一步提高對“自我”的控製能力,從而在循環中能表現更好。他們力爭把原來的策略更好地執行,做得更完美,希望這一次能有不同的結果。和焦慮症狀的人不同的是,焦慮者忐忑感更多是因為他們能否成功要看外界給的運氣如何。而強迫者更重視內部,所以認為運氣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做得更快更好,所以忐忑感較少但急迫感較多。

在繼續失敗後,他們會產生無效感、挫折感以及內疚感。內疚又帶來對自己的憤怒和責備等感覺。對外界他們會更加恐懼——我如此努力還是失敗,可見外界太難對付了。在某個時刻發生質變後,他們會相信自己在現實世界已經不可能成功,從而進入了守界。

在這之後,他們所努力做的,是讓自己不要有太強的消極情緒。他們這時的想法是,如果沒有辦法控製外部世界,至少應該能控製自己的情緒。而控製自己的情緒時,他們采用的策略主要是隔離、壓抑和合理化這類的方法。這種策略帶來的結果是,表麵上他們情緒會很少,但是在潛意識中積累了越來越多的情緒。壓抑,可以讓情緒暫時不外顯,但是並不能讓情緒消失。這些潛在的情緒會幹擾他們的行為,並表現為各種症狀。比如忍不住做一些無意義的動作,忍不住進行無意義的思考,還有對“失控”越來越大的恐懼感。這些強迫性症狀雖然對消除前麵的消極情緒有一些作用,但是給他們帶來了新的煩惱,因為這些症狀讓他們感到自己有病,使他們對“自我”的評價降低。有些人停留在這個階段,通過壓抑和追求完美等,來保持一個還過得去的焦慮水平,就形成強迫性人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