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療法的基本策略就是,滿足一定的欲望讓欲望減弱,利用欲望減弱的機會,覺知整個情景,爭取獲得進步。就好比我們投一塊肉給狼,利用狼吃肉的時間抓緊跑得更遠甚至找到獵槍。
前麵寫的是人墮入深淵的曆程。犯錯誤很容易,改正錯誤不容易——你可以比較一下,摔碎一個花瓶,和把這個花瓶修補好的過程;燒毀一間房子,和重建被毀的房子的難易。古人說,從善如登,從惡如崩,也就是說改善的過程像登山,而墮落的過程像從山上滾下來。因此,人很容易就會犯錯誤,並且積累錯誤,墮落到更低的界是更常見的結果。
孩子剛出生,很多都活在在界,但是到老了還能保有赤子之心的人,能有幾個呢?社會的大染缸中,有幾個人真能“出淤泥而不染”?
在人間生活中,成功者能有多少,而失敗者又有多少?當然,我們不需要大的成功,稍微小一些的成功還是可以做到的,這些有一定小成功的人如果不貪心,維持在營界的生活相對還是容易一些,比“出淤泥而不染”要容易多了。但是,失敗者也比比皆是,於是種種心理疾病就這樣產生了。而這些不幸者中的尤為不幸者,就墮入了那最痛苦可怕的心理深淵。
不過,我們寫這本書並不是為了嚇唬大家的,並不是為了寫一個恐怖故事。
因此我們要講講,如何才能幫助人們盡量不向下麵墮落,以及如何得到救贖從而回到較好的營界或者在界。
潰界如何治療,現在我們還沒有研究。本書後麵所講的治療,主要是針對守界和營界的人,試圖幫助人們少犯新的錯誤,糾正舊的錯誤,改善生活品質。
第一節 喚起覺知
平時,如果我們希望做事時能少犯錯誤,我們用什麼辦法呢?一個最基本的辦法是,多留神。
所謂多留神,就是保持更好的覺知。為什麼喝了酒開車容易出事故,因為醉酒後人的腦子犯暈,覺知比清醒的人要差。困倦的人為什麼容易出事故,因為困倦的時候覺知也比較差。多留神,就是更清醒。
在六步循環圈運行的時候,如果我們不夠清醒,覺知程度低,我們就更容易在任何一個環節出錯,而任何的錯誤都會帶來更多的失敗或者焦慮。而且在循環中,前麵的錯誤會影響到後麵的環節,帶來連鎖反應,使得問題越來越糟糕。
如果我們喚起更好的覺知,那麼錯誤就會比較少。錯誤少,成功就比較多;成功更多,情緒就更加積極,於是積累的焦慮也就比較少;人就比較容易保持在一個好的狀態而不墮落。
為了讓我們有更好的覺知,可以用一些專門提高覺知力的心理訓練。比如靜坐禪定這類古而有之的方法就可以有助於提高覺知。但更直接的方法是,由心理谘詢師引導來訪者,直接對自己的循環圈進行觀察,這樣的觀察就可以提高人對自己循環圈的覺知,因此回歸療法中的最基本技術,就是覺知整體循環圈的技術。通過這個技術,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現在處在一個什麼樣的循環圈中。另外,還可以對循環圈中每個環節進行覺知,消除這個環節中的錯誤,從而使得循環不會走向更墮落的方向。
我們還研究了影響人們覺知的因素,並設計一些方法來促進更好的覺知。
影響覺知的一個因素,是注意力的穩定與否。專心,覺知就好;不專心,東張西望,當然就不可能把任何一個東西看得清楚仔細。禪定靜坐這類訓練,都是讓我們練習把注意力穩定地放在一個對象上,以起到改善覺知力的作用。在回歸療法中,我們把心理活動的循環過程清晰地告知來訪者,就可以指導來訪者把注意力放在循環圈的某個特定環節上不變,從而讓來訪者對這個部分有更好的覺知。日常生活中,因為我們不了解循環圈都有哪些部分,這些不同部分的不同影響經常同時影響到一個人,所以覺知就不如在回歸治療中好。
影響覺知的另一個因素,是被覺知的對象的特質。其中情緒的強度大小,就是影響我們對情緒覺知的重要特質。當情緒強度很弱的時候,它很難被我們覺知到。而當情緒強度很強的時候,它也很難被我們看清楚。隻有其強度適中的時候,我們才可以有好的覺知。我們可以用攝影中的曝光度來說明這個問題:當曝光太少的時候,照片會很暗,以至於我們看不清照的是什麼。當曝光太多的時候,照片會很亮,我們看到的是很白的影像,也很難看到清晰豐富的影像細節。隻有曝光適中,我們才能看到很好的影像——現在的相機都是自動調整曝光的。也許大家不太了解我這個比喻,那麼舉個更生活化的例子:當夜裏沒有燈光的時候,你可能看不到對麵的汽車,如果對麵的汽車開了大燈並且對著你照,你也一樣看不清楚對麵的汽車,隻有適度的燈光,才能讓我們看清對麵的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