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走循環圈”的方法(2 / 2)

第二節 走循環圈的作用

這個過程把六步循環圈的內容充分外化、直觀化,使得來訪者能夠更清楚、更直觀,以及全麵地看到自己的循環圈。這使他們對自己處於哪個循環圈有了更清晰的覺知。

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加宏觀整體的認識,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在追求什麼,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個地方。實際操作時,有些來訪者反饋說,這樣短短幾個小時內,他對自己幾十年的生活都明白了。他知道了自己很多時候所做的事情,實際上是在做什麼。明白了自己過去雖然每天努力奮鬥,卻並沒有真正看清前進的方向,做了很多從根本上看沒有多大意義的事情。今後,會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會走向正確的方向。

從心理能量的角度來看,這樣做的過程中人的心理能量會隨著這個過程流經六個環節。心理能量不通暢的地方,會在這個過程中通暢起來。心理能量的流動性更好了,人的心理狀態也隨之改善。

有的時候他們甚至可能對自己的人生產生一個很重大的領悟,而這個領悟會把他們的生活全麵提升。我們認為能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當我們把六步循環圈都明確展示出來之後,我們就有了一個超越每個具體環節的視角,去看自己人生就會有突破性的發現。

黃粱一夢的故事,其實就有點像走一個循環圈。在道士幫助下,那個書生在想象中追隨自己的欲望,想辦法去當官,然後在想象中行動並實際獲得成功。然後在清醒後,去看看這樣的過程,是不是能消除人的焦慮,特別是存在焦慮。

如果是一般人,沒有能力意識到焦慮中的深層內容,那做了黃粱一夢後可能會很滿意。因為這個夢滿足了他成功的欲望,緩解了他的一些繼發的焦慮——用通俗的話說,一般人會覺得如果能一生榮華富貴,隻是臨死才被抓起來做貪汙犯處置,這一輩子也挺值得的。但是如果是一個更加有覺知能力的人——我估計黃粱一夢的夢者就是這樣的人——卻會發現這個過程對減少存在性焦慮並無意義。因此,夢醒之後他決定不再追求功名,而轉而求道。這就是有了一個巨大領悟,並從營界躍升到了在界。

第三節 走循環圈時的具體要求

在“走循環圈”的過程中,如果在各個環節發現,來訪者的反思是不清晰的、混亂的,可以指導他做一些澄清。比如在每個環節,所反思並寫出來的內容都要求用簡單明確的語言。如果所說的太複雜,就說明來訪者對之反思不夠清晰,可以要求來訪者再反思一下。

不過,盡量不花費太多的時間,避免把注意力太多放在細節中,以免使得來訪者偏離對整體的覺知。

在焦慮環節,如果來訪者覺察到,自己的焦慮或者說所擔心害怕的事物不止一個,可以把它們都寫出來,然後看一看哪一個是自己現在最關注的。

在欲望環節,如果來訪者發現自己有多個欲望,也可以把它們都寫出來,然後也是看哪一個是自己現在在致力於去滿足的。

在策略環節,也許來訪者也會發現,有些策略的存在實際上不是用來滿足現在的主要欲望,而是為了滿足另一個層級的另一個欲望。這個策略可以先不去做進一步觀察,也可以先不去檢驗這個策略是否被滿足。

在檢驗環節,如果“檢驗”環節的代表者的行為激起了來訪者的情緒,不要把這個情緒看作是對代表者的,而要看作是自己內部的。

在整個過程中,如果來訪者有情緒激起,我們都不花費太多時間用於情緒調節。我們隻是觀察這些情緒,並知道“在某個環節的時候,我產生了某種情緒”。整個過程中,來訪者自己保持一定的“出離”並隻是看這個循環的狀態。

團體中做代表的參與者,不需要多說什麼,隻是作為代表,說出這個環節的哪句話就可以了。如果沒有團體,在一對一的個別心理谘詢中使用,那就不需要用團體參與者來展示這個循環圈了。隻需要把循環圈畫在一大張紙上,寫上所有的內容,並由來訪者自己分別念出來就可以。這樣效果稍微會弱一點,因為他會少一些客觀的視角,但也還是有治療效果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